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6-05-14 04:31王鹏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学生管理职业教育

王鹏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主体部分,中职学校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利于学生自身的在职业技能以及文化学识方面的提升,还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也正是基于目前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管理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表现出巨大的活力,经过30几年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与普通高等中学的办学规模相当,对我国职业人才的供给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管理工作层面,也表现出包括学生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方法单调、管理重点不明确等不利于学生职业教育的问题。

1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陈旧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其生源主要是来自初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历者,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来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所以,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学生管理工作都与我国普通高中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当前中职教育依旧采用普通高等中学的管理模式进行学生工作的管理,不利于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例如,采用“班主任管理模式”,即由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教育与管理,在早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各班主任还能够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职业能力上进行仔细的判断,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利于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但是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自2008年以来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就已经与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相当,各班主任已经无法再清楚的对每一个中职学生进行仔细的分析与引导,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已经老化,不再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1.2 对于学生的管理重点存在疏忽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又绝不仅限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还包括对于学生理论性的文化知识掌握、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等,在目前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许多学校将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掌握作为最主要的学生管理教学内容,在学习上着重针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教学设置与考核,却忽略关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教学,在生活中着重针对学生进行围绕职业技能理论知识的提升进行教学秩序的制定,却疏忽了学生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的引导,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变成了在教学内容上过分的注重职业能力却忽略学习方法与职业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1.3 教学管理团队配合性较差

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并非仅仅由“班主任”或者教学管理科室来完成,它需要的是学校各个管理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的系统,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进行寄宿学习,所以学校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学生的生活上都有着相当的责任,而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之下,班主任承担的是主要的管理职责,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监督引导,而班主任在学生学习中的管理又缺乏与相关教学团队之间的配合。在生活中与学校宿舍管理、团学实践管理负责的职能部门也没有达成合适的联系沟通机制,使得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变得混乱,各部门科室的职责划分不清,也就形成了诸多学生管理中的漏洞。例如,学生利用团学活动之名晚归、逃课或者夜不归宿等情况就时常发生。

2 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宽泛,包括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教学管理,中职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目前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注重教学理论忽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行综合措施的开展。例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引导,包括提升关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有着准确的认知;设置必要的心理辅导机构,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形成正确的心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实践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实施的根据,就在于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2 优化学生管理部门结构

在中职学校目前的学生管理结构中,由于各部门的职权功能划分不够明确,导致从学生教学的管理到学生的生活的监督引导任务都集中在了班主任的身上,其余相关部门的学生管理职能并没有完全的划分出来,无法形成管理体系。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设置必要的协调机构,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文化课程学习、思想教育学习、校园文化管理以及宿舍管理多个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协调。例如,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层面由学校教务处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管理;在校园的文化构建层面由学校宣传机构或者团学部门进行文化活动的构建;在宿舍管理层面结合宿舍老师以及学生纪检部门进行一定的监督执行。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协调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统一的学生管理活动部署,以此形成体系化的管理。

2.3 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学生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学生相应的配合,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进行校园学习氛围的构建,通过环境的影响来引导学生配合学校的学生管理。在校园环境的构建上,需要既不压制学生个性的发挥,又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例如,从校园文化宣传方面设置一定的学校宣传主题,包括校园内文化弘扬的主题标语设置,反应师生生活文化的校园报刊、展示栏、校园图书文化搭建等;从学生活动氛围方面可以设置利于学生学习及心理教育的课外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职业技能比赛以及一些公益活动的参与。以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日常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中。

3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改革,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都有着更高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就需要结合现实的情况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学校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三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琳琳.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学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6(06)

[2]刘晓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学生管理职业教育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