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理论下许渊冲与庞德

2016-05-14 14:35王戍华
商情 2016年41期
关键词:三美庞德关雎

王戍华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选取《关雎》许渊冲和庞德的英文译本,以“三美”理论为框架,从“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三美”理论 许渊冲 埃兹拉·庞德 《关雎》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关雎》作为其开篇之作,有“国风之始,三百篇之冠”之称。所以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经·关雎》的两个英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两个译本分别出自许渊冲和庞德之手。

1“三美”理论框架

许渊冲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序言中首次提出了诗词翻译“三美”论,即意美,形美,音美。“三美论”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本体论,也是许渊冲的理论核心之一。“意美”,所强调的是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以意动人;“音美”,所侧重的是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悦耳的韵律;“形美”,把译诗的重点放在二者保持同样的形式(长短,对仗)上。许渊冲首先强调的是传达原文的意美,然后是音美,当诗歌翻译兼顾到原文的意美和音美时,应尽量以诗歌固有的形式翻译诗歌,做到三美兼备。

2“三美”理论下《关雎》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2.1意美

“意美”是“三美”的基础。追求“意美”,不仅要准确理解并传达原诗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还要再现原诗的内蕴和诗意。中西文化差异巨大,所承载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准确传递原诗的意美,就要传达出文化意象所承载的内容,使读者明了词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许渊冲将其译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A pair of turtledoves;/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A fair maiden he loves.”“雎鸠”一词被译为“turtledoves”,不仅有“斑鸠”的意思,还有“情人、恋人”的意思,与本诗的主旨相互呼应。然而,许渊冲将“君子”译为“A good young man”,将“窈窕淑女”译为“A fair maiden”。古代“淑女”本指品德美好之女子,而英语中“fair”主要指的是漂亮。另外,译文以“a young man”与原诗的君子相对应。但从古义讲,君子主要指王侯贵族或统治阶级,春秋末期以后主要指有德行的人。可见在内容上,许渊冲也发挥了译者的创造性,并不是完完全全地忠实原文。

与此同时,庞德将“关关雎鸠”译为“Hid! Hid! the fish-hawk saith”。许多学者认为“hid”是译者模仿鸟叫声出现的失误,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有意选定的词,一则模仿雎鸠鸟的叫声;二则蕴含藏匿(hide)的意思,与下文结合在一起,暗含关雎鸟寻求某物之意。其次,译文中的“dark and clear”乍看令人感到迷惑。《辞海》中“窈”者“隐晦;不显著”,“窕”者“多余地;不充满”。《诗经主题辨析》中“淑”者,品德。英文“dark”意为“隐藏、隐晦、不知、沉默寡言”,“clear”为“无瑕疵、宁静”。“Dark”、“clear”,以及译文第二、三节的“modesty”和“secrecy”一起呈示了中国传统女性之美。但在“by isle in Ho the fish-hawk saith”中将“河”音译为“Ho”则有些牵强,这类问题也是庞德在译文准确性上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庞译意象传神生动,英文表达地道,符合英美人的口味。但在忠实原文形式与意义上尚有欠缺,更像是新的创作。

2.2音美

诗歌是语言的音乐性艺术,某种程度上欣赏诗歌其实是欣赏其音韵之美。《诗经》主要为四言诗,隔句用韵,但亦有句式变化,形式灵活多样,节奏跌宕起伏。章法上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例如第一节中,许渊冲译文四个句尾词 “cooing”“pair” “wooing” “fair”,采取了“隔行交互押韵”(abab)的韵式。关关是雎鸠的叫声,译者用“coo”这一拟声词表达其求爱时的欢叫,“woo”本意为求爱,在这里不仅意思上贴切,而且音律上构成尾韵,使人感受到音韵之美。标题译为“Cooing and Wooing”既押韵,又点出了全文主题,可谓点睛之笔。

而庞德则译为"Hid", "Hid" the fish-hawk saith,/by isle in Ho the fish-hawk saith:/ “Dark and clear,/Dark and clear,/So shall be the prince's fere.”使用古英语形式的“saith”与“clear”,“fere”一起形成aabbb的韵脚。庞德译诗的诗行长度相差较大,格律参差不齐,只有大致的韵脚韵。每个音步的格律十分不固定,表现出鲜明的意象派格律自由的风格。

2.3形美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其内容和形式,对于诗歌来说,其形式更是其之所以为诗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诗歌翻译在做到忠实于原文,传达诗歌意境的同时,也要尽量符合诗歌的形式,做到形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夢寐求之。”译为“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For the good maiden fair.”其译文不但与原诗意境相符,且造句工整,形式优美。其中“water flows”与“youth yearns”相互对应,“left and right”与“day and night”相互对应,极富有对称美感。

庞德则创造性地改造了《关雎》原诗的总体形式结构。原文的四行诗对仗工整,形式整齐,节奏感十足,都是四字句,而他的译文则长短不一,未能准确保留原文的形式美、整齐美。原诗共五节,而译诗则被压缩。原诗中的两行“参差荇菜”被合并成一行“High reed caught in ts 'ai grass”,而第四节的“左右采之”和第五节的“左右芼之”被压缩成“touching, passing, left and right”。单从形式上很难让人联想到翻译的是《诗经》。

3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诗歌翻译上许渊冲的译本要更胜一筹,无论是在意象,还是音律、形式方面都较好的切合了原文,生动传神。在诗歌的翻译之中,意代表着它内在的灵魂,是诗歌的核心所在。但是对于诗歌而言,音与形也是它必不可少组成部分,因此在对于诗歌的翻译时,不仅要顾及到诗歌意的翻译到位,而且还要使音与形两个方面的美感在翻译之后最大化程度地接近原著。所以在翻译中不应愚忠死译,而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做到灵活变通,更好地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1979 (11):9.

[2]王启伟,王翔.“三美”译论观照下许渊冲《诗经》翻译的艺术之美[J].长江大学学报,2015,(38):76-78.

[3]胡小棠.金风玉露一相逢—许渊冲《诗经·关雎》英译诗之“意美”赏析[J].时代教育, 2015(12):191-193.

[4]杨合鸣,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上编)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2.

[5]曾祥宏.“三美对等”视角下的古诗翻译—以许渊冲的古诗英译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12(11):246.

猜你喜欢
三美庞德关雎
被“舆论”困扰的庞麦郎一家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贤贤易色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庞德子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