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016-05-14 16:33杨志敏
商情 2016年4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议

杨志敏

【摘要】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文章主要从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是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议

“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习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阐述,不但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而且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指明了方向,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引领行动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绿色发展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重大制约瓶颈的重大决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加剧

主要表现在三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二是能源、资源难以为继;三是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

1.从土地上我们来看。我们说,总量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但是人均我们又处在世界上比较靠后的一个位置。我国的陆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都位居世界第三,从总量上来讲,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们的人均耕地只有1.3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半都不到。而且我们耕地的总体质量不高,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口,我们要满足中国人吃饭的需要,这将会导致我们的粮食安全。要养活中国人民不可能靠其他的国家,我们这么多人口,我们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我们有18亿亩的耕地,我们不能突破18亿亩的耕地红线,保证我们粮食供应的安全。但是我们现在又在发展城市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地,大量的建设、开发要用地,那就要占用农业用地,占用耕地。

2.资源、能源难以为继。天然禀赋不足,这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淡水资源,人均量只有世界的28%,耕地是世界的43%,森林是世界的23%,石油、天然气只占有世界人均量7%,煤炭占76.0%,铁矿石17%,铜17%,铝土矿11%,就煤炭稍好一些,但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生存实践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非常紧迫。这就造成了我们能源的供给和能源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偏差,或者是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就造成了我们能源依附度的不断的攀升,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3.生态功能仍呈退化趋势。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44%的野生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入侵外来生物已超过500种,近十年造成严重危害的入侵物种至少二十多种,平均年递增2~3种。

(二)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水和土壤污染严重。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疾病、死亡率或者是患病率,出现了持续上升。

二、绿色发展是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紧紧相连。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1.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不仅是产业,更是民生。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发展的重点发生转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一方面,环境已经被破坏了,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又在不断地增长,所以,我们国家,我们党,我们政府必须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是恰逢其时,早得提不出来,因为不稀缺,人们也没有这个需求,但是,现在,它又稀缺了,人们又有这个需要了,我们到了这个阶段,所以是現阶段的必然要求。

2.生态环境问题是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所造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歇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快速发展中,我国的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在恶化。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近几年在地方考察时,他以一种造福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这里有很大政治”。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也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

三、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绿色发展是可持续的新型正确发展模式和理念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已经严重超过自然承载力,同时,伴随着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处理压力日益增大,绿地减少与生态风险的增加、能源短缺等,可以看到中国的调整经济增长是有相当大的代价的,特别是随着“雾霾”在生活中出现频率的提升,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需给予足够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强调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是时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思想为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必须选择。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经济要环保,环保要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更新了关于生态与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共赢。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

2.要转变“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新观念,以前是数量型发展,就看量而不看质,或者是不看结构,所以要转变绿色发展,就有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等等。不断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政策体系。人们在使用“绿色经济”时,绿色发展的时候,都是在按各自的理解去使用的,也就是说人们虽然都在使用同一个词,但是每个人理解不同,内心里却在指向不同的内容。所以我们还得把这些问题屡一率,这样有利于把握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外延和它的内涵。这样有利于我们制定好、执行好对症下药的政策法规。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是与环保有关的人类盈利活动。讲发展、讲经济,已经跟盈利相关。

3.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当然,我们说,我们现在不搞经济建设了,我们就来搞生态建设,保护环境,这肯定不行,我们现在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没有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我们还要搞经济建设。但是再像以前一样,不惜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损害环境为代价去发展显然也是不行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事实上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模式。追求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的产业转型,东部的转到中部,中部的转到西部,梯次转移。问题在于我们的转移是怎么转移的?如果把东部的落后的产能,消耗很大,能耗很大,污染很大,对环境破坏的产业又转移到东部,把东部的环境搞坏了,然后把中部搞坏,然后把西部搞坏,那我们整个国家还有一块好的地方吗?还有一块可以待的地方吗?所以我们的产业转移,我们向中部和西部要承接東部的产业转移,这个口号我觉得对也不对,我们不能承接它的低端产业,我们就要走高端。这个是西部的优势,而且要发挥环境的优势,环境是一个最有利,最有价值的资源,所以,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在改革开放之初,生态环境不稀缺,所以大家不关注,不关心,而现在,生态资源很稀缺了,大家非常关注它,关心它。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获得它。所以,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就是要适应老百姓的要求。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如何补齐生态短板,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必须攻克的难关,亦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2]蒋南平,向仁康.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02) .

[3]胡岳岷,刘甲库.绿色发展转型:文献检视与理论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06).

[4]康沛竹,段蕾.论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