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研究

2016-05-24 09:50高婵高山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有效性

高婵, 高山



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研究

高婵,高山

【摘要】随着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从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及其有效性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医疗服务要求也在提高。当前形势下,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医院与员工利益最大化。而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则是完善及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及其有效性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1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及其有效性的内涵

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是指为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完整,最终达到预定目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层及其员工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1]。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不仅包括内部财务控制的控制活动,还包括针对医院财务活动而构建的内部环境,以及贯穿全过程的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等。

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是衡量内部财务控制效果的指标。我国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通常指医院拥有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控制活动合理,实际执行过程有效,从而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它由两方面的有效性构成: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即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本身是否与医院实际经营情况相适应;另一方面是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即能否合理有效地执行已建立的内部财务控制规章制度,并且达到既定的内部财务控制目标[2]。

2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表现

医疗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所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其有效性低下的表现主要集中在预算控制、收支控制、资产控制、项目控制、采购管理等方面。

2.1全面预算控制效果不佳

财务管理始于预算管理,因此预算管理是内部财务控制的起点。公立医院的一些科室认为预算归根结底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申请时敷衍塞责;预算的项目没有详细规划,只是粗略设想,缺少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分析;预算只是大体估算,其内容没有细化到科室;在设定预算目标时没有考虑资源分配情况,执行时也没有进行分析评估,导致预算管理趋于形式化。

2.2收支控制流于形式

收支控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收入控制制度不完善。健全的收入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收入、价格、医疗、预收款、票据、退费管理与审核制度以及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缺失可能导致医院收入账目与实际收入不符,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第二,由于公立医院财务部门的约束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医院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支出额度流于形式,费用支出常常超出合理范围。

2.3资产控制缺乏科学性

公立医院资产控制是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部分。高效的资产控制,不仅可以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完整,而且能提高资产的合理分配及其使用率。很多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缺少科学论证,导致一些购进设备的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会出现多头管理,相关账目不清,申请报废流程不规范,甚至一些固定资产会物随人走,移交问题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院资产亏损及资金的浪费。

2.4建设项目管理存在差错与舞弊现象

公立医院建设项目是指按照医院发展规划而进行的新建工程、扩建工作、修葺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控制重点应放在项目的决策、实施、结算、审计、验收和移交过程上。然而很多医院在此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项目实施存在差错、审计环节流失、管理人员徇私舞弊等。

2.5采购管理存在商业贿赂

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一些经销商采用不正当手段向管理人员或科室医生员工提供贿赂,造成设备、耗材,甚至药品购入价格高,不仅导致医院经济的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这反映出采购控制中管理岗位职责分离,管理人员权限与责任不对等问题[3]。

3当前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成因分析

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由3个基本因素决定:人,即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制度,即完善且严格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最后是执行机制,即问责、激励及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等。其中,首要因素是人。人不仅是制度的设计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只有当全体员工发自内心地想要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时,才会从根本上推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下面就从这3个要素出发,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成因。

3.1人的因素

3.1.1管理层缺乏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我国公立医院是国有事业单位,普遍采用集权式的领导方式,医院大多数高层领导都是医学专业出身,往往采用经验式管理,并没有专业系统的管理知识,所作的决策可能缺乏连续性与科学性。再加上这些管理者大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自身权力、责任的认识不够清晰,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很难认识到内部财务控制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更甚者不知道什么是内部财务控制。

3.1.2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很好运行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财务工作人员。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医院的财务人员并不是经过专业考核选拔上岗,他们没有熟练掌握内部控制职能,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低下。医院疏于对财务人员培训及定期考核,加上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忙、负担较重,缺少时间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及新制度,导致人员专业素质不能及时提高。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的良好运行。

3.2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2006年《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发布以前,我国都没有针对公立医院特色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该规定规范了全国医疗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并要求各医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由于目前的相关法规制度没有针对行业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只是单纯地对财务方面给出规定,所以内部财务控制在实际操作性上大打折扣。大部分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发展不平衡,建立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制度设计上缺乏科学性且不够严谨,这肯定会影响内部财务控制活动的实际进行。另外,有些公立医院管理滞后,不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更改制度,导致控制工作无章可循,内部财务控制失效[4]。

3.3内部财务控制执行过程不规范、不完整

高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离不开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全面详细的制度,更离不开明确完善的执行机制和程序。执行过程中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或简略控制环节都会降低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一是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事前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开展内部财务控制活动缺少详细的预算规划。预算管理是过程中的控制,是重要的事前管理措施。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医院通常会制定笼统的预算计划,预算内容趋于形式,没有具体到各部门、各科室、各项目的预算目标设置,因而实际执行中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后期仍需要频繁调整。二是财务管理操作过程不规范。财务核算过程存在违规操作,违背了内控制度的规定,比如没有遵循内部牵制原则。某些岗位没有相互分离、会计系统操作密码没有严格保密、工作人员之间权限责任划分不清晰、一项工作多人管理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药品库存监督管理松散、医疗器械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周期较长等问题。三是控制工作偏离重心。医院领导将财务业绩的提升局限地理解为收入的增加,忽略了成本管理等环节,仅要求各科室增大业务量,工作人员利用岗位权利侵占有限的资源,不但大大地降低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与业绩收入相抵消,以致亏损[5]。

3.4缺少合理的问责制

首先,想要真正地实施问责程序,关键是责任必须明确到每个人。当前大多数医院由于问责制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财务工作出现问题时不能确定相应的责任主体,工作人员在责任上相互推诿,责任追究工作开展困难。其次,问责体制不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监督及考核机制缺少统一标准,而问责制度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监督评价机制才能保障其能够有效实施,从而导致问责制的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6]。

综上,公立医院财务控制有效性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医院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也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且缺少合理的问责制。

4增强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4.1建立能够持续改进的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

以公立医院的自身特点和所分析的内外环境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可持续改进的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这些标准作为评估有效性的指标可以衡量内部财务控制的情况,从而改进相应的制度以及控制流程等。见图1。

图1 确立可持续改进的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思路

图1中所形成的标准大概包括:资产营运、资金筹集、收益分配、成本控制、信息管理和财务监督6个方面。为了提高这些标准的适用性,取近3年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定量评估指标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并将此设定为财务标准范围,并且持续不断地调整[7]。

4.2创建人、制度、执行三位一体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只有在设计层面和执行层面同时有效的情况下,内部财务控制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设计层面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全面性;执行层面的有效性则是实际遵循制度的情况以及遵循后的效果。我国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制度、执行3者不能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由管理者的期望、管理理念、管理方案和价值取向所组成,表达了设计者的主观愿景。内部财务控制的执行实质上是将主观意愿转化为价值实现行为的过程,那么执行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意愿是否代表全体成员共同的愿景,并且该意愿对于医院所有成员具有鼓舞作用,使大家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因此,要建立人、制度、执行三位一体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才能达到控制目标。见图2。创建可持续改进的人、制度、执行三位一体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既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

图2 人、制度、执行三位一体控制机制

4.3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

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监督和考核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进行监督和考察,对发现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建议或及时整改;二是完善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提出批评给出惩罚处理,对内部财务控制执行成效显著的部门和表现优秀的个人予以奖励。医院还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完整性及实施效率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经营目标。

5结论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能够持续改进的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创建人、制度、执行三位一体的执行机制及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来优化内部财务控制,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彤.关于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12):164.

[2]魏无茗.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20):137.

[3]李彤冰.关于构建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17.

[4]郭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10.

[5]王霆.对医院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J].财经界,2012(14):216.

[6]马丽春,陈校云,夏磊.如何提高医院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47-49.

[7]李小燕、田也壮.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8,5(5):46-52.

The Study on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Public Hospital

GAO Chan,GAO Shan.

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reform work,the medical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tensifying.Public hospitals must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to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ublic hospital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nd its effectiveness,expound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w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hospital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nd analyzes its reasons,and on this basis,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Key words】Public hospitals;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Effectiveness

(收稿日期2015-05-05)(本文编辑熊月琳)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2.002

【通讯作者】高山

·公立医院改革·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