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栽培条件下甘薯红苹果的特征特性

2016-05-24 09:42林亮亮钟昌穗陈云善俞祖兴吴绍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营养品质特征特性甘薯

林亮亮,林 洪,钟昌穗,陈云善,俞祖兴,吴绍勇

(1.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19; 2.福清市农业推广站,福建福清 350300; 3.福清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福清 350300)



高产栽培条件下甘薯红苹果的特征特性

林亮亮1,林 洪2,钟昌穗2,陈云善3,俞祖兴3,吴绍勇3

(1.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19; 2.福清市农业推广站,福建福清 350300; 3.福清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福清 350300)

摘 要:在高产栽培的条件下,对甘薯红苹果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与营养品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红苹果适应性较广,营养价值高,食味好,前期薯块膨大较快,应适时早插,收获期控制在150 d左右,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甘薯;红苹果;特征特性;营养品质

文献著录格式:林亮亮,林洪,钟昌穗,等.高产栽培条件下甘薯红苹果的特征特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4):476-478.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新型能源及减灾作物,不但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而且营养价值高,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1]。甘薯是福建省福清市主栽作物之一,甘薯产业已逐步成为福清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甘薯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发展较快,特别是鲜薯抢早上市与加工成薯片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2],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甘薯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为此,2014年福清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江西引进甘薯品种红苹果,当年在龙山塘头村试种,产量达到72.315 t·hm-2,比对照品种金山57增产约13%。为了进一步明确红苹果在福清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特进行本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在福清市城头新桥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空闲地。供试甘薯品种红苹果、天峰薯1号、岩薯5号,种苗由福清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供。

1.2处理设计

以红苹果为处理品种,天峰薯1号、岩薯5号为对照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小区面积13.34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畦。畦宽(带沟) 120 cm,扦插期2015年5月17日,株距19 cm,每个小区插56株,相邻地块另设控根考种区和生产试验区,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300 kg·hm-2,插后7 d施尿素75 kg· hm-2,插后30 d施夹边肥,饼肥750 kg·hm-2,腐熟粪肥7.5 t·hm-2,复合肥150 kg·hm-2。

1.3调查与测定项目

扦插后30 d进行第1次调查,考查甘薯植株的形态特征与生长动态。之后每隔30 d,取样5株进行考查。插后120,150 d分别在生产区收获13.34 m2,测定其产量与营养品质[3-4]。

营养品质的检测方法:干率测定采用烘干法(GB 8858—1988),淀粉测定采用酸水解法(GB/T 5009.9—2008),蛋白质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10),粗纤维测定采用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法(GB/T 5009.10—2003),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GB/T 5009.6—2003),蔗糖测定采用酸水解法(GB/T 5009.8—2008),还原糖采用直接滴定法(GB/T 5009.7—2008)[5]。

2 结果与分析

2.1物候期

3个甘薯品种同是5月17日扦插,红苹果的还苗期和分枝期比岩薯5号分别提前2和4 d,与天峰薯1号没有明显差异;封垄期比岩薯5号提早2 d,比天峰薯1号迟1 d。

2.2 形态特征与生长动态

如表1所示,红苹果的形态特征,植株呈半直立,薯蔓较长,主蔓长183 cm;茎绿色,茎粗中等,基部分枝多达10个以上;叶片心形,顶叶绿色,顶芽形状凹,叶脉绿色,脉茎紫色。结薯浅而集中、整齐,薯块表皮橙黄,较光滑,根毛少,芽眼不明显,薯形呈长纺锤形,单株结薯5.4~6.2个。

表1 甘薯红苹果的生长动态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特征

红苹果的单株结薯个数定型早,扦插后30 d考查时,单株结薯数5.4个,其后不同生长期考查结果分别为6.0,5.6,6.2和5.8个,没有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表明红苹果单株结薯个数在30 d就基本上定型。

红苹果不但结薯较早,且栽后90 d薯块迅速膨大,栽后90,120,150 d单株块根重量分别达到796,1 133和1 397 g。若按扦插密度为4.17万株·hm-2推算,则扦插后120,150 d的鲜薯理论产量分别为47.20和58.26 t·hm-2,与生产区考查结果基本相近,说明红苹果的块根膨大较快,增产潜力大。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红苹果的T/R比值在扦插后30,60,90,120,150 d分别为3.21,2.84,1.48,0.73,0.46。栽后100 d左右出现T/R值为1,说明红苹果前期茎叶与薯块生长同步,速度较快;中后期茎叶生长旺盛,叶层分布合理,不易早衰,薯块重量则平稳增长,奠定了该品种高产的基础。

2.3薯块大小与构成

对扦插后120和150 d收获的5株红苹果的薯块按单个薯块的重量进行分级,结果如表2所示。扦插后120 d 5株红苹果薯块个数达到31个,重量达到5 660 g。按3个档次分级,其中单个薯块重量<100 g的个数9个,重量达285 g,占薯块总重量的5.1%,占薯块总个数的29.0%;单个薯块重量为250~100 g的个数12个,重量达1 947 g,占薯块总重量34.4%,占薯块总个数的38.7%;单个薯块重量>250 g的个数10个,重量达3 328 g,占薯块总重量58.8%,占薯块总个数的32.3%;如果按照单个薯块重>400 g,>200~400 g,200~50 g、<50 g的4个分级标准,对红苹果的薯块重量与薯块个数进行分级,则<50 g的占薯块总重量的3.8%,占薯块总个数22.5%;>400 g的占薯块总重量的36.0%,占薯块总个数的16.1%。

表2 甘薯红苹果5株薯块的重量及其构成

扦插后150 d红苹果5株薯块个数达到29个,重量达到6 985 g。如果按照3个档次进行分级,其中单个薯块重量<100 g的个数5个,重量293 g,占薯块总重量的4.2%,占薯块总个数的17.2%;单个薯块重量250~100 g的个数13个,重量2 273 g,占薯块总重量的32.5%,占薯块总个数的44.8%;单个薯块重量>250 g的个数11个,重量4 419 g,占薯块总重量的63.3%,占薯块总个数的37.9%;如果按照4个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统计,则单个薯块重量<50 g的占薯块总重量的1.6%,占薯块总个数的10.0%;单个薯块重量200~50 g占总重量的14.3%,占薯块总个数的27.5%;>200~400 g的单个薯块占总重量的39.3%,占薯块总个数的37.9%;>400 g的单个薯块占总重量的44.8%,占薯块总个数的24.1%。

2.4薯块的主要营养成分

如表3所示,红苹果经过150 d生长期所结的薯块比120 d生长期所结的薯块在干率、淀粉、水溶性总糖、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上均有所增加,而粗纤维含量有所下降。这些营养成分中,干物率和淀粉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甘薯品种经济价值与加工价值的重要指标,在120~150 d生长范围内,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薯块中的干物率、淀粉率增加明显;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是反映甘薯营养价值的关键指标,从甘薯食用的适口性来说,粗纤维含量应越少越好,在120~150 d生长范围内,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有所增加,粗纤维含量有所下降;甘薯营养成分中的水溶性总糖与甘薯食用品质、薯脯加工品质、烘烤食用品质密切相关,在其120~150 d生长期内含量有所提高。对红苹果样本进行食味评价结果,鲜薯与薯干具有较佳的香度、甜度、面度和黏度,没有纤维感,150 d取得的样本比120 d更优。因此,红苹果生长150 d左右能达到生产与加工的品质要求。

表3 甘薯红苹果薯块不同生长期的营养品质表现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红苹果适应性较广,营养价值高,食味好,表现高产稳产。前期薯块膨大较快,适宜早栽插,在福清地区5月上、中旬栽插,收获期控制在120~150 d,薯块大小适宜,品质较佳,可以作为鲜薯上市或加工薯片两用。甘薯红苹果通过高产栽培能够获得较高产量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江阳,孙成均.甘薯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 (4):56-61.

[2]江宝卿,解备涛,王庆美,等.甘薯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0 (1):51-56.

[3]刘伟明,吴列宏,沈升法.甘薯新品种浙薯132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J].长江蔬菜,2012 (10):23-24.

[4]刘伟明,季志仙.甘薯心香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2012 (2):151-152.

[5]许泳清,邱永祥,刘中华,等.21份甘薯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与利用评价[J].福建农业科技,2010 (3/4):35-37.

(责任编辑:张才德)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4-0476-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406

收稿日期:2016-02-03

作者简介:林亮亮(1980—),女,福建福清人,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工作,E-mail:393967556@qq.com。

猜你喜欢
营养品质特征特性甘薯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天津蓟县软枣猕猴桃营养品质分析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几种海参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品质探析
设施无土栽培条件下草莓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研究
不同来源芜菁品种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甜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