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展望与行动

2016-05-25 00:37王艳霞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

王艳霞,赵 宇

(1.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24;2.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家庄050091)

●新常态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

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展望与行动

王艳霞1,赵 宇2

(1.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24;2.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家庄050091)

“五大”发展理念为高校继续教育实践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明确思路和途径。文章分析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在价值认同、存在问题、机制瓶颈、目标导向、行动策略等方面的现状,力求阐述高校继续教育与国家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相适应,在资源整合、数字化、质量标准、学分银行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展望;行动

“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宏观层面引领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也是促进社会各领域走向和谐、形成合力、健康发展、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共享优质资源的合理诠释。深化高校继续教育实践改革,需要立足长远发展目标,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道德体系构建与内涵创新高度融合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1]

一、现状:当前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与难题

(一)自我认同与形成合力问题

高校继续教育承担着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任务。在成人教育领域,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对象处于职业层次较高的领域,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规格、方式等提出了更高标准。在当前高速变革与发展的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在自我认知、品质提升、任务担当、办学模式、资源共享、供求关系、支撑体系、产品质量、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滞后问题,亟待进行深化改革。比如,重视经济功能,轻视社会内涵;重视自身发展,轻视协同创新;重视规模效益,轻视质量效益;缺乏大局意识,因循守旧;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服务基层;重视眼前利益,忽视规范和秩序;思维模式固化,缺乏社会担当等等。这些现象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揭示出高校继续教育大有操守不保、变节堕落的嫌疑,成为社会投机者的文凭供应商。教育是全社会的事,解决好高校继续教育的问题,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绿色发展,只有形成全国合力,方能共同撑起为各个领域培育所需人才的重任。

(二)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关系处理失当

所谓长远目标是指结合国家和区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命题,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切合点,根据“十三五”规划,加强自觉意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统一思想,深化继续教育实践改革,发挥高校连接社会生产、成人生活和成人在职需求的主体功能,扩大为各类成人群体服务范围。然而,高校继续教育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眼前利益的倾向,缺乏对该项事业长远目标的终极思考。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供给、社会效益、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呼吁轻行动、偏保守轻分享等问题。这些问题,从长远来说,都不利于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党和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体制、机制与制度瓶颈问题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仍然以计划经济时代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主要特征,同时渗透了市场经济以盈利为目的的恶性竞争、隐性交换和结构失衡等因素。在招生计划、协调统筹、质量监控、激励机制、科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与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现代化不适应的地方,在管与教、管与学、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上,缺乏有效监控与改革成效。比如,如何解决成人学习者教与学的矛盾问题、如何实现高校间成绩互认互通的问题,仅仅属于体制内的问题,我们似乎也束手无策。任由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问题阻碍学习者的动力,无视教学规范,降低人才质量,更可怕的是,任由手持文凭的文盲和半文盲在社会上招摇撞骗,甚至传经送宝,而我们却面面相觑,甚至还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问题与我们无关。面对诸多被动推诿、违规操作、忽视规范的行为和现象,迟早我们要为这些社会问题买单,或许我们就是问题的始作俑者。继续教育必须走依法办学、科学管理的道路。以学习者为本,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制度管控,关系到继续教育的可持续性。

(四)继续教育供给侧服务个性化突破难题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到处都在谈供给侧改革。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也为高校继续教育提出机遇和挑战。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指高校继续教育在学历、学位申请、课程选择、学习形式、学习时限、教材选择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开放的环境和自主性。这样做虽然会增强管理的难度,却为学习者随时回归学校进行教育提供可能性,而非先从制度上卡死。比如,课程供给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否灵活多样,学习者需要能否得到不同层次和规格的满足,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能否跟得上改革的步伐,诸如此类都是高校继续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成人继续教育所要服务的对象是广泛的,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也是动态和多元的。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就是“一对一”,仍然是“一对多”的模式。然而能否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呢?“互联网+”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五)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搭建问题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样的,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资源各具优势,也各具不足。不足的困境在于确定服务群体时就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师资问题、技术问题、理论指导、理念认识问题等。多年来,研究者们对实现资源的整合,从理论认识层面提出很多思路和途径,但仍然局限于各自为战、重复投入、见效慢、相互封闭的状态。这种情形与当前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有些格格不入。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建设,搭建各类资源互通、互助、共享的创新机制,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二、展望: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很多社会问题的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总善于给各种问题寻找合理的出处,而不善于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只想找原因,总能找出千万个理由;如果想做事,也总能找出各种思路和办法;如果能够把高校继续教育事业放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继续教育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领域将更加广阔。

但是,我们似乎总是围绕所在学校自身利益画圈,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强,有时候甚至不顾一切地损害大局意识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生态平衡。展望未来,高校继续教育应该顺应党和国家所倡导的“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在“五大理念”指导下,做好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建设,合作共赢,逐步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自我封堵的狭隘思想,一方面需要提高完备终身教育体系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又面临各种体制、机制、制度等障碍,行政管理和事业经营善于躲在自己的田地里观望、守望或沾沾自喜。这一切均说明,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科技等发展的大方向。继续教育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凝聚一切力量,克服狭隘思想,千方百计为成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才是正道,才能获得可续发展。不妨从以下实践改革途径入手:

改变思维模式,推进多元化、广泛合作。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学习、交往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资源分享、合作共赢必将为高等继续教育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专业优化、课程开发、特色凸显等方面,都应该摈弃传统计划经济的狭隘观念。如,专业设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一定科学合理;课程开发,特别是网络数字课程资源开发,不一定你也搞我也搞,所谓“你有我有,你有我优”,其结果可能会良莠不齐,劳而无功,浪费资源。而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真正彰显特色,凝聚力量合力打造独特的专业和课程,在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上体现全局性、区域性、可调控性、可持续性,这可以说是高校继续教育理想的思维模式和运行模式。

高校继续教育需要着眼长远发展目标。无论是学科建设、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高校继续教育应该首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层面的问题,继续教育的发展应该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聚焦彼此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形成合力,彼此支撑。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缺乏统筹和协调,形成各种问题乱象,如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层面,存在无系统性、缺乏原创性、质量重复性等问题。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侧重地逐步突破现实课题,形成具有全局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区域性等特色鲜明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学历教育招生方面,既应该合理管控计划和目标,更应该管控好生源的流进和流出。有很多社会招生机构,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管控缺失,由此造成大量无学的专科生、本科生,不仅破坏了公办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秩序,也让很多高校在学历教育招生方面陷入受各种招生中介所牵制的无序和被动状态。高校继续教育招生成为一种恶性化的社会问题,这种问题事实上已经造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价值的社会质疑。作为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者,只是容忍成人学习者赤裸裸地蔑视教育教学价值,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干脆沦落到靠卖文凭求生存的地步吗?现实的困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去管控自己的行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含金量微乎其微,必将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就会伤害真正的求学者,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继续教育的生命力遭到严重削弱和忽略,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我们似乎在有意无意间被卷入了出卖灵魂、出卖文凭、无视质量、管理无序、恶性竞争的漩涡。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的综合改革放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大局的首要战略地位。学界也聚焦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的改革与实践,探讨教育惠民的种种途径。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成为科技惠农、科技兴业的典型和全国标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各种变革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以教育的纵深发展为前提和推手的,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应该自觉地增强质量意识,把好学习过程关,真正让学习者学有所获。在价值上,高校继续教育之间、校企之间、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社会力量办学之间,应该树立统一的继续教育目的观与价值观,防止文凭至上、经济利益第一的行为目标和价值取向。在目的上,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扩大功能和社会服务范围,尽可能多地让高校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民众,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齐头并进,稳步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应该努力做到师资互通、课程互补、成绩互认、严格评价、机制灵活,促进高校继续教育朝向高质量、现代化、节约型、结构合理的目标发展。[2]

关注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规划的目的性和创新性。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要取得长足发展,应该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特别要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主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创新课程体系,适当加强职业应用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拓宽成人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比如,增加培训技能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应用类课程,以此解决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流向范围受限、目标模糊的问题。此外,应考虑增加成人教育学专业的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工作者教育纳入其中,弥补成人教育学专业在我国学历教育中断层的现象。

增强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区和弱势群体的功能。受传统思维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在体制和机制上,面向社会提供更加广泛的智力服务,为所在社区文化建设、城市人力资源培育、农民工融入城市、老年群体的多层次需要等提供更加开放的无障碍环境,为营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美好生活有所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2]可见,扩大教育覆盖面,是高校继续教育服务担当的重要体现。

三、行动: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联合与拓展

世界在朝向高科技时代迈进,教育必须转向。2016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将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为:集合物联网、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合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发展的智能型信息物理系统所主导生产的社会结构性革命。这标志着一个智能化(人类-机器)、虚拟化(现实-虚拟)、超链接(人类-人类)的时代悄然来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大有作为。

首先,高校继续教育须抓住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转折点,抓紧调整目标导向,不能在传统习惯里孤芳自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导向,从长远看,势必改变人才结构、就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小微企业、商业、服务行业及应用性较强的现代职业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服务、“互联网+”等服务平台,或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职业,大批自主经营的企业人才、科技研发、创业创客成为社会亮点。如此,成人继续教育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21世纪人才需要具备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生活方式,这势必体现继续教育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形态。[3]如图1所示:

图1 21世纪人才的素质

其次,开展高校继续教育的集团性联合,改变资源重复配置的弊端。所谓集团性联合,就是根据自主自愿的原则,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区域间、校际间、校企间、校区间等的务实合作。选择优势平台、特色专业、强势队伍、技术资源、课程资源、资本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等,集中打造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采取淘宝、阿里巴巴等商业模式,提供线上线下的智力技术服务。这就是“互联网+”在继续教育领域里的实际应用。

第三,抓紧构建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关键是加快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教学计划、课程供给、成绩评价、学分互通、层次衔接、时间管理等方面,为在职人员、社会成员等各类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全面化的管理服务,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机制,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学历申请、学位申请、非学历教育培训信息管理,尝试创造无门槛、全面开放、全程管理的质量监控机制,让学习者既能来去自由,又能满载而归,让“全民全面全程”学习蔚然成风。

第四,打造创新性的继续教育文化品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2]高校继续教育文化品牌应该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丰富性、实用性、前瞻性、推动性。成人群体在各类生产实践中具有主力军地位,应该在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社会担当、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动等方面率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传播正能量,也是当今时代和眼下聚焦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继续教育不可缺少和重在加强的内涵,必须将科学规范的办学意识纳入继续教育课堂,杜绝违法违规、有损教育形象和高校文化品牌的事情。“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继续教育在推动我国教育公平、教育公正和依法办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继续教育美好愿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教育到底是朝左还是朝右,高校继续教育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判断可能出现的改变。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整体折射出社会价值、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等诸多弊端。在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先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发展到命运共同体。在“五大理念”指导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培养培训具有实力的人才主力军,让教育真正成为托起美好中国梦的有力臂膀。

[1]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100730/t20100730_501914.shtml.

[3] 教投圈.你知道吗?全球教育正朝四个方向悄然转身[Z].微信公众号“新校长传媒”,2016-06-18.

Current Situation, Prospect and A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Yanxia,Zhao Yu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050024;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050091)

The “Five Big” development ideas provide a clear idea and way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its value identifi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mechanism bottleneck, goal orientation, action strategies and so on, trying to expound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betwee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 or regional economy and make a breakthrough in integration of resource, digitization, quality standard as well as credit banks.

College continuing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spect; action

2016-06-15

王艳霞(1965-),女,河北景县人,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导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社区教育等; 赵 宇(1964-),男,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0

A

2095-5987(2016)04-0012-05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