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创新探究

2016-05-30 10:48黄慧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共享经济资源共享

摘 要:本研究基于“共享经济”理念,通过我国目前高校和社会上现存的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研究,在大学学生会中开展实证调研,探究“资源共享”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可行性,并对高校“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的新型模式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关键词:资源共享;高校学生工作;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一词被首次提于国家层面,“资源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刻地滲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学生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校改革的动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传统的办公组织模式暴露出了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我国目前高校和社会上现存的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研究,探求“资源共享”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可行性,并对高校协同办公的新型模式提出若干发展建议,以此提高学生工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有限的工作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在一定意义上能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领社会在“共享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

二、“共享经济”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一)“共享经济”的提出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但这种经济模型并未成型。直到 2010 年,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出版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合作式消费”的兴起》指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讲,“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从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在2014年之后兴起并迅速扩张,渗透到诸多领域和细分市场。2015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让“互联网+”成为2015年经济最热词。而推进“互联网+”行动坚持的首要基本准则就是:坚持开放共享。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在会后发表的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现了“分享经济”一词,提出要“发展分享经济”。2016年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反映出的不仅是中央对“分享经济”的看重,还表明了其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

(二)“共享经济”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1.丰富“共享经济”模式,拓展其应用领域

在“共享经济”基础上,个体和群体利用“互联网+”、“合作生产”、“合作消费”,创造、传递、共同分享价值,极大地改变了制造业的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创新运用“共享经济”理念并探索可行的资源共享形式既是对这种思维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前现存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拓展和补充,可创造新的价值和分享模式。

2.最大化工作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校学生工作资源共享的客体,主要是指存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可用于共享的所有资源的集合,主要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资源等。学生工作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学生工作者对工作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创新运用共享经济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工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优化高校内部办公机制,促进工作效能提高

高校學生工作资源共享的主体是指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资源进行共建共有,合作共享的载体。这个载体既可以是组织,如高校内各二级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如学生,团委老师等。效能低下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弊病,然而通过“协同办公”机制在这些主体间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可使其互相了解各自的工作职能和服务范围、分享工作经验、相互支持并且加强合作,从而极大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效果的改善,使学生工作充满融合性、互动性、和谐性。

三、高校学生工作“共享”难以推行原因

(一)缺乏资源共享平台

一个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学生工作得以在“共享”条件下运行的基础。资源的提供者、使用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围绕共享平台的建设而明确其分工并发展协同工作的关系。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学生工作组织在共享平台建设环节方面较为薄弱,在学院团学会的某些部门中,的确有运用百度云网盘或者公共邮箱等云设备来储存一些可共享的资源,但该类平台一方面储存容量较小,分类体系不健全,无法做到信息的及时更新变动,另一方面上传资源的保密性不强。

(二)缺乏平台管理机制

一套完善的平台管理机制是“共享资源”平台得以运行的制度保障。为促进共享平台中资源的更新与运用,必须在资源的准入、生成、管理和优化淘汰方面建立起健全的监督管理条例。平台的运行需要专人进行定期的维护审查,确保资源更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高校学生组织并未制定一系列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拨出专项资金对资源共享做得好、社会效益大的部门进行补贴与奖励,一方面各部门普遍缺乏共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共享运行机制,高效学生工作资源共享无章可循。

(三)缺乏资源管理体系

践行“资源共享”的工作理念,关键在于如何获得可共享的“资源”。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工作者面对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时往往感觉束手无策。首先,对于各部门经验、人力、物力等不对等资源的交换估值难以确定明确标准,且难以确立固定评估方式和具体升降值原则。其次,当前学生工作数字化信息程度仍待提高,大量纸质资源需进行相应数字化处理才能储存,对资源共享的时效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再者,一个能使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资源的创建、许可、查找、修改和管理完善的资源分类体系,也是实现高质量资源的必要保障。

(四)学生共享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前对“资源共享”等理念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大学生对于共享经济的概念认识不清,再加上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时间有限,他们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共享平台具象化活动中。再者,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各个院系的工作,甚至是各个部门都有条块分隔现象,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少之又少,几乎都为单一的条块分隔的纵向管理模式,没有健全的横向协作机制。一些人把资源视为自己或部门所有,宁肯浪费,也不愿共享,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

四、建议和策略

(一)建立专门平台,配备专事人员

学校为学生组织建立一个专门用于学生工作资源共享的平台网站,并配备专员定期维护。管理员由各单位层级选拔,形成上下协调有序,层次分明的管理人员体系。平台网站应坚持学生独立自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自主性和协调性,网站资源库应该为各二级学院团学会和各学生社团组织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用以储存各单位资源。整个资源网站应形成一种“共享生态体系”,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此平台为基础,各单位开展各自有效的社会分工与协作。同时各单位版块配备专属云网盘、邮箱,便于资源的储存备份与沟通渠道的畅通。

(二)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资源分类

对各单位所提供资源的准入、生成、评价和筛选方面应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例如各院各社团精品活动的策划和报道,一些高质量图片视频的筛选,私人文档文件的保密工作等。标准应坚持鼓励原创,保护作品来源,严禁非法抄袭盗用。这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准入标准和管理条例,充分保障资源分享者的权利和成果,维护健康的资源共享环境。在激励机制方面,学校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补贴,来鼓励资源提供者主动分享,在共享中做到雙向互动。另一方面,各单位独立提供的海量资源会出现较难管理的局面,这就需要在网站汇编目录时由校学生会负责编制联合目录,对各院各组织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以便资源使用者更好地查找、修改、使用和分享资源。

(三)推广宣传教育,提高诚信意识

高校内各个院系、各个部门之间资源占有不平衡给资源共享带来了受益不均的问题。资源相对充足的院部,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而资源相对匾乏的院部,则强烈希望共享。此时,需要加大对“共享经济”相关知识理念的宣传推广,增强大学生共享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号召大家积极主动以所有换所需,使其明确这只是所有权的让渡,是互利共赢、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良好趋向,让大学生从心底意识到“资源共享”对其工作生活和社会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宣传共享理念的同时,也应把握诚信与法制的教育,因为在共享过程中极易产生失信和违法行为,例如用具的损坏隐瞒,图像资料的违法盗用等,这就需要大学生加强对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学习引导,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共享但不共有”的概念。

(四)畅通沟通渠道,加强部门联系

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工作者反映制约其共享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各部门缺乏联系,协同工作机会少,沟通渠道不通畅。在方式上,校学生会、各二级学院团学会和各社团组织之间应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设立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各自成立单独的联络部,负责信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例如,各单位通过由专人运营的工作邮箱进行预约、咨询、联谊等方面的联系,以此来构建纵横互通的交流网。在内容上,各组织部门间可开展部门经验分享交流会和优秀人员指导培训会,以此来实现非物质资源的共享。例如,校学生会人力资源中心可将其完善的人力培训体系推广至各二级学院团学会,以培训会的方式提高学生工作者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实现人力资源上的共享。团学会内部的网络技术部可以开展多媒体技术指导活动,帮助其他部门同学提高新媒体技术能力,完善其工作方式,实现技术资源上的共享。

(五)实行试点共享,点面结合推广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较多,各学生组织和二级学院团学会数目繁杂,类型多样,组织形式各有千秋,如果一开始直接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推广,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前期应实行试点共享,从某一学院的团学会组织和某几个社团组织内部开始构建“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体系,在实验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体系内部的各种问题,完善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总结经验和规律,以此逐步推广至同类型学院团学会或社团进行反复检验,再点面结合推广至全校,形成一套完备有序,有章可循的“资源共享”工作体系。时机成熟后可考虑建立高校联盟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打破各高校、各院系部门间的网络壁垒,逐步实现网络一体化,加快高校资源合理配置以及资源共享的步伐,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领社会在“共享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革新。

五、结束语

共享经济以其特有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对现今的生产体系、消费体系乃至社会关系都带来了历史性变革。目前来说,共享经济体系与高校合理对接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的共享经济本身刚刚起步,所有权交易的理念和平台运作都远未成熟,更遑论在高校学生工作和其他资源共享上的应用。本研究以探討“资源共享”体系构建为主要内容,以创新运用共享经济的运行模式,提高高校学生工作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创造、传递、分享价值为主旨,探寻一条可行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快高校工作价值观转变,增强其协同办公能力,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泽宇."共享经济"时代[J].北方经贸,2016,(2):42.

[2]刘建军,邢燕飞.共享经济:内涵嬗变、运行机制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05)

[3]王喜文.万众创新何以可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理共享经济[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12)

[4]裴雷.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与激励研究[D].武汉大学,2005.

[5]张虹波,李玉顺.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及共享机制建设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68-73.

作者简介:

黄慧(1995—),女,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南大学2013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比较教育学。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共享经济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