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2016-05-30 10:48柴国琴
南北桥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柴国琴

【摘 要】语言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产物,是这个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对于一个民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热爱自己的语言,充分发挥母语的巨大潜力和魅力,珍惜祖国语言这一宝贵遗产并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发展,才能使祖国蓬勃发展,因此要重视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语文学科的一大重点就是对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02

刚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孩子,对各个学科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并不了解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语文学科,且要最先学习语文学科。首先,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不管是生字的学习,还是语句的学习,还是文章的学习,都能为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做铺垫,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明白科学与生活里面所描述的植物生长的过程、懂得思想品德里的雷锋是怎样的无私和勇敢。其次,从语文的内涵上看,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是中国的国语,广泛运用于世界范围,与世界文化相适应,具有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各大考中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和深入探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编的能力,提高写作和理解技能。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境界,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然,不同时代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任何物质和技术变化如果不能伴随着人性的进步,不能与时俱进,那么结局便是使人越来越沦为感性和知性的奴隶。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语文教育和教学,是要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更高的层面去认识和看待身边的事情,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这个社会。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需去读类似《国富论》《中国发展史》《红楼梦》等内涵丰富、对个人知识储备要求高的书籍,这些书所涉及的知识太广,对文学素养的要求太高,读这些深奥的书只会浪费小学生的时间。我建议小学生应该多读名人传记、古诗词等,如《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这类书籍。当今社会的很多书籍庸俗化、商品化、功利化,所以教师更应该促使小学生在脑海里努力形成一种意识,一种探索意识,一种对基本事物的认识,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念,从而能够在现今社会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学生心性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同时存在无耐心、无毅力、不持久的现象,做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我们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讲求方法,才能够做得更好,学习也是一样。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在该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相对独立而又合作共赢的思维方式,养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小学生,我倡导的是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第一,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亲身体会,因此,不论是成人还是小学生,除了要读课内必学书籍之外,还需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足量的课外阅读是极其有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不仅可以培养起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激励和指引的作用。如果学生将经常读书这一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在无功利心的驱动下,在纯粹对知识的渴望的基础下,全身心投入书本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厚积薄发,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能够帮助学生磨炼成沙滩上的珍珠,将脑海中所储备的知识和常识运用到生活、学习的任何地方,从而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当别人在谈论某个事物时,你可以加入他们,侃侃而谈,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融入陌生的教学环境,更快地交到朋友和学习伙伴。

从古至今,不少文学专家也曾提出多读书的重要性,杜甫曾这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也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这是老舍对年轻人的忠告。在鲁迅的文章里提到“读书必须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够酿出最好的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是非常有限的。” 可见,多读书对一个人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读好书。社会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应用覆盖生活各个方面,而小学生读书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那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种类的书籍才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呢?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等,如小说《哈利·波特》。另外,小学生还应该多读中国文学,优秀的中华人物事迹,如了解屈原的忠诚、知道李白的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范仲淹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赤子之心、郑和的探索精神等等。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民族精神在这些字里行间呼之欲出。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知识,但是却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课外书中生动有趣、跌宕起伏的情节,使爱、友谊、亲情、忠诚、勇敢、正直、善良乃至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文化在学生心中萌芽,从而促进小学生独立的成长。读一本好的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第三,好读书。这里的“好”是喜欢的意思。功利心太强,只会让你快速阅读,无法找到黄金屋、颜如玉,只会阻碍你从读书中获得乐趣。好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可以培养的阅读习惯,当心情浮躁不安时,书的渊博会让你冷静和淡定;当紧张焦虑时,书的渊博会让你知道好的心态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当面对失败时,书的渊博会让你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喜欢读书会让你永远处于旺盛、饱满的状态,让你一直亢奋,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书中,并能从中获得快乐。

小学生以上述方式进行练习,通过长期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强自身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还能培养起良好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