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下)

2016-05-30 19:02李文增
求知 2016年7期
关键词:租赁业示范区京津冀

李文增

三、融资租赁业成为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亮点

1.天津融资租赁业务增速快、总量大。自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融资租赁业一直保持在全国的龙头地位,特别是2015年以来,京津两市同城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贸区设立,这些叠加优势的到来,为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业务总量是衡量租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地位。截至2015年底,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1.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4.44万亿元,比上一年的3.2万亿元增加约1.24万亿元,增长幅度为38.8%。天津市不仅融资租赁业的增速高于全国,而且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已占全国4.44万亿元的31.8%,接近1/3的比重,这足以表明天津租赁行业在全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发展快。天津的融资租赁业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快,政策支持很重要。如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央允许天津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包括在融资租赁业方面的先行先试,不仅允许商业银行通过综合经营,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金融租赁机构,而且允许企业集团投资控股设立融资租赁机构。这些都大大推进了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形成之后,天津拥有了自贸区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地位,形成了有利于融资租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形势。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既与融资租赁业实施的金融创新服务于制造业的特点有关,也与天津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有关,还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形成后,不断强化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有关。从实践上看,天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且“抓大(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机械装备制造等)不放小(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都是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而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和制造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自然就会处于相对劣势。

四、进一步加快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1.在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加快建立全国性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天津市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天津租赁平台、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建设。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从现行的申报和审批制度来看,全国性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的两大平台,即租赁平台和金融租赁平台,分别由商务部和银监会来审批,而一旦获批进行运营时天津市地方就不能由两个部门操作,而应实施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营效率。

除此之外应提前做好三步走的前瞻性战略性准备工作。第一步,要做好整合天津本市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资源,为组建集中统一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做好基础工作。第二步,要做好未来整合京津冀相关市场资源以及建成更大规模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的准备工作。即在第一步挂牌运营一段时间后,待天津集中统一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运营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再向中央争取,在天津集中统一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基础上,整合京津冀(主要是北京)的相关市场资源,建成更大规模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第三步,要做好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准备。即在第二步运行到一定阶段后,在条件成熟时,再争取全国其他地方乃至国外一些重要资源加入,建成在全球都有一定影响的国际化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

2.在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国际航运金融的经济基础工作。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航运金融,其主要经济基础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虽然天津市在创新航运金融方面已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但从已有的有关建设性的文件来看,尚存在不合时宜的概念及其提法,例如有关文件指出的“加快形成与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这就值得商榷。国际物流中心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时根据滨海新区的定位提出的,现在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不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实践上来看,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都比国际物流中心的影响和作用要大得多。诚然,国际贸易中心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工业水平,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能形成集聚和辐射效应,而国际物流中心只需为国际贸易中心提供配套服务,形成的要件相对简单;国际贸易中心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而国际物流中心不必是研发创新中心,而主要是间接应用;国际贸易中心比国际物流中心的产业链要长,创造的附加值更大。

从目前来看,天津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必须由单纯的国际物流中心向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方向发展,才能获取更大的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因此,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舍弃国际物流中心,而使用国际贸易中心的概念。故,应将过去“加快形成与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法,转变为“加快形成与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法。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央赋予天津市的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航运金融的创新才会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也才会更大。

3.在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方面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过程中,虽然明确了指导原则、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但在广泛深度地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该实施方案在落实天津四大功能定位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中,只提出改革开放先行区方面的建设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例如在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方面指出:大力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制度框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在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方面指出:一是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二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是大力开展试点示范;四是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还有其他三大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三大功能定位的落实,也应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例如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方面,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就可更好地借重首都优质金融资源,更好地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实践,集聚金融机构,并促进天津市金融业加快发展。包括在天津构建对京津冀乃至“一带一路”战略都有影响的国际化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促进天津市的产业投资基金业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诸如促使产业投资基金与“一带一路”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组建新的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的产业投资基金,争取使天津市成为国家丝路基金的重要运营中心等。

因此,建议天津市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争取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这一功能定位的建设与落实上,也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便促进天津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建设中取得最大化的成果。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租赁业示范区京津冀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营改增”对不动产经营租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租赁业中的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200家企业汇聚一堂,共论中国租赁业将往哪里去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