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见解

2016-05-30 07:19杨镜楹马睿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杨镜楹 马睿

摘 要:高校贫困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完善助学制度、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自卑和自尊的双重性

(二)焦虑心理明显

(三)孤独封闭,爱慕虚荣

(四)认知方面表现偏激,轻生厌世

(五)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六)依赖心理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与农村的反差较大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农村生活相对闭塞,比起城市同学,他们的视野相对窄了一些。许多地方的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音乐、美术、体育课不能充分开展,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二)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金钱至上”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与周围环境相比,贫困生会觉得特别寒碜,导致心理失衡。

(三)实施方法不当的帮扶助困活动,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有些资助工作,由于实施方法不当,使一些贫困生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其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认为接受“施舍”有损自尊,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一些商家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为了扩大影响,达到宣传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的考虑,将贫困生个人隐私拿来肆意炒作,不顾忌他们的感受,贫困生自己也逐渐对这样的资助产生了怀疑和反感,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就业心理压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有时依靠父母无望,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择业等方面又有不足之处,因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承担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也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往往表现出忧虑、沮丧、悲观、消极等情绪,影响了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还有许多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是设立了但不开展具体工作,形同虚设。很多咨询机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生理、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总是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

(六)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采取了奖、助、勤、减、补等助学措施,力求能够全方位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高校更多地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特困生个体主动性的教育,重视了经济助困而忽略养成教育。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在解决贫困生各种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

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分配等问题。一是要用爱心去教育贫困生,帮助他们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困难,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希望;二是通过教师谈心、自强自立先进个人报告会、勤工助学经验交流会、优秀贫困生事迹宣传等方式在思想上培养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定人穷志不穷的信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三是引导贫困生树立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思想,在贫困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贫困生健全人格

首先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在新生入校一段时间后,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同时对贫困生进行重点掌握,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其次开展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防止“马加爵事件”的悲剧再次发生。

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心理咨询,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使部分处于心理问题初期的学生得以调整与恢复,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建立长期的帮扶。再者是加强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贫困生了解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性知识,学会自我调适技能,增强自我發展能力,促使贫困生争做生活的强者。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

对于广大学生要加强平等、团结、友爱教育,树立大家庭观念。对贫困生要多关心、多帮助,要带动他们用行动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把他们真正的融入集体中,使他们感到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是一种幸福,使贫困生有归属感、安全感,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贫困生需要经济上的帮助,但他们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建立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贫困生求得情感上的诉求和自尊自重的需要,使贫困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与学校及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蔡雨沁.貧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