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扎根生活

2016-05-30 13:56丁嘉惠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途径生活化小学语文

丁嘉惠

摘 要:生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也同样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最丰富的资源宝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中也提出了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本文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就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途径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自然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内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并乐在其中。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

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本中的人与事和学生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差距,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因为认识不全面而出现一定的偏差。或许其中有一部分是学生耳闻则诵的生活常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们知之甚少或是熟视无睹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让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而重新认识生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中饱含的深意,不断强化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使得学生的生活积累更加丰富[1]。

例如,在讲授《小露珠》一课时,虽然对学生而言,露珠虽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了,但是能够将露珠真正描述出来的学生却少之又少,这源于平时能够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学生太少,针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抓住露珠的特点去认真观察。观察结束后,学生们知道了植物因为有了露珠而使植物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在学生对露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接触课文就显得如虎添翼,理解起文章来竟更加如鱼得水了。由此可以看出,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认识生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亲自动手才能够获得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对于课文的感悟也是这样。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提升,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身临其境或者是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将课文之中所描绘的各种客观情景与现象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采用“模仿—创造—迁移”的模式,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形成较为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时,可以在学生进行充分想象的基础之上,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出一幅桃红柳绿、和风拂面的春景,以及在天空中优雅飞行的燕子,接着再配以《春天在哪里》的旋律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让学生不再还是感受黑白的文字,而是能够感受到充满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到“春景”“春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同时,带领同学走进校园找一找,用眼睛看看,伸出小手轻轻地摸摸,用鼻子闻一闻。找一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发生快乐哪些变化?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对学生的空间智能进行调动,同时辅以优美的乐曲来调动学生的音乐智能,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来感受春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运用生活化实践,加强学生体验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实践性的互动,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语文本身就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其最终的目的是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为此,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之中感受知识,从而对语文产生更加感性的认知,真正的体会到语文本身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郊游,去听鸟儿唱歌,聆听潺缓的溪水声,感受清风拂过等,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之中去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作业的完成能够充满生活化的气息[2]。

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耗时较短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写下自己最为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来让学生的观察力得以改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生活,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种下自己所喜欢的植物的种子,然后在每隔一段时间就记录下植物的生长的情况,然后定期的进行总结与讨论,进而帮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特征以及意义。此外,运用生活化的实践作业,还可以让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进而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出更多的兴趣。通过实践,还能够有效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等等。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化素质,改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地挖掘各种生活因素,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同时增强语文素养,实现学习与思想上的双丰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唤醒课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2]孙欣.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1):122.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建兴小学)

猜你喜欢
途径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