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聚沙成塔

2016-05-30 13:56孙丽娟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聚沙成塔

孙丽娟

摘 要:在初中生搜集积累作文材料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加以思考,同时,多阅读,多记录,多搜集,多感悟,多写作,多反思,这样才可以厚积薄发,聚沙成塔,浇灌出绚丽多彩的写作之花。文章主要分析了作文材料搜集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搜集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够为教师教学写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厚积薄发;聚沙成塔;搜集积累;作文材料

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作文材料,只是缺少一双发现它的眼睛。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认真仔细观察,将意境深邃,文采斐然的文章记录下来,加以思考,不断积累,并灵活运用在各个文章中,提高写作水平。

一、作文材料搜集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作文材料的搜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语文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喜欢写作。其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学做的水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表达欲望,在写作时候也会得心应手。再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汲取经典名篇的精髓,让学生的写作具有思想和深度。最后,有助于教师底蕴藏,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当下写作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博览群书,这样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变,旁征博引。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感悟人文思想,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另外,有助于学科资源的共享,以此带动全校师资队伍整体发展,让教师能够灵活应用在各个科目教学中。

二、搜集积累作文材料的策略

(一)多观察,多思考,积累生活点滴。鲁迅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一问题时,着重强调了两方面:首先,要多看;其次,是多练。而“多看”即是平时要多观察。因此,要想写好作文,不仅要了解掌握写作的方法,还应多观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从中搜集写作内容需要的素材,注意观察事物发生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学会追根问底,理清来龙去脉,观察接触的人的言行举止。利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积累生活点滴。要想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观察不能只限于“用眼看”,还应调动身体的五官,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感受,用脑去思考;其次,要注意使用好“烂笔头”,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后,观察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这样才可以在写作中获得进步。例如在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工作和休息过程中,或者是走街串巷时,应坚持做到时时刻刻“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的原则,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图阅读人间“活书”。且身边随时带着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无论去到哪里,应竖起耳朵,睁开双眼,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详细记录下来,长期下去,积累的语言多了,在写作时,就会成为有用的,可供选择的作为材料。

(二)多阅读,多记录,积累课本素材。书籍报刊作为作文材料的重要来源,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相比,属于“第二手”作文材料,但是由于经过不同的作者对生活上的发现的人和事经过加工整理,让作为材料变得更加规范、精炼和集中,方便读者吸收积累。加上初中生学习压力不断加重,受时间与精力的制约,而丰富的书籍报刊的阅读,正好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应有尽有。例如文史哲学、语言材料、生活材料和知识材料等,比较集中,让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阅读到不同的素材,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同时,阅读材料在记录过程中应当分门别类,方便以后查阅。比如某学生在报刊上摘录与理想、宽容和友谊方面的材料:“理想是一种生命之花,盛开的越旺盛,它的人生才会散放出独特的芳香;理想是一支笔,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描绘出来……让我们能够搭上理想的班车,奔向远方,奔向未来——(《中国青年报》摘)。友谊作为最强的磁体,让你我相隔千里,但是我们却心心相印;友谊作为一座沟通桥梁,让你我的心灵得到沟通交流;友谊作为世界上最好的调和剂……——(《读者》摘)。而宽容让人具备非凡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他人,接纳他人;宽容让人散发仁爱的光芒,在对别人释怀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青年文摘》)这样,以后在写关于“理想”、“宽容”及“友谊”方面的文章时,就可以将其引入文中,让内容增加光彩。

(三)多搜集,多感悟,积累课外素材。大部分的学生经常有这样的疑惑:平时自己在观察生活方面挺细致的,阅读的课外书也不少,可是一到写作的时候脑子却是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的,即使冥思苦想也无法想出切实有力的论据来。写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干瘪,没有生动可言,其实,这些都与学生平时积累课外素材有关。因此,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除了“多看”还要主动去搜集丰富的作文素材,从各种对写作有利的课外书中搜集一些优美的字词,丰富自己的阅历,用心感受文章的美,做学习上的有心人,提升自身写作水平,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够信手拈来。

(四)多写作,多反思,灵活运用素材。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多思考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丰富阅历。但是,“首要”并不代表着“全部”,要想丰富写作内容并不是只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多写作、多反思”也是作文的第二源泉,能够间接获取生活或者是其余的作文素材,灵活运用可以利用的写作资源,不断思考,进行写作训练。在《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观察、调查、访谈、阅读和思考等获得的素材,灵活运用于写作中”。要想学生能够按照文章的内在联系与想象力,对写作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变换写作的问题或者是表达方法,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写幻想中的事物,延伸文章的内容,生成新的细节。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布置“皇帝的辟谣演说”等,同时,练习写作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断进行反思,才可以达到质的飞跃。

综上,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材料搜集具有重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生活学习中的任何事进行观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书籍刊物,增加见识,同时,灵活运用在写作过程中,加以练习,不断思考,体验书海的广阔浩瀚,这样,写作起来才可以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参考文献:

[1]于艳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2,(8):43-44.

[2]柯昌梅.论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11):120-120,121.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聚沙成塔
聚沙成塔,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在数学概念深处“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