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就业教育的渗透

2016-05-30 13:56魏新平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就业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魏新平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可提升其具体性及实用性、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结合实际,在论述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就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方法,希望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就业教育;渗透

最近几年,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逐渐丧失。从“文凭”角度来看,中职学生处于“劣势”。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应对当前中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注重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实际,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及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方法。

一、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意识的培养对中职教育至关重要。职业意识由责任、创新、协作、自信等意识构成,其对个人工作态度、意识和发展前途具有很大的影响[1]。现阶段,某些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动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存有不足,其选择职业学校并非出于意愿。此种情况下,教师应于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注重增强学生自信心,并对其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以强化其职业意识及提高其职业素养。

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范畴,在中职专业环境中,其舞台及施展空间更为广阔。就普通中学语文教学来讲,其教学目的为服务升学,其教学重点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能力。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拥有很多专业,且学生在就业取向方面存有区别。正因如此,中职语文教学须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例如:教学对象为旅游专业学生时,语文教学内容应侧重于文学史常识;教学对象为商务管理和秘书专业学生时,语文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书法训练、写作训练和语言交际等。如此,可提高各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据调查,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直以来,采用相同语文教材开展同一年级语文教学,严重忽视了各专业的差异性。此外,教师在语文教案、教学进度、试卷等方面保持一致。如此,语文教学并未严格遵循“以专业为本”的原则,重在服务“中职高考”。长期下去,大多数学生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导致其无法顺利就业。所以,语文课程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提高其语文素养,还要符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促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行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基于初中语文之上,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扩展和巩固,进而促使学生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如此,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方法

(一)科学设计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注重满足各年级学生需求

以各年级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科学设计语文教学内容。严格意义上来讲,语文教学内容应符合有序、精当、充实等要求[2]。此外,重视并加大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的力度。该体系应对常见的应用文体进行确定,以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且形成可行性较强的中职语文课程。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面试能力训练,注重提升学生多元能力

就业导向的确立对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须注重渗透就业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口语课堂教学中应极强就业教育。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中职学生语文素养较低,且口头表达能力不尽人意。实践证明,口头表达能力对面试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及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保证其面试时表现自如。

除此之外,口语训练过程中,学生可展示自我,能够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感知语文的魅力。若要促使学生口语能力提高,须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兴趣。例如:某些学生缺乏自信心、性格偏于内向,面试时容易紧张,致使表述词不达意或断断续续,即便该生在校期间表现十分优异,其也既有可能被淘汰。鉴于此,教师应给予这些学生心理安慰,鼓励其积极参与口语训练。通过多次训练,这些学生的胆量及口才可得到改善,使其愈来愈落落大方。将面试能力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口才及能力的提高、日后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1.强化学生服从、协作及团队意识。现实中,用人方一般只接受与肯定懂得服从与协作的人。若想适应社会环境,学生必须具备服从、协作等素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于社会中生存及发展。语文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比如进行《雷雨》教学时,教师可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分组、分角色。通过表演话剧,让学生融入集体,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切实体会团队合作、服从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全局和团队意识[3]。最终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一同分享荣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学生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增强学生处世能力。较校园环境而言,社会环境更为繁杂,各种人际关系并不同于师生、生生关系,因而应注重增强学生处世能力。以诚待人是与人和谐长处的必要条件,做人处事须遵循“诚信”原则。中职语文教师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增强学顾全大局的意识,并帮助其提高自制力。此外,教导学生有礼貌、踏实奋进等,以促使其更好地与人交往。

结束语:语文作为中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培养中职学生写作、阅读、口语表达等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将就业教育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可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对其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颇有益处。希冀,更多业内人士参与到该课题研究中来,以丰富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就业教育方法,进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正本.浅谈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2:81-82.

[2]张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1,17:46-47.

[3]薛慧.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226.

(作者单位:白银市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就业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环节的融合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