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中的流行音乐

2016-05-30 14:46林捷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流行音乐音乐

林捷

摘 要:当下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是个关键。本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概述了目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美育

笔者在初中音乐课任教多年,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上课时能不能放点流行歌曲给我们听啊?”再看看每年学校的十佳小歌手赛,常常可见孩子们怡然自得地演唱流行歌曲,而这些歌曲也确实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所以,笔者尝试着将优秀的流行因素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现浅谈一些感想。

首先,先谈下当前的现状。笔者在任教的中学里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平时喜欢听流行歌曲,73%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跟不上时代,落伍了。95%的孩子家里没有听严肃音乐的习惯,甚至是从来不听。初中三年的音乐课上完,65%他们认为可以接受严肃音乐,但如果不是上课,平时是不会主动去听的。可见,在学生们心中,严肃音乐的影响力远不如流行音乐。甚至是在一些从小接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中,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大多数学生认为,严肃音乐听起来很费劲,篇幅较长,篇幅短的民歌又觉得有点过时,至于课本上的校园歌曲,则觉得牵强附会,远不如流行音乐来得动感,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流行歌曲朗朗上口。而且,现今的网络,电视,广播随处都可看见流行音乐的身影,这些音乐已经对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流行音乐和校园音乐教育的关系成了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

流行音乐在国外称为POPULAR MUSIC〔简称POP MUSIC〕,国内从前习惯称为通俗音乐。它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及喜爱的音乐模式和风格。更重要的,它是同中求异、在一定的规范下充分表达个人思维,发挥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最符合未来人本主义的社会趋势,有最大市场占有率的商业艺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娱乐性。娱乐性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其二,通俗与大众性。流行音乐内容通俗,形式简单多样,符合大多数人的特定口味,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热烈追随。其三,商业性。当代流行音乐与市场运作密切相关,流行音乐被作为一种消费品制造出来,并通过商业运作方式推销给大众消费。其四,易变性。易变的特性是指流行音乐要不断更新形式,以维持自身吸引力。

流行音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赢得了无数的听众,其实道理很简单,她太接近人的思想了。从技艺高超的爵士到轻松优美的雅尼,从宣泄的摇滚到甜的发腻的港台情歌,她不象古典音乐那样具有深邃的道理,也没有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只是人们的一种更为直接的感情表达方式。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将优秀的流行音乐融入教学中介绍给学生,力图去粗存精,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用讨论引导的方式,力图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出发,了解流行其实植根于传统,植根于民族

流行音乐源自于美国的爵士乐。爵士音乐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如非洲黑人音乐,欧洲古典音乐等。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跳动的音符。它既具备古典音乐的传统,又能通过即兴演奏放松听众心灵,同时满足了各阶层听众的需求,浪漫而空灵。而现今的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更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社会需求,以获得广大听众的共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的影视音乐单元中,刘欢的《好汉歌》,就是取材于民歌《王大娘补缸》。通过作曲家及刘欢的歌唱,唱出了梁山好汉的气魄和灵魂追求。又如取材于江苏版八年级上的西藏民间音乐中的《青藏高原》和《阿姐鼓》等,不仅用了充满西藏味的音乐素材,又用歌声描绘了西藏如诗如画的风光和宗教文化,甚至追寻到了信奉佛教的西藏人的纯净心灵,在学生中影响甚广。

二、从流行音乐的分类出发,让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迁

现代流行音乐有很多种类,可谓是百花齐放,而这些种类体现了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性。例如NEWAGE,这种纯音乐的宁静、安逸、闲息,在大多生活节奏快,追求心灵解放的白领中广为流传。其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班得瑞里的一些音乐。它吸收了自然届的声响,制造出空灵的气氛,营造一个都市田园或都市森林的气氛,以放松工作繁忙的都市人的神经。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门类,WORLD MUSIC,通常指与西方音乐混合了并进行风格化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代表歌手很多,中国的朱哲琴,非洲的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等等,这个门类的代表歌曲有1998年世界杯的主题歌《生命之杯》,融入了热情的拉丁音乐,响遍全球。还有韩国歌手RAIN在电影《机器人之恋》中的插曲,加入了瑞典都德尔山歌的元素,表现了机器人对生命,对生活,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再如年轻人的新宠,HOUSE,从DISCO发展而来的舞蹈音乐,更是融进了latin拉丁,reggae(瑞格),rap(说唱)等流行元素,呈现出丰富的民族色彩,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证明。

三、从讨论流行音乐出发,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正面引导的例如日本宫崎俊的动画音乐,以追求环保,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的面目出现,以达到一个建设无污染的世界的理想为主要主题。这方面例子就如以反叛面目出现的punk(朋克)则是用一种更加颓废的方式,极端无政府主义的言行出现,表现现代年轻人极欲体现自我价值,先破后立的思想观念。而这种形式的音乐正好可以作为处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讨论典型。通过讨论,以及教师从美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提高辨别能力。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什么音乐,只要是能在我们感到疲惫的时候,能让我们放松心灵,洗尽尘世的尘埃,是什么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同样能达到美育的标准,又何必拘泥于流行或传统,潮流或经典?仅以此文,发于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参考文献:

[1](美)斯恩.爵士乐的历史[M].

[2]百度百科.流行音乐的分类.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

(作者单位:厦门湖里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流行音乐音乐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