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016-05-30 08:50徐林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

徐林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但学制相对短,实训、实习时间较长,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存在学校和社会支持较少、社团目标不明、自身建设不足、可持续发展困难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守望天使团队”为例,深度剖析该社团的建立、壮大和发展,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探寻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指导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社团的诞生地,如果将一个社团比作一颗种子的话,那么学校就是它生长的土壤,老师的指导就是它生活的阳光。学生社团的萌芽创立、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

源于2013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老师布置的一次养老志愿服务调查作业,该班李丹等同学通过完成作业产生了创办志愿服务学生社团的想法,在专业老师的鼓励、支持和指导下,2013年10月李丹等三人创立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守望天使团队”,主要从事学龄前残障儿童康复服务及养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全体社团成员的小小善举来影响他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回报社会。

创立后,学校团委实施了“守望天使团队支持计划”,经审核承认其

合法性并颁发了相应证书,未强制要求参加学生社团联合会规定的各项活动和缴纳必要的费用,为其发展壮大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所在的公共管理系、主管该班级学生工作的直属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了专业指导,特别是社团自身建设,校内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估、改进,运行经费的筹措,与其他高校社团组织的合作交流,辅导员老师从思政教育、奖助学金评定、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主题班会、工作例会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该社团的公益性质和特色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加入该社团、参加社团活动,“守望天使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快扩大,为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有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类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就是组织社团成员开展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类活动,社团成员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接受教育、了解社会、提高能力。“守望天使团队”成立后主要开展了五大活动:关爱学龄前残障儿童及老人志愿服务、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讲座、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爱心捐物售卖活动、校园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自社团创建以来,先后参加了国际自闭症日“今天不说话,蓝色健步行”活动、全国助残日“让爱随行——201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活动、全国特奥日“健康生活,快乐无限”活动、重庆市残联基金会“集善工程——助残行动”、重庆乐一融合幼儿园“星星的孩子徒步”活动、国际志愿者日暨重庆志愿者日“温暖别人、温暖自己、温暖社会”主题志愿服务等公益服务活动,截止2016年4月志愿服务100余次,7000余小时。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社团两次邀请重庆乐一融合幼儿园园长到校开展关爱自闭症残障儿童公益讲座,向在校大学生宣传自闭症的表现、识别及关爱。2015年4月,参加了“华夏川商·大学生励志行动公益创业计划”项目,该社团创办了一个“爱心公益传递服务站”,得到举办方的高度赞扬并成功获得资金援助。2015年9月,社团代表黎静、李丹两名同学参加项目结项现场答辩会议并荣获“华夏川商·大学生励志行动公益创业计划”优秀奖。同时,在校内或与其他高校社团联合发起爱心捐物活动,回收学生军训服、旧衣物、空塑料瓶等,并将回收的衣物转捐给社会公益机构,将其他物品售卖后作为社团活动经费。

三、结合专业特点、激发社员兴趣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社团生生不息的源生动力。“守望天使团队”创立后,专业教师和社团负责人深度结合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特点,不断激发学生个性兴趣,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使该社团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水平、一个国家国民的基本素质、一国居民的根本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将成为新型社区,政府对公众的各方面服务如公用事业、居住环境、医疗保健、养老保险、生活服务,最后都会通过社区工作得到体现和实现。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工作者高度的热情、敬业和爱心,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区服务技能。专业教师充分结合“守望天使团队”各类活动的教育教学作用和高职学生喜欢社会实践、善于沟通交际的个性兴趣,寓教于乐,同学们非常喜欢社团,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主动为社团的发展壮大献智出力。

四、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实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将成为新型社区,这些新增的社区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对这一领域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内容更加复杂、手段更加先进。综合能力强,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层次社区管理人员将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我国目前还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社區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该专业重点面向基层,培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掌握扎实的社区管理基本理论及技能,具备过硬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方法技巧,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能从事社区、社保、物业等协调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守望天使团队”开展的活动正是发挥了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开展关爱学龄前残障儿童及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活动策划、组织者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更使参加的学生深度感受和体验自闭症等残障儿童的心灵和世界,深入了解残障儿童和老人的真正需求。通过举办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讲座,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今后将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对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程度识别、预防矫治等有一定的了解,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相对专业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熟悉了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项目的申报和答辩等流程,工作后能给予社区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创办微小企业一定的指导,同时一旦创业项目成功或获得资金支持,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努力创业、做大做强的热情,更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创造带给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进而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爱心捐物售卖活动,社团将同学们的塑料空瓶、旧衣物和书籍等物品回收捐赠给慈善机构或售卖作为社团活动经费,在物品回收、捐赠、售卖中,传播了爱心、凝聚了善举、创造了财富。通过校园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团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意义。这些活动的开展和同学们从中的收获、提高都将他们逐步培养为高素质的专业社区工作者,正是如此“守望天使团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爱、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团中央的表彰,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五、增强社团凝聚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一)不断加强社团的自身建设

增强社团凝聚力首要是不断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为此,高校团委成立有社团联合会,对社团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一个运行成熟的高校社团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和管理条例,保障自身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具体讲,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在辅导员老师指导下,2015年12月,“守望天使团队”建立了组织机构,设立了理事会、办公室、宣传部、外联部和财务部,分别负责团队的组织领导、活动策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校内外宣传报道、赞助交流和经费筹措、经费收支和监管。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社团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2005年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的要求,2005年12月制定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守望天使团队”章程》,对社团的宗旨、原则,入社程序,活动开展和经费管理等进行了规定。三是实行社团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社团例会,公开活动开展、经费筹集和使用等信息,2016年4月,社团进行了首次换届,经过校、系两级党团组织考察、候选人竞职演讲、成员无记名投票,实现了负责人和各部室的公正换届,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建设。

(二)精心打造社团的文化品牌

增强社团凝聚力还要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核和品牌形象,一是树立社团鲜明形象,通过团队精神、口号、歌曲、旗帜、服装、吉祥物等树立特色鲜明的社团形象,“守望天使团队”一创建就确立了团队精神:友爱、互助、团结、热情,团队口号:助人为乐,扬善之事,我们在行动,实质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社团正积极筹划歌曲、旗帜、服装、吉祥物的创作、设计征集。二是打造社团精品项目,突出主题,切实可行,汇聚力量,触发共鸣,该社团通过打造关爱老幼、公益讲座、公益创业、物品捐售、志愿服务五大活动,突出了扬善互助的主题,汇聚了校内外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触发了社会关心关爱年老、幼小、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崇高品德。三是展示社团特色亮点,立足师生,聚焦弱小,持之以恒,展示真实,社团长期在校园制作宣传展板,注册了“守护星兒计划”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守护星儿计划”微博,将开展的活动、举办的讲座、开办的培训交流等新闻动态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同时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自创办以来中国网、中国雷锋报、华龙网、天天630、重庆青年报等数次报道该社团及其开展的活动。2016年4月,该社团被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称号,团队创始人李丹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三)充分发挥社团的社会功能

增强社团凝聚力更要充分发挥社团在学生和社会二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对接学生就业创业,团队定期向学生公布服务机构的兼职、全职工作信息,组织社区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培训,积极为学校的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竞赛活动争取赞助,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促进学生交流学习,团队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与重庆市大学城所在的其他高校学生社团、与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交流合作,相互参加培训学习、策划实施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活动开展主要为项目制形式,围绕活动主题组建具体任务小组,撰写简明可行的活动策划书,活动完成后以沙龙形式集体评价、分享,使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提升道德品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国云.社区管理与服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唐胜楠.浅析高校公益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地区首个减防灾社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3]刘韵.中美高校发展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比较——以美国俄亥俄北方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研究实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