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2016-05-30 04:17刘明亮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

刘明亮

【摘 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将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也为了切实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尝试。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能力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31

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将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也为了切实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尝试。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展开论述。

一、提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实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就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同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想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才能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通过真实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知识点传授的重要性;同时能够积极的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二、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课堂导学之中

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某一环节,应该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对导学阶段引起重视,应该将导学阶段与生活化教学结合起来。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讲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定理时,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为依据,展开导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小明和大伟周末从一个地点出发去新华书店看书,有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是直线,一条是弯曲的路线,结果小明选择了直线,而大伟选择了弯曲的路线,现在请同学们猜是小明先到书店,还是大伟先到书店,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虽然这是生活中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但是学生却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定理去解释,在导学阶段为学生设下了悬念,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色彩,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在讲解最大值与最小值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最大值与最小值在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就要使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降到最低。

同时学生还会联想到很多生活中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关的应用例子,这就有效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依托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例子为依托进行生活化教学十分关键。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比较熟悉,由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不强,导致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为依托,無疑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实际例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在实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对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虽然对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却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观察生活,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点去解释,尤其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该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点在生活中是如何进行有效应用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去观察生活与思考生活,会定时的为学生布置一些观察生活的任务。例如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一些数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地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十分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教学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关键时期。教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形象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激情。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本文介绍了几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