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建设

2016-05-30 10:48张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组长成员班级

张娟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16-02

班级小组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方式。小组是班级学生学习群体的基本单位,小组建设得好,整个班级集体自然呈现良好的班风。我在班级管理中以小组建设为突破点,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科学组建小组并通过竞选产生小组长

要使班级中组建的小组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用科学的方法组建小组并选出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小组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班共有52人,分成了九个小组。组内人员的搭配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学习情况要优、中、差结合;(2)学生个人性格外向与内向结合。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习互补,以优促弱;二是有利于纪律的相互约束,互相提醒;三是性格的相互影响。外向型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内向型学生,这样就逐渐地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小组长通过竞选产生,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九名小组长,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小组长竞选,在参选前我做了大量宣传:一是小组长纳入班干部考核评优的范围,二是小组长可以按一定条件自己选择组员,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投票选出的小组长能力普遍较强。

二、小组建设中推行小组自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

小组建设适宜推行小组治理模式。管理强调等级与控制,而治理则强调民主与协商。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权参与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并通过协商落实组内每个成员的责任,每个成员都会承担小组的一些具体事务。组长和每个成员都是管理者,又都在被管理之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有过失就会被问责,每个学生都明确各个角色的责任,分工经常变化,促成他们在角色中学会换位思考,增强管理自我与他人的意识及能力,形成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意识。在小组自治模式下,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全局观念教育,努力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懂得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你追我赶,力求共赢,小组的利益与全班的利益是一致的,不能为了小组的局部利益去搞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小组和全局的利益,要有全局观念,树立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三、充分利用量化分考核加强小组良性竞争,促进小组发展

管好班级必须制定详尽的班规班纪,以制度为保障,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为此,我一贯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治班理念。通过召开班委会,班级制定了比较详细的量化分考核方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给学生分析规定的背景、原因,让学生对规范、规定有深刻的认识和认可度。量化分分为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个人积分之和为小组总积分。量化分的应用是在多个方面的,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例如每周的位置由学生按每周积分多少自己选择,积分最多的两个小组可以带着2分奖励分进入下一周评比,积分最低的两个小组做当周的大扫除;如果积分过低,班主任会进行诫勉谈话,在入团入党、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方面都与量化分挂钩。班上设立了记分员一职,由班长兼任,将每周的情况都做好记录以方便了解小组动态。 在对小组评比考核中我还设立了红、黄牌制度,对寝室纪律扣分、抄袭作业等较大违纪情况给予红牌警告,对多次清洁扣分、多次不佩戴校牌等行为给予黄牌警告,通过这种方式让违纪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量化分在小组评价中是多元化的,可以分为纪律评价、卫生评价、学习(发言、展示、作业等方面)评价。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可以有表扬、有鼓励、有建议。每周的班会时间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小组,对表现欠佳的小组进行谈话了解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

四、小组为单位,活动为平台,提升小组的凝聚力、荣誉感

新课改倡导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班有计划的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1.开展小组文化建设活动:各组成员通力合作,形成各组的组名、组训、小组精神、小组格言,各个成员展示自己的个性宣言,小组奋斗目标、小组成员的集体照等,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小组展示牌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

2.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比赛、五子棋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在小组凝聚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倡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树立知识就是力量及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每位学生每周与小组成员分享一篇好的文章,然后小组内选出一篇在小组间进行分享交流。班级设立班级书橱,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营造书香班级。

五、班主任在班级小组建设中要发挥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

班主任要制订一套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评价机制,并且要向所有任课老师说明白操作的具体方法,告诉他们如何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因为任课老师通常要教几个班,所以要求他们做的评价要尽量方便、简单且易于操作。班主任对各小组每周表现情况的总结要具体细致,及时准确。例如本周哪些组得到的分数高?为什么那么高?是在哪些课上表现好?哪些组本周出了问题?问题在哪?只要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班主任还要指导本班各小组长的工作,让他们敢管、会管。要让小组长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组织学习、检查督促、评价操作等方面的作用。总之,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中勇挑重担,承担责任,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科任教师,服务于班级,只有这样才能让班级小组建设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之,小组建设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结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班级小组建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实现全面育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小组长成员班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餐小组长
班级“四小怪”
小组长的烦恼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