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2016-05-30 18:51杨晓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宽容倾听魅力

杨晓娟

摘 要 德育教育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我们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我,也是班主任中的一员,感受很深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当今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我们要做就更多了。记得冰心曾说:“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就不能抽象。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总是从身边感受到的,如爱自己的教室、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为了在班级中加强这方面的德育教育,使每个学生在思想上有更大的进步,培养其优秀的人格,我从自身做起,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感化孩子们。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爱 宽容 倾听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84-0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因此,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勤于了解孩子,宽容孩子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对学生来说,就是很高兴的事。这样,既能证明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说明老师在工作上,对学生的态度上是认真负责的。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努力学习的信心。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二、乐于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天生是可爱的,但这种可爱容易被不良情绪掩盖,当孩子产生惊恐、孤独或不被赞赏的负面情绪时,内心的不安会使她对人产生敌对态度,从而产生可恶的行为,这类行为表明孩子在寻求帮助,这时候如果得到倾听,则他就会从受伤的感觉中解脱出来。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倾听不单是忠实当好听众,还要用动作和情感向孩子传达爱。比如,可以摸摸孩子头,拍拍孩子肩膀,对孩子点点头,给孩子竖大拇指,给孩子传递肯定的眼神等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能做到这些,孩子就会打消所有顾虑,向老师敞开心扉,把心里话告诉老师。善于倾听的老师,能聆听到孩子的心声,能及时分享孩子的幸福、快乐,能在第一时间替孩子分担痛苦、烦恼。因此,不管您有多忙,都要停下手中的活,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自觉的向您敞开他的心扉,这样,教育孩子的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敢于付出爱心,方可收获真情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一位班主任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育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它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热爱真理的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爱的集合,它该包括世界上除了男女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像母亲热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热爱儿子一样严格而慈祥,像战士热爱祖国一样忠诚,像兄长热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又体贴,像哲学家热爱真理一样执着而痴迷。

四、善于展示个人魅力,巧妙吸引学生

随着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新课程,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教育工作中个人魅力极为重要,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接受你说的话,愿意听你讲的课。

1.做一个传递爱的老师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个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里。”爱是做好教育的前提,爱并不是表面现象,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爱。试想一下,整天生活在一群无忧无虑的“快乐天使”之中,你能不爱他们吗?整天面对着一群崇拜自己的“追师族”你能不爱他们吗?每天望着他们那双求知的眼神,你能不对他们倾注爱心吗?老师有了爱孩子的心,才能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进幼教事业中。爱孩子应把握一个度,过度的爱便是溺爱。对不同的孩子产生不同的爱,便是偏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站在同一角度上去看待每一名幼儿,不应对调皮、智力低下的幼儿产生烦感。也不应对乖巧、机灵的幼儿进行偏爱,溺爱。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应享受老师同等的待遇,老师应对全体幼儿倾注爱心。爱是无私与奉献,老师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交往之中,应充当着各种角色,老师要像母亲一样爱护着幼儿,也要象朋友一样与幼儿一起游戏,还要尽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让我们的爱伴随着孩子健康成长。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会收获学生的爱。爱就是要宽容,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偶尔的小缺点,得宽容处且宽容。

2.做一个幽默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如果我们每天绷着脸对着孩子,孩子会从心底对我们产生恐惧,不敢靠近老师。更不要说喜欢老师。如果我们是一个子幽默的老师,经常会说一些孩子喜欢的小笑话,做一些孩子喜欢的小游戏,我想孩子会从内心中喜欢和你在一起的。

3.做一个善于交流的老师

和孩子相处,首先你要能和孩子打成一片,这样,孩子才会亲近你,才会愿意和你交流。我们应放下老师的心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自由活动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关注一下孩子喜欢的卡通频道,一起说说他们心中的“偶像”;游戏的时候,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和孩子一起无忧无虑地游戏,有时输了又何妨?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有时候他们知道的东西,我们也许没听过,他们说出的话我们也许会震惊,不相信是从一个孩子嘴中说出来的。交流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很好的增加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经常和孩子沟通,聊天,孩子会把我们当作是朋友,而不是老师。久而久之,会和我们走得很近,遇到什么事也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这样,我们就成为了孩子不可缺少的伙伴。

猜你喜欢
宽容倾听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