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音乐史》读后感

2016-05-30 08:41梁瑜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家音乐作品

梁瑜

摘要:音乐是历史的见证,抗战音乐是中华儿女与日寇作殊死搏斗的怒吼和杀声。《抗战音乐史》以“以人为本”的创作思维介绍论述了抗战前后涌现出来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关键词:抗战音乐史 音乐家

正值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举国上下沉浸在纪念胜利的号角声和《黄河大合唱》等歌声的日子里,一本既具翔实史料价值,又具可读性和研究性的史学著作《抗战音乐史》问世了。该书的出版发行,是我国音乐界、音乐史学界的一件幸事,也是年近八旬的陈志昂先生在晚年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又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義的贡献。它为我们研究和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革命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史学资料,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革命文艺传统,发展我国现代音乐艺术,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把中华民族推向了灾难的万丈深渊,同时也燃起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日的火焰。战争与时代的结合,音乐艺术与抗战的融汇,更新了音乐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抗战音乐艺术呈现出鲜明的时效性、大众性、激昂性等崭新的美学特征。正是因为抗战的内容才使音乐艺术与人民的关系空前紧密,广大音乐工作者开始与以往较为陌生的工、农兵和劳动群众接触,团结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鲜明旗帜下,开赴战区和农村,用铿锵有力的音符和跳动激昂的节奏鼓舞人们奋勇抗日,掀起了切合广大民众审美能力和适应武装群众与抗日宣传的形势需要的以救亡音乐为主旋律的战时音乐艺术创作的高潮。从此,歌声成为激励人们走向战场,勇敢杀敌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内外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艺术创作者们开始了音乐史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先后出版了大量具有研读性和教育性的音乐史学著作,如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汪毓和教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史学著作,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各类不同的专题音乐史,如凌瑞兰教授的《东北现代音乐史》、乌兰杰教授的《蒙古族音乐史》等,但将抗战时期的抗战音乐作为一个专题来单独进行论述的音乐史学著作,陈志昂先生的《抗战音乐史》还属首例。陈志昂先生悉心研读史料,勇于吸取史学成果,认真清理和分析各家史观,编写出了这部《抗战音乐史》,为我们更深入、具体的了解中国抗战音乐史提供了一份翔实的音乐史料,使新时期的莘莘学子能够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生在抗战年代的抗战专题音乐发展史,从中吸取知识和力量,得到应有的历史启迪。

《抗战音乐史》全书共分为八章。前有“绪论”后有“后记”,中间附有插图,洋洋洒洒29万字。从抗战前期的爱国歌曲到救亡歌曲和救亡歌咏运动;从抗战初期的音乐到解放区时期的音乐;从国统区的音乐到沦陷区的音乐,全书以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作为切入点,以不同视角突出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两条主线,紧握时代特征和当时社会思潮与音乐艺术互动融合的逻辑脉络,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将中国抗战时期15年的抗战音乐创作风雨历程,或浓妆、或淡抹,勾勒出一幅中国抗日战争音乐史的斑斓画卷。细读此书,笔者认为此书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在历史的叙述中,以抗战歌曲的创作为中心,突出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这两条主线。

音乐史是一部音乐的历史,在记录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就应以音乐作品为主要描述对象,而音乐家作为音乐作品的主要创作者,音乐史中就理所当然的突出“人”这一因素。《抗战音乐史》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记载和论述了抗战前后各个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涌现出的音乐家及其作品。从《抗战音乐史》的目录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将抗战音乐的发展和演变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从抗战前期的爱国歌曲到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展开时期。在这一阶段,作者重点论述了影响最大的聂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并以聂耳为中心,介绍了聂耳的战友和追随者,如任光、沙梅、麦新、孙慎等音乐工作者的经历与创作成果。可以说这一阶段为“聂耳阶段”。第二阶段(第三章)是抗战爆发后,抗战歌声到处飞扬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作者重点论述了在这一时期成就最突出的冼星海的生平与作品,介绍了诸如赵元任、夏之秋、吴伯超等音乐家的创作经历与抗战歌曲。可以称这一阶段为“星海阶段”。第三阶段(第四、五、六章)为解放区的音乐时期,这一阶段介绍了郑律成、马可、王莘等不同区域的音乐工作者及其音乐作品。第四阶段( 第六、七章)为国统区的音乐和沦陷区的音乐时期,这一阶段作者也简要的介绍了马思聪、李凌、赵沨等音乐人和《荆轲》《秋子》等音乐作品。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书中为诸如聂耳、冼星海、郑律成等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立了小传,将黄自、刘雪庵、吕骥等影响了两代人的作曲家的生平、思想、创作、影响作了详细的介绍。以音乐作品为例,《抗战音乐史》著对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如清唱剧《长恨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新歌剧《白毛女》等着以重墨,详细品评。如冼星海的合唱曲《黄河大合唱》,对于这部在战火中诞生的享誉海内外的一部雄伟的民族音乐史诗,《抗战音乐史》对其产生背景、流传过程、作品影响、群众反映等逐一进行详细叙述,对其九个乐章的题材、体裁、和声运用、节拍变化和表演形式等都作了详细的分析,不仅如此,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不少学者的评论和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并配有插图,将一部全面的、完整的《黄河大合唱》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的精雕细镂,更透彻的感受到这部独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宏伟之作所表现出的中国人民雄伟的气魄和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二是客观描述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陈先生站在对作品客观负责的思想高度,以当代人实事求是、开放的思维方式,对抗战音乐作品及其作者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对不同学者对一部作品的评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述评音乐家时,紧紧抓住音乐作品本体为核心,通过对音乐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入情入理的音乐学分析,给音乐家以客观、科学的历史评价。例如作者在论述沙梅的作品时,对沙梅所作的《打回东北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这首歌是一首构思新颖的二部合唱,中段高音部申诉性的长音与低声部宣叙性的断音形成对比性的复调结构颇有效果,对语言的声调节奏处理也适当,并引用了刘雪庵的话“有威力,有生气”。但作者同时也客观地指出沙梅对于节奏的处理并不是总是样样恰当,像《你问我的家乡吗》和《自由中国》的节奏就大有问题,最后作者总结说:“总之,沙梅自有其历史的成就,但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掩盖他的不足之处。”(《抗战音乐史》第66页)。又如作者在评价吕骥时,先对吕骥在抗战年代较为突出的音乐作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了评价,认为这首作品不仅延续了音乐家刚健雄壮的气概,同时又融入了宏伟庄严的气象,将颂歌与进行曲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格。而后又品评了他在抗战时期所创作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抒情歌曲,如《大丹河》《开荒》《高粱叶子青又青》等。这些歌曲都显示了吕骥向民间音乐学习,向陕西民歌学习的努力与收获。但是,虽然他对民间音乐十分重视,在陕北民间音乐的科学研究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却始终未能自由的运用陕北民间音乐的语言进行创作。掌握和使用运用的能力因人而异,是不能强求一律的。这种情况也不独吕骥为然。(《抗战音乐史》第123页)

三是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文中明确注明文字出处,不仅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彰显了作者学术严谨和求真创新的人格魅力。

陈先生既是音乐家又是评论家,所以从该书的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到文章笔触都显现出音乐评论家热情洋溢的气质和理性的思考。我们知道凡署“著”的出版物,都應是个人独立研究、具有创见性的成果。我们在写作中引用、转述他人成果时,都应标明所引文字的来源、出处。而现今的许多作者在著书时不加注释,只是在书末开列一个“主要参考书目”,并不在行文中对此加以说明,这就造成将别人研究后写出的文字算在自己的著作名下的事实。但陈先生并不如此,凡是在他书中出现的其他学者说过的话、写过的字,作者都详细地在该句后面标明作者和出处。例如:作者在评述有关陈田鹤音乐作品的一般特点时,引了“陈田鹤在作品中更重视作品的意蕴的深邃和歌唱与伴奏做线条性的复调结合”,紧接着在括号中标明“汪毓和:《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概观》,见《回首百年》第16页”。又如:作者在论述华中地区的专业化合唱队伍时说虽然由于条件所限,声部不一定十分均匀,主要是女声较少,以致后来成为著名作曲家而当时“刚满10岁的童声小鬼吕其明等也参加了女声部” 演唱《黄河大合唱》。随即作者将引号中的文字用括号明确标明其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4册,第260页)”。像这样的标注在书中只要有引文的地方都可清晰地看到。这既方便了他人查找核对,又证明了自己引文来源的可靠与准确;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原著者的尊重、不抄袭他人成果,尊重他人的高尚品格,更体现了作者站在客观史料和对他人观点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独立辩证思考,遵循起码的学术规范,得出富有新意结论的创新精神。

《抗战音乐史》的特点当然不仅仅是以上几点,它的丰富史料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客观、独到的音乐学述评,以及充满思辨精神的理论分析、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丰富性都是《抗战音乐史》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是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抗战音乐史》也并非十全十美,如前所述作者对各时期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了客观独到的音乐学分析,但遗憾的是书中缺少了供读者阅读的谱例,尽管作者对这些作品加以有详有略的评说,但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作品,一时又找不到谱例的读者来说,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甚是一件憾事。另外,他对许多音乐家在不同的章节有重复的论述,从目录就可以看出,例如冼星海就分别在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一节、第四章的第四节,以大量文字加以论述;吕骥分别在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三节、第四章的第三节论述;任光分别在第二章的第四节、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五章的第四节论述。除此以外还有像张曙、刘雪庵、江定仙、赵元任等作家都有重复论述。读来让人有重复累赘之感。

以上几点笔者冒昧提出,仅供陈先生参考。

抗战时期的抗战音乐是植根于民间的肥沃土壤之上,在抗战的时代风雨浇灌下成长起来的,在整个抗战运动中起到了其他文艺运动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整个中国音乐史的一翼,是争取民族解放的“先锋文艺”,是中国革命音乐的历史起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功勋。风雨兼程之后,中国的音乐史学研究必将在更为开放和宽阔的环境中,走向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繁荣之路。加以时日,我们再回首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抗战音乐史》当是一笔可贵的史学文献。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家音乐作品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姚铜(音乐家)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