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

2016-05-30 10:48高峰
阅读(科学探秘)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制陶陶俑李斯

高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自己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

据传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丞相李斯提前征集数干对童男童女,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陛下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有道理,就改变主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工匠们齐心协力,夜以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赶制出来,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比较,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但兵马俑胜在“奇”上。

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我们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一般都高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和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气势磅礴。

兵马俑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据初步统计,在发掘和修复兵马俑的过程中,已经确认的兵马俑制作者有87个,这些人还带了一批徒弟,因此,估计有上千人参与了这项工作,这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宫廷工匠制作的兵馬俑形象英武,而民间的工匠制作的兵马俑形象活泼多样,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人中国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被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所体现。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代的雕塑艺术与西方的有所不同,西方雕塑是高度的写实,而秦俑虽然写实,但还带着一定的写意。

与兵马俑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剑,这些剑出土的时候都非常锋利,有的根本没有生锈。经过检测,发现这些剑的表面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德国是在1937年发明的,美国是在1950年发明的,但两干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这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有一柄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膛目结舌。

另外,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3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厚度为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车盖“干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铜量比例的控制,含铜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兵马俑在地下掩埋了二十多个世纪,出土后仍然保持了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的特点,以手敲击,金声玉韵,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代的制陶工艺大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也仅能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他们想要复制陶马,反复试验竟无一成功。秦代杰出的泥塑工艺和制陶工艺,使后人万分佩服,但它的技术、配方早已失传,至今成谜。

猜你喜欢
制陶陶俑李斯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李斯自食苦果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
只爱黑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