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联网技术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016-05-30 10:48林君暖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物联网技术信息化建设

林君暖

【摘 要】物联网技术是促进港口物流智能化发展,提升港口综合实力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应用中带来的创新变革;其次对比分析了北部湾港口与国内先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应当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完善的、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把北部湾港口建成“智慧港口”,提升北部湾港口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5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11-0005-03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各行业的创新与变革。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了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推动物流产业向“智能物流”发展,更是一个创新的实践,为港口物流行业开创了新机遇。

广西北部湾港域(简称北部湾港)沿岸布局,由防城港域、北海港域、钦州港域三大港域组成;其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其海岸线资源丰富,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的重要区域。北部湾港口群是打造联通西南内陆、辐射东南亚的区域综合性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在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开放发展的布局上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东南沿海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我国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深化合作,并带动西南、东南地区等节点城市的经贸发展,形成一批商贸物流枢纽中心。作为西南出海口的北部湾港口,要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必须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利用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流及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为港口物流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升港口的整体综合实力及竞争力。

1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

1.1 物联网相关技术

物联网是指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智能物体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将所有能够独立寻址的物理对象互联起来,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构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1]。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M2M技术、RFID技术、条码技术、NFC技术、GPS/北斗导航技术、蓝牙技术等。这些技术架构了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3个部分,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尤其是RFID技术,它在物流行业中使用最广泛。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普遍用在物联网的感知层中。RFID技术识别物体的能力非常强大,不管物体表面是否清洁、平整,只要有微弱的信号,即可感应,不受环境影响;并且可以对物体对象进行唯一有效识别,是实现对物体信息实时和准确地采集和处理信息的关键技术。

1.2 物联网技术的港口物流应用实践

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业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1.2.1 智能闸口系统

随着港口货运吞吐量的增长,进出港口的车辆日益增多,如果闸口的通行效率低,必定会影响整个港口的作业效率。物联网智能闸口系统由车辆检测仪、RFID读写器、摄像器、监视器及道闸系统等组成,在车辆进出闸口时,读写器获取RFID内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递到后台系统进行处理,系统自动生成车辆的行车指南,同时道闸放行,在这个过程中,全程实现自动化处理,无需人工干预,车辆进出闸口时间明显缩短,通关效率显著提高,减少了闸口拥堵的情况发生。如果智能闸口系统与港口报关系统或生产管理系统相连,车辆在通过闸口时,读写器获得的车辆数据同时传递到海关报关或生产管理系统,系统获得相关的数据后,相关业务部门就可以进行后续作业流程处理,极大地提高作业流程效率。

1.2.2 港区智能车辆作业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区智能车辆作业系统包含客户端子系统、信息中心系统、车载终端、传感器、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港区中的运输车辆和驾驶员配备专用RFID车卡及驾照,当驾驶员驾驶某一车辆时,驾驶员将本人的信息与所操作车辆信息进行关联,后台系统可以将驾驶员及车辆当天的作业单据和作业场地数据传递到车载终端或驾驶员的手机上,这样,驾驶员就可以了解作业信息,同时后台调度员可以随时将调度指令发送到车载终端上,如此,既提高了作业调度效率,也可以及时对车辆及驾驶员工作量进行核算。此外,港口运输车辆安装RFID车卡后,再配备GPS/北斗导航仪和摄像系统,就可以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全程实时监控,实现港内车辆作业的自动化处理。

1.2.3 港口智能物流信息系统

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港口智能物流信息系统是将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综合起来,有效整合港口资源形成的科学合理、高效畅通的物流信息平台,包含诸如港口作业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口岸物流业务子系统等常用业务子系统,该平台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物流系统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组合,可为企业及客户提供一个全方位、高效率和透明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同时,港口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还预留有拓展接口,为后续业务子系统的开发升级做好准备。

2 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北部湾港口物流现状

随着我国“一路一带”的战略布局及建设北部湾政策的陆续出台,北部湾沿海港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根据广西国资委的数据统计,2016年1—6月,北部湾港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累计完成总吞吐量6 450.21万吨,同比增长11.38%,其中集装箱完成82.13万标箱,同比增长35.39%[2]。由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天然良港组成的港口群,继续开发内、外贸航线,航线加密加多;目前已开通外贸航线30条,基本实现了东南亚地区全覆盖[2]。虽然北部湾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相比国内其他先进港口,其物流效率还比较低,物流作业效率的提升跟不上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北部湾港口与国内先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对比

国内一些大型沿海港口加大设施设备建设,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装备港口,已经向第五代物联网港口方向迈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已经发展为集疏运系统便捷、口岸通畅、通关迅速、服务完善和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枢纽港。一些港口已建成面向客户、港口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和集装箱码头管理平台;同时,港口信息化的基础布局也已逐步完善;物流系统已具备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特征[3]。但是,广西北部湾处于中国西部沿海,在经济、技术上相对东部沿海来说发展都比较滞后,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国内先进港口很大的距离。目前,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港口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率低,仅停留在ERP系统、信息处理等初级应用阶段。在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上,由于北部湾港口尚未完善可连接航运交易、货品交易、电子结算、文件传送等系统的信息网络,造成港口服务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当今电子商务时代的节奏步伐,严重地降低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3 物联网技术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3.1 北部湾港口发展物流信息化的优势

作为我国西部内陆腹地进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门户,北部湾港口既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发展临港工业的重要依托,港口在发展物流信息化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1}时机优势。随着近几年的稳步发展,港口货运量增加对港口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此外,港区的作业面积广,各单位各部门信息量大,数据类型复杂,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高,因此发展建设港口物流信息化迫在眉睫。{2}政策优势。北部湾港是广西的核心战略资源,政府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将北部湾港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及物流中心。因此,在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上,政府主导性强,财政支持力度大,有实力对新技术进行开发利用。{3}产业优势。北部湾港口有为数众多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了特定的产业集群,通过港口物流信息化平台,将有助于打通物流节点上下链接,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传递,能够实现同时服务于一系列的相关企业。

3.2 物联网技术对北部湾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依托口岸优势发展的港口物流是辐射港口周边物流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以提供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及其衍生的增值服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港口突破了地域限制,向供应链的上、下游两端进行延伸,港口物流活动范围也得到扩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需要共享,这就促进港口物流服务向智能信息服務转变,原来各个物流企业、各码头独自使用的操作系统、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信息孤岛和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整合变成“信息海洋和大陆”,真正实现“物联天下,大而无疆”[4]。而信息的有效沟通,又能为客户和供应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整个港区经济圈的大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创新出了很多有效的实践案例,一些物流环节如运输、配送等已经实现智能化操作。随着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的深入开发,更多的物流作业将会改变现有的操作方式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将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物联网技术对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影响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北部湾港口要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必须依托物流网技术的应用,打造智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进而发展智能港口,力争向物联网港口迈进;创优港口服务品牌,提升北部湾港口的综合实力。

4 结语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是未来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物联网技术促使港口物流业从传统单纯的货物装卸、运输转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运作方式转变,推动港口物流进入智慧物流时代。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智慧港口带来新机遇,北部湾港区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一套覆盖整个港区甚至辐射腹地周边生产流通、物流仓储等服务的开放式网络平台,实现物流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把北部湾港口建成“智能港”、“智慧港”[5]。

参 考 文 献

[1]邓超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程监管系统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

[2]广西区国资委.广西北部湾港1—6月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EB/OL].http://www.sasac.gov.cn/n86302/n86381/c2391880/content.html,2016-07-21.

[3]张若梦.谈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与实践[J].学术,2014(8):91-92.

[4]李向文.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及我国港口物联网发展前瞻[J].集装箱化,2013,24(2):15-17.

[5]卓泓良,王威峰,段玉.基于创新驱动的北部湾港口物流高效率发展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6(6):28-31.

[6]张英玲.浅谈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J].信息通信,2015(3):127-128.

[7]王永祥.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港口的可靠性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6):63-65.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物联网技术信息化建设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关于港口物流环保化发展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