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捕捉生活元素

2016-05-30 15:24杨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

杨艳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合作的能力,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要植根现实。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捕捉生活元素尤为必要。

一、在教学中捕捉生活元素的意义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学生参与现代生活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高度重视。将生活元素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现实与教材中的场景,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联想能力、增强教学有效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捕捉生活元素,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观察生活的平台,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等。

此外,通过捕捉生活元素,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得到提升。生活元素的融入,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省和密切观察生活,仔细品味生活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进程可得到有效推动。该种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存有差异性,其尊重并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生活元素以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该种教学法加强了生活与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发现、深化知识,可提升教学有 效性、推动素质教育改革。二、在教学中捕捉生活元素的路径

1.贴近生活及自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给与学生适宜的引导,促使其于学习中体验生活,于生活中体验学习。就当前初中语文教材而言,生活常识及自然景观在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学应打破“课堂”的束缚,走出“教室”,贴近生活及自然。如此,学生的兴趣将会得到激发、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5单元鲁迅的《风筝》,开展此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去户外放风筝。如此,完美融合生活场景与文章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在冰心《纸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事先准备的彩色卡片分发给学生,并鼓励其于课堂上折纸船。如此,课堂气氛活跃度明显提高,而且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文学习。

2.构建生活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切忌过度依赖教材,应注重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适于构建教学情境。正因如此,教师借助教学情境以捕捉生活元素,进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例如:当进行8年级上册第1单元《新闻两则》教学时,教师除精心准备课件之外,还应注重捕捉生活元素。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广播新闻,利用多媒体或交互电子白板等播放给学生。新闻广播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贴合,可增强其生活归属感。在新闻广播环境下,导入教学内容。如此,不仅加强了教学的衔接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改善初中语文教学颇有益处。

3.注重积累生活素材

对于语文学习,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换句话说,语文学习可随时随地学习。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无法满足语文学习的需求。此种情况下,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生活素材。基于某种意义之上,语文与生活相辅相成。现实生活中,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多种多样。与此同时,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从而更好地体会语文教材中的措辞。

例如:学习汪曾祺《端午的鸡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简短的文字描述自身在端午节的所见所闻,并进行分享。如此,不但能训练学生写作、强化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意识,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鲁迅《社戏》的学习,教师可请学生分享在电视、现场等中看过的戏曲。如此,学生能够重温记忆,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非凡的作用。

4.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毋庸置疑,课后作业在教学中发挥着巩固知识的作用。因此,课后作业对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捕捉生活元素,不但体现于课堂中,还体现于课后作业中。在课后作业中捕捉生活元素,可达到延伸语文学习的目的。

例如:8年级下册第1单元《寫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献给母亲的歌》,对于章末部分的学习,教师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放学后认真地给母亲唱首歌曲)方式来捕捉生活元素。如此,学生在口语表述、写作时感情会更加真实、丰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丰子恺的《竹影》时,教师可布置观察现实生活中“竹影”的课后作业,以增强学生切身体验,进而更好地感知竹影的美。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方式、目标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执教能力,切实践行新课标提出的联系生活教学要求。采取贴近生活及自然、构建生活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进而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