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5-30 00:10李红
甘肃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李红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04—01

数学的学习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而数学知识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刻意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父母的过度包办或对家长的依赖,导致生活能力弱化、实践能力不足等原因,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还是有点累,我们的教师教得也并不轻松,我们的课堂的很多行为还是缺乏思维含量,创新思维更是少见。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应生活化,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上,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所在。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笔者考虑到对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付款购物活动,又认识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不少,但大部分付款购物的活动都是家长完成的。于是这节课上笔者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先模拟售货员和顾客换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然后笔者又设计了“小小文具店”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文具扮演售货员及顾客。在活动中,学生买自己需要的文具,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要实践化,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为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探索,进而发现未知。

如,在教学“七巧板”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看、摸七巧板,让他们体会七巧板的特点。之后再通过移、拼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激励学生拼出各种图形。并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拼摆的理由。课后还让学生选择性地完成自己用正方形卡纸制作七巧板或者把用七巧板组成的图形画一画等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需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内容简单,但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也是不容易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而打造一个高效数学课堂。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使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方向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要鼓励学生去看和想,并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去说和问。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教师一定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