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实践

2016-05-30 07:49宗杨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整合实践小学

宗杨

摘要: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给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变革,包括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本文先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思想品德课程 整合 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开始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其中,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日趋完善,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基础设施简陋的小学时常出现设备超长服役的现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具有班级多、学生多等特点,但是多媒体教室数量少、设备老化,容易发生故障,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乡村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更是屈指可数,甚至有些小学没有建设多媒体教室。简陋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教师正常的教学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进程。

2.思想品德课教师综合素养较低

自古以来,教师在学生求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掌握操作信息技术的技巧,甚至某些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对着幻灯片读教学内容)”,还有些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播放多媒体上,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认识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巧,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策略

1.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毋庸置疑,人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认知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可采用动画、儿歌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开展教学。如在开展苏浙版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鲁冰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以及关于“父母疼爱”的漫画,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

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此外,教师应选择具有新鲜性、趣味性的教学材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做志愿者》时,教师可以把雷锋精神引入教学,鼓励学生争当运动会志愿者、敬老院志愿者等。这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把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高效地结合起来,还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实践证明,教学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成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的经典片段。这样,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彩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折叠成任何礼物。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内化了思想品德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3.注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

众所周知,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此为据,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实践证明,图片、影像、声音等动画片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春节和圣诞》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新年好》《恭喜发财》等歌曲片段,营造出过年的气氛,然后笔者通过导语,正式引入课题:“新年到,贴春联,放鞭炮,这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春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今天呢,在了解春节的基础上,我将带领你们学习外国的节日——圣诞节,也就是文本中的《春节和圣诞》。”最后笔者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春节、圣诞节的热闹场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差异性的了解,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情感及尊重、欣赏外国文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小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教师必须加大对课程小结的重视程度,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据调查发现,优良的情境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其价值。如在开展《我来做市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市长的某个工作片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市长的工作状态,感悟当一名市长的责任心等,并总结、分享“做市长”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对推动我国小学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为顺应素质化、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笔者希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侯菲.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李晨辉.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思路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1).

[3]景健.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整合实践小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