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2016-06-01 01:34张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包容引路人关爱

张锐

[摘要]作为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赢得学生的支持与尊重,而学生的支持与尊重又如何获得呢?辅导员要对学生充满爱与包容;具备合理化解班级矛盾,促进班级团结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促使自卑的学生树立“我能行、我可以”的自信心;积极与学生沟通,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用自己的言行争做学生可听、可信、又可敬的人。

[关键词]关爱;引路人;理解;尊重;包容;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50-02

作为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赢得学生的支持与尊重,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中赢取学生的尊敬呢?可能是通过你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你的正直与豁达;你所表现出来的进取心与自信心;以及你的一个到位的点评、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而得到的。同样一句话,也许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效果就会截然的不同。当学生很尊敬你、支持你时,你说出的话或者是提出的要求,他就会比较重视;但学生如果在心理根本不尊重你、不能接纳你时,你说的话他不仅懒得听还会觉得很烦,即使说得再多,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辅导员要争取走进学生的心中,赢得学生的尊敬是做好辅导员工作最基本的要素。

一、辅导员要对学生充满关爱

爱是人类的一种情感需要,辅导员情感教育的基础既是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学生,这也是做好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辅导员要用师生之爱、兄妹之情、父母之心真诚的关心爱护学生。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世界,争取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从心理上接纳你、认同你,争做学生可信赖的好老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与个体特征,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因人施教、因事施教,要从情感上找到恰当的方式,真心诚意的关心爱护学生,促使师生心灵相通,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促使学生真正的从心理上、情感上接纳你时,才会安心学习、积极进取,才会把你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批评与教育,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使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辅导员经历也许和很多老师有些不同,我是从二年级接的班,当时在同事们那里听到将要接的班级是很差的班,那时确实有些害怕,犹豫了,心想所要带的班级到底能差到什么程度呢?今年春季开学之初我走进了班级,走进了寝室后,真的让我很痛心,比同事们说的还可怕:寝室卫生“脏、乱、差”,物品摆设乱七八糟,甚至还有一个寝室出现养狗的现象,和他们说话爱理不理的,有些同学甚至不用正眼看我,上课情况更是糟糕,班级总人数共26人,可是平时上课的只有5、6个学生,那时我有些犹豫了,有些害怕了,甚至有些不知所措,问自己该怎么办?怎么会这样?迷茫之余班长把我拉进了班级QQ群,心想有办法了,面对他们的冷漠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师生之间的感情升温,在QQ群里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群里我把他们当成朋友,当成自己的兄妹,慢慢地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而他们最活跃的时间段是每天晚上10点以后,好多个夜晚我都陪他们聊到深夜,慢慢地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了明显转机,感情逐渐升温,到后来工作做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寝室物品摆设到位了;卫生也比以前有所好转了;寝室的狗也送走了;学生到课率也高了;看到这些我在心里笑了,一个学期走下来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也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感情是管理班级的基础。因此辅导员要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慢慢的走进学生的心中。

二、辅导员要充分地理解、尊重与包容学生

虽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入校时已经十六七岁了,但毕竟他们的年纪还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有时候容易产生一些冲动的想法与行为,犯点小错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地理解、尊重与包容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可促使辅导员更加理解自己的角色,懂得尊重与包容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推进班级工作的和谐发展。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记得2015年秋季开学之初,我又开始迷茫了,由于2015年秋季我校招生形式较好,信息工程系新生较多,教室不够用了,领导决定将同一个年级的15班、16班合成一个大班,我着急了,甚至有些无所适从了,心想难道是上个学期的努力就要白费了吗?通过侧面了解,15班的同学个性十足,小则吵嘴,大则打架,开学之初就有一同学打电话问我:“老师,你以后就是我们新班主任了吗?我回答“是的”,他接着说,“我就不想进班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了解你”,我说“你会慢慢了解我的,也许我们会成为朋友”,他却更加犀利说“怎么可能?老师你接着编,编后面煽情的情结。”当时我确实很生气,可是我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我理解他当时的心情,三年级要换班主任都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就不温不火地告诉他“别着急,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我并没有因此讨厌他、排挤他、不理的,而相反的是我主动把他拉进班级Q群,这样我们通过聊天相互了解的机会就更多了,慢慢地在心理上就接纳了我,因此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的话也能听进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记得有一次,周日晚自习辅导,家里没有人,我就把闺女带到了学校,他似乎很喜欢和小孩子玩,逗得我闺女可开心了,前后跟着他喊哥哥,我心想“这位小同学也是蛮可爱的吗?”从这一点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理解、尊重与包容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作为辅导员有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可充分地理解、尊重与包容学生,真正的赢得学生支持与尊重。

三、辅导员用心化解班级矛盾。促进班级团结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一首歌,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团结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任何一个班集体,只要团结了,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团结则更谈不上班级的发展,这是所有辅导员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记得合班之初让我第二个头疼的事情是座位问题,我安排班委把座位排一下便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排完之后就有人不乐意了,有一天晚上Q群里异常活跃,我一看明白了,因为座位问题,班级人多了,座位挤了,第一排桌子太靠前了,有女生就不乐意了,在群里和个别班委开战了,甚至于爆粗口,我实在看不下去就把他们两个禁言了,再一次让我夜不能寐,当时我就想起了我校孙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天我进了班,就问“有哪些同学对座位不满意的请举手”她们就把手高高举起,我说:“好办,中间再加一排桌子,座位你们自己选”就这样我们班的桌子就由4排变成了5排,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件事情使我明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可思议的问题,但问题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这点事情更使我清醒地意识到促进班级的团结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团结与和睦是班级发展的基石。因此辅导员用心化解班级矛盾,促进班级团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班集体建设引导在积极的阳光之路上。

四、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指的就是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而让学生充满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认同和赞许。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在应试教育中的被淘汰者,不少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怎么高、心理素质和品行方面有或多或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所以很多同学比较自卑,平时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地位上,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甚至什么也不会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一群坏学生,相反的他们身上也有不同的闪光点,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克服不足之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每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辅导员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在适当的场合用精彩的点评激起每个学生热情,充分挖掘班级其他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因此有时辅导员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促使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纠正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完善,并保持“我是一个好学生”的进取心态,努力向上,向着更高,更远,更好的目标发展。

总之,辅导员的工作是繁琐的,作为辅导员要多进班,多进寝室,积极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的知己朋友,让他们在心里接纳你,支持你。作为辅导员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只是班务工作的管理者,更是他们思想上的引路人,要努力地把学生引导在积极向上的阳光之路上,与学生共同体验着成长的艰辛与欢乐,不管过程怎样,但求落幕无悔!

(责任编辑:封丽萍)

猜你喜欢
包容引路人关爱
心里装着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省域基础教育改革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加藤嘉一:不妨“包容”外国对中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