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探析

2016-06-03 06:45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技术创新

熊胜绪 崔海龙 杜俊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探析

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各种理论观点的梳理,描述了各种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变革的认识。基于动态能力内含的企业变革思想,可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变化,通过吸收或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重构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惯例,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性质上是一种动态的高层次的技术变革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静态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由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构成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动态创新能力;创新资源; 流程与惯例

一、引言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出是以动态能力这个概念为基础的,动态能力是在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时提出的。对动态能力的理解,西方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组织能力。1992年,Leonard-Barton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及重构其内外部的竞争力,以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动的能力。2009年,Teece提出动态能力是企业感知机会、捕捉机会和通过重组企业内外资产管控威胁的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的流程和惯例。2000年,Eisenhardt 和Martin提出,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的流程——整合、重构、获取和放弃资源——以适应或创造市场的变革,它是组织的和战略性的惯例。我国学者根据研究的主题不同,对动态能力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沈淀荣和王琛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市场感知能力、整合重构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网络协调能力;焦豪等人将动态能力界定为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和技术柔性能力。

近年来,理论界以动态能力为基础,提出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动态创新能力这两个类似的概念。2012年,山东大学徐向艺、徐宁等人提出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这个概念,他们将这一概念界定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转化能力[1]。2013年,Colin等人以Zollo和Winter的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提出了动态创新能力这个概念,按照他们的说法,动态创新能力是一种运作能力,包括组织的学习流程和惯例,这些流程和惯例来源于创新性的知识和一个企业创新性知识资源和惯例的转化[2]。这两个定义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前者把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看成了一种静态的能力,没有掌握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动态”特征。后者虽然以Zollo和Winter的动态能力观为基础,但仍然将动态创新能力看成具有静态特征的运作能力,而且对动态创新能力界定较宽泛,没有结合技术创新界定动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认识,是不能脱离企业动态能力这个基础的。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从理论上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厘清其构成,是开展实证研究,推动其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前提。同时,在当今技术、市场和竞争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有效地管理和增强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高层次的技术变革能力

近20年,动态能力理论得到了战略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3][4][5],但对动态能力内涵的界定却一直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基础理论,对动态能力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Teece等人(1997)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出发,认为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与重构企业的内外部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环境快速变动的能力[3]。Eisenhardt和Martin(2000)以及Zollo和Winter(2002)等人则从演化理论的角度,把动态能力看成是企业利用资源的流程或嵌入到组织流程中的惯例,即重构、整合、获取或者放弃资源,以便适应或者创造市场变革的组织性的和战略性的惯例[6][7]。Zahra 和 George(2002)从知识基础观的角度,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即知识的吸收能力[8]。

尽管人们对动态能力的看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把动态能力看成是一种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的变革能力。各种动态能力观都认为,环境的变化会使企业的基本构成单元(如资源、流程和惯例等)与环境不相适应,从而造成企业的绩效降低,甚至难以生存,要求通过变革企业的基本构成单元,恢复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匹配,使企业重获竞争优势。

变革理论涉及四个基本问题:企业为什么变革?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变革的结果如何?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在动态能力观中,不同学者对于企业变革的原因、变革的内容、变革的过程和结果的认识是不同的。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各种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变革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见表1)。

既然动态能力属于一种企业变革能力,那么,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动态能力一个构成部分,当然也属于企业变革能力的一部分。结合企业变革理论的理论框架,我们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为了应对环境已经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不断地吸收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的技术创新资源,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重构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惯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

按照上述界定,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不同于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指的是企业对新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能力,它是建立在企业现有的创新资源、创新流程与惯例基础上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静态的技术变革能力。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重构和优化企业的创新资源基础,变革创新流程与惯例,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它是比技术创新能力更高层次的动态的技术变革能力。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内含的变革理念

作为一种动态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作用是提升企业的技术变革能力。综合各种动态能力观内含的企业变革理念,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变革理论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纳为图1。

表1   各种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变革的认识

图1 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变革理念

1.为什么要变革技术能力?企业提升技术能力,探索新技术的动因,包括应对其他技术的替代性威胁和满足顾客的新需求。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技术的突破,都会给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多的技术机会,由此会引发出许多替代性的技术,这些替代性技术的出现,使拥有更好的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新进入者会替代现有企业。这种技术“环境动态性”或“环境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产业动荡[11] [12],会给企业形成技术变革和提升技术变革能力的压力。顾客的新需求也是触发提升技术能力,探索新技术的重要原因,例如,计算机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对更强大的电脑硬件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企业提升电脑硬件的开发能力,并推动了电脑硬件设备不断创新。

2.变革什么?根据变革理论,变革企业技术能力就是要变革技术能力的基本构成单元。现代战略管理理论认为,能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它是资源通过组织的配置和利用而向绩效转化的一个中介体,它是嵌入在组织的流程或活动,以及组织的惯例中的。资源是企业的实力,而不是能力的体现,拥有创新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创新能力,创新资源只有通过惯例和流程实现有效地配置和利用才会体现出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实力与能力的叠加,因此,企业技术能力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知识在内的资源、流程和惯例,变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变革企业的创新资源基础、流程与惯例。

3.如何变革?技术能力的变革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虽然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不能确知产业技术、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但他们可以对创新资源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流程和惯例进行投资和探索,去帮助他们预期、适应、甚至创造和影响产业技术的变化。技术创新资源的获取和配置方式是由企业层面的流程和惯例决定的,流程和惯例直接影响企业对新的资源和知识的认知与获取,以及新旧资源的组合和对新的资源和知识的投资[7][8]。技术创新资源的获取和配置的流程和惯例是随着企业对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感知而改变的[6][7]。

4.变革的结果如何?企业技术能力变革中形成的创新资源、流程和惯例决定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直接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因为这些资源、流程和惯例的形成是有路径依赖性的。每个企业对环境的感知是不同的,内生性的经验性学习是创造出新的资源基础、流程与惯例的重要方式,企业的学习方式也是受其历史影响的,企业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学习探索开发出的新的创新资源和能力在不同的企业间是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的,它最终会形成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

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

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推动企业技术变革的能力,我们认为它是由技术机会的感知与识别能力、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构成的。

1.技术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前提,只有感知到了环境变化提供的技术机会,才可能采取相应的投资行为,按照新技术的要求调整创新资源、创新流程与惯例,以便更好地探索新的技术。实践证明,那些能够较好地感知,并能提前行动的企业,都成功地适应或主导了技术的变革,保持了技术的领先地位。相反,那些对技术变革趋势不敏感的企业,往往对技术环境的变革反应迟钝,结果常常被技术变革所淘汰或丧失技术优势。

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是一项极富智慧、创造、学习和解释性的活动。机会的感知与识别能力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中,而且存在于组织惯例和流程中[13][P9—11]。个人认知能力、组织知识和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是很明显的,尤其是用户对问题解决方案的需求知识,需要运用专门的知识、创造性活动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判断力去获取的。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也是与企业利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的。每个企业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种能力包括对各种科技、顾客信息的理解,包括对一个图表、一幅画、交易展示会上与顾客的谈话,科技突破的新闻,甚至一个失望顾客的报怨的敏感与认知能力。能够积累这些信息,并对其保持足够的敏感,并从社会契约的角度运用专业的知识去提炼信息,从而对技术的变革、顾客的需求做出推测或假设的企业,能在变化的产业环境中更好地主导技术能力变革的方向,保持技术创新的活力和技术领先地位。

2.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吸收知识的能力一开始就受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重视,在战略管理理论中,知识的吸收能力是和动态能力同时发展起来的。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从环境中获取、吸纳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它是由吸收知识的一系列流程和惯例构成的[14]。

根据知识基础观,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利用知识去创造价值。企业所需的知识一部分由企业内部的员工掌握,一部分是由企业外部主体掌握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简单地运用现有的创新流程与惯例,去利用企业内部员工现有知识而开发出新技术的能力,属于静态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不属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因为它没有改变或提升企业的知识基础。只有开发出整合企业员工知识的新流程或新惯例,推动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能力才属于动态能力。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过程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回馈过程,对外部知识的吸收不仅改变和提升了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而且能使企业运用新的知识调整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和惯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目的,因此,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

创新资源除了知识资源外,还包括技术创新所需的其他有形和无形资产,如企业的财务资源、物质资源、营销网络、专利技术和品牌资产等物质基础设施。企业对这些物质基础设施的获取能力也是企业技术能力的基础,决定企业对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同时,企业获取物质基础设施的能力,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下游的新技术产业化能力的基础,它决定着企业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能占有的价值。

3.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可能受到组织惯例和流程的制约。一个以效率为目标建立的企业,较多的管理层级会使决策者对新的技术机会丧失应有的敏感,信息在组织层级上层和下层流动时也可能存在扭曲和漏损,影响人们对机会的正确感知,因此,效率型企业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时,必须设计出一种分权的组织惯例和流程,因为分散化的、具有较大分权的组织是不太可能对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视而不见的[3]。

感知和识别了一个技术机会,需要通过投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活动去捕捉它。通常情况下,一个技术机会刚出现时,存在多种竞争性的投资路径,在主导设计不明确时,任何投资都存在着风险,捕捉机会需要企业具有承担风险的意愿。同时,新的技术机会出现时,企业还必须有选择和创造一种具体适用的商业模式的能力,大量的证据显示,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与商业模式的选择关系密切,商业模式的选择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本身一样重要。

对风险的认识和承担风险的意愿,给新技术的商业化选择适宜的商业模式,往往会受到企业旧的习惯思维、观念、惯例、决策流程等组织因素的制约,因为具有决策权的管理者往往更乐于支持那些未来的现金流能明确推断的投资项目,那些未来现金流不明确或充满风险的新项目是竞争不过现有项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中的新机会的支持者应当说服反对者,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观念,或者通过某些策略改变企业的管理系统及决策机制,建立新的决策流程与惯例,以便克服现有的决策规则和资源分配流程中的某些不利于创新的障碍。

企业吸收知识及其他创新资源的能力与企业和外部的关系、企业对员工的授权、创新激励政策等组织管理流程和惯例密切相关。例如,拥有较多资产的企业可能会忽视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利用,也可能忽视对外部创新成果的吸收与应用,以及对企业创新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前者会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游难以发现根本性的潜在创新,后者会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下游难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创新成果,充分利用创新的价值。通过吸收外部知识和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要求企业能克服旧的创新资源体系形成的旧惯例和旧的决策流程。

在合作网络中吸收和整合知识,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知识共享、集体学习机制,以及良好的知识整合流程是很重要的[15],这是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一个基础。同样地,控制和管理技术诀窍,防止知识产权的“漏损”、偷用和滥用也是重要的。联合研究开发活动以及生产的外包同样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治理流程去管控和保护技术诀窍和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技术的转移和商业化,又防止知识产权的偷用和滥用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各种理论观点的梳理发现,动态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变革理论。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静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是比技术创新能力更高一层次的动态的技术变革能力。本文基于企业变革理论的研究框架,剖析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包含的变革理念,揭示出企业变革技术能力的原因是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变化,变革的对象是企业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变革过程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优化创新流程与惯例,变革的结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升。认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是开展实证研究的前提,本文在吸收各种动态能力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结构维度,即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既是一个新的理论范畴,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有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只是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弄清楚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是有效地管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前提,为此,需要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2)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或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管理者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3)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这需要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评价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和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做出评价,不仅能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认识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前景,而且有利于各级政府了解企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动态,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徐宁,徐向艺.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109—121.

[2] Colin C.F.Cheng, Fa-Shen Chen.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he Roles of Dynamic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Open Innovation Activities[J].Journal of Business &Industrial Marketing,2013,(5):444—454.

[3] David J.Teece, Gary Pisano, 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7): 509—533.

[4] Barreto, I.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1): 256—280.

[5] Helfat,C.E,Winter,S.G.Uatangling Dynamic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Strategic for (N)ever-changing Worl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11): 1243—1250.

[6] Eisenhardt,K.M.,Martin,J.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10/11):1105—1121.

[7] Zollo,M., Winter, 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 (3):339—351.

[8] Zahra,S.A., 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ualis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185—203.

[9] Zott,C.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97—125.

[10] Helfat,C.E., et al.Dynamic Capabilities: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M].Blackwell,Londen,2007.

[11] Klepper,S.,Graddy,E.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1):27—44.

[12] Benner,M.J.,Tripsas,M.The Influence of Prior Industry Affiliation on Framing in Nascent Industries: the Evolution of Digital Camera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3):277—302.

[13] David J.Teece.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NY, 2009.

[14] Cohen,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bil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1):128—152.

[15] Chesbrough.H.W.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3b(3):35—41.

(责任编辑:陈敦贤)

中图分类号:F4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16)03-0032-06

作者简介:熊胜绪(1962— ),男,湖北钟祥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补资产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研究”(15BGL036)

收稿日期:2016-01-20

崔海龙(1977— ),男,山东荷泽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杜俊义(1980— ),男,河南安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技术创新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