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的构建

2016-06-07 09:01羌梦华
运动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高职

羌梦华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203)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的构建

羌梦华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203)

摘 要:本文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岗位工作角度出发,提出了计算机类专业群3阶段3课程的体育课程体系。本课程体系由体育普修课、职业体能课和体育选修课组成,其主要目的是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质基础上,着重提高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职业核心体能,提升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

当前,在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专业群。这一专业群在高职院校中每年有很多的毕业生,学生就业面广,但是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要素中除了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外,我们认为也应包括职业体能。但是,在职业体能方面面临着一个主要的矛盾,即学生体质下滑与职业压力加大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就业前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以使他们工作后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高强度、高压力下的工作岗位是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这一矛盾的解决,部分高职体育教学工作者在近10多年的研究中,比较趋向于从增强职业体能的角度构建高职专业群体育课程体系。

1 计算机类专业群职业岗位特征

计算机类岗位群的专业主要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图形图像制作、产品造型设计、文秘速录等专业。这一专业群面向的岗位主要是服务于制造业、服务业、广告、传媒行业及其他相关领域,广泛从事网站建设、系统调试、数据库开发、各类平面、影视等视觉设计工作,动画制作、广告制作及各类产品的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其工作的姿态来说,共同的工作特征属于坐姿类的职业岗位。坐姿类的职业岗位大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以“伏案型”为主要工作方式。有调查表明,该类员工每天8h的工作中,坐的时间可达6~7h以上。坐位姿势是一种静态姿势,在静态姿势下完成工作,容易引起疲劳,长期在疲劳状态下工作,容易使工作效率降低,引起工作失误。由于长时间的静坐姿势,容易引起机体许多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导致职业病。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长时间头部成前倾姿势,容易造成颈椎病;长时间盯着电脑,容易引起视疲劳综合征;长时间使用鼠标、键盘,易引起腕管综合征;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容易引起腰肌劳损。基于计算机类岗位人员工作的共性,体育教学的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手指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速度。从职业病体育预防的角度来说,特别要发展腰背部肌群的力量耐力、颈部肌群的力量耐力、腕部肌群的力量耐力及柔韧素质。

2 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设置

2.1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目标

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从计算机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群岗位工作特征,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体能及体育素养,为培养职业人而奠定体能方面的基础。本课程的设置充分突出公共体育课程服务于计算机各专业课程,主要实现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与计算机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对接、高职体育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构建高职体育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的平台,使学生了解自己今后的工作特点及需要具备的职业体能,并掌握1~2项有助于提高职业体能的科学锻炼方法,掌握职业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具备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使该课程内容成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与休闲的重要手段。

2.2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体系架构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群岗位特征的共性,结合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相关文件精神,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将分为3阶段3课程,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根据体育教学相关文件,针对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的体育课程体系架构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学生进校后的第1学期,由于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在高中教育阶段,普遍存在体质下滑的问题。当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面临着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在高职院校的3年中,也将承担着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学习任务。所以,进校后的第1个学期,体育教学的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因此,从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本课程主要训练内容以田径为主,通过一定负荷的田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在高职院校中,基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从第2学期开始即安排了实习,体育教学学期总时数从第2学期开始很难达到32学时,因此第2阶段的划分要包括第2学期和第3学期。在第2阶段,要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群今后的岗位特征及岗位需求,以职业体能课的方式开设体育课程,主要选择有利于发展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核心身体素质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增加职业保健相关知识,其中包括该专业群易出现的职业病及体育预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保健能力。第3阶段安排在第4学期,主要以选修课的方式,从体育欣赏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同时,通过休闲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能力。

图1 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体系架构

图2 体育普修课课程内容

图3 职业体能课课程内容

图4 体育选修课课程内容

2.3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内容

根据计算机类体育课程整体设计,计算机类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由3个阶段的3门子课程构成。第1阶段主要培养健康校园人。这一阶段的安排为第1学期,课程主要以体育普修课的形式开设。根据普遍存在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主要选用田径项目为训练手段,从认知、技能和体能3个模块设置教学内容。认知模块重点选择健康的基础知识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指导日常生活及锻炼。技能模块主要选择田径项目,如短跑、中长跑、跨栏跑、跳远和投掷等,主要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训练模块选择一般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本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图2)。

第2阶段主要培养准职业人。这一阶段包括第2学期和第3学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第1学期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质基础上,着重发展与计算机类专业群岗位特征有直接相关的核心身体素质,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体能。本子课程中的认知模块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今后职业中易出现的职业病及相关的体育预防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技能模块的选择主要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群岗位特征及各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选择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太极拳和椅子操等练习内容,发展学生的手指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提高注意力的专注和反应速度,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知晓职业病体育预防的方法。体能模块主要是通过轻器械练习、垫上练习、拉伸运动练习达到发展腰背部集群的力量耐力、颈部肌群的力量耐力、腕部肌群的力量耐力及柔韧素质,提高其职业体能的目的(图3)。

第3阶段:培养职业人。这一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课程的开设是在第4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目的是在前2段体育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掌握新兴和休闲运动的锻炼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具备独立从事休闲运动及终身锻炼的能力。这一子课程中认知模块主要从美学的角度讲授体育欣赏的相关知识。技能模块主要选择当今比较时尚的运动项目,如瑜伽、排舞、体育舞蹈和飞盘等,通过技能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走上岗位后,具备从事该项目的基本能力。体能模块的选择重点在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面(图4)。

2.4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体育学习评价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根据这一文件要求,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岗位需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由应知能力和应会能力2个部分组成,其中,应知部分占10%,主要包括健康基础知识、职业保健知识、体育欣赏知识等,考核以书面形式进行。应会部分占90%,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占20%,此项根据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评定;技能1和技能2各占20%,体能占30%,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定。

3 结束语

从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岗位特征来看,计算机类专业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具备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群岗位具有普遍共性的职业核心体能,体育教学的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手指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反应速度。特别要发展腰背部肌群的力量耐力、颈部肌群的力量耐力、腕部肌群的力量耐力及柔韧素质。因此,根据职业岗位特征而设置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体育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职业体能的训练,课程架构由3个教学阶段的3门子课程构成,即体育普修课+职业体能课+体育选修课。课程体系中的每门子课程既独立,又成递进式。每门子课程都采用模块化教学来设置,主要采用3模块组成教学内容,即认知、技能和体能,这一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高职体育教育的职业特性。

参考文献:

[1] 胡振浩,张溪.田翔.职业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6-130.

[2] 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5-546.

[3] 王士赵,李娟.职业体能导向下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68-70.

[4]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7):972-973.

[5] 周文芳,刘尚礼.职业体能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2):65-67.

投稿日期:2016-01-14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133-03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5.070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课题:高职院校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5YGZ27);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课程建设项目:职业实用体育课程。

作者简介:羌梦华(1972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