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基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2016-06-12 21:29李小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教学策略

李小玲

摘要:意识源于物质,道德起于生活,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课堂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思想品德的真谛。本文以"基于生活、基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小学校长的视角,首先阐释了对这一研究问题的本质理解,然后就其内涵进行说明。最后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让从事此科目的小学教师能够从教学生活化的角度进行教学策略的创新,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学策略;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38-02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所开设的,力求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程,以及培养起具备一定社会生活能力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鉴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社会属性和服务于生活的目的,笔者认为当前从事此门科目教学的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致力于将课程引入传统、回归生活,基于现状提升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校长作为校园日常生活的主要引领者和学科设计工作的最终管理者,更要注重引导全体社科教师注重在课堂上推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习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道德来源生活、基于传统的本质理解

道德属于意识层面,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相关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因此道德的生存必然依托于客观存在,是基于人类物质生活不断前行而有所体验、感悟而形成的一种品质和价值观。因此对于道德来源生活、基于传统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把握:

1.1以生活为本。众所周知,生活以人为主体,只有依托人类而产生的基于生存的活动,才能称之为生活。而一切有关道德、文化和思想观念之类的内容,也都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变革、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不断生成。换言之,生活是一切道德意识的本源,生活不断向前推移的过程也是所有人能够不断感悟道德、形成思想、生成品德的过程。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充分结合,借助对社会的反馈和感知,让学生不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从生活中探索人类成长与进步的思想和道理,不断彰显这一课程的本质与教学目的。

1.2为传统服务。道德作为一种人类不断依托自身实践而生成的精神活动,是一种不断促使个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升华,推动人类迈向更为至善的方向前行的一种必要性行为。因此,人类自诞生伊始,自文明生成伊始,生活之中便离不开道德学习,离不开为此所构筑的各种思想意识所包围的环境。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其成长的初始阶段,其更要加强道德学习,加强品德与社科类知识与内容的学习,依托在校期间对教材的品读、对教师所构筑知识体系的理解,来不断有所感、有所悟。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恰是其一生之中价值观和品德定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品德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其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也会为其今后继续教育事业、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校长需要不断引导教师,让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融入传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与反思,在传统中不断分析和感悟,让那些日常生活中常为人所见的"琐事、小事",成为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知的有力助推器,使之在今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传统、服务生活、适应社会。

2.基于生活、基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涵

随着传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外在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性才需求的不断变革,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也对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涵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和价值。而这种所谓的"新",笔者将其视为一种基于现实与传统的教学改革,即对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基于传统、回归生活的使命要求。笔者认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者都应充分理解这种变革内涵的拓展,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日后的教学工作更具与时俱进的特征,充满针对性的意义。具体来说这种教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对于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当代社会人类成长与发展所需的基本道德素养与精神诉求为重要参考依据;第二,让教学内容反映生活,而不是对单纯枯燥教学理论和文字内容的复刻与罗列;第三,基于生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境的模拟要从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出发,出于让学生真切的感知生活、认识社会的目的,切忌空头说教、纸上谈兵;第四,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旁征博引、广泛使用案例,不必拘泥于现有的学科内容。

3.基于生活、基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鉴于回归传统噢乖、回归生活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呈现出的新内涵与要求,笔者认为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展开。而校长作为整个校园教育活动的宏观引领者,更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科建设全新的命题要求。

3.1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所谓的道德品质都是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与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所以既然一切道德品质、思想意识都生成于显示生活当中,那么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让课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原生活的本质。脱离了生活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必然是纸上谈兵,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白话"行为。而为了达成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对教材当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拓展。因为教材中的内容是静态的、而学生的自我成长却是不断向前推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生活化的案例、时政新闻以及当下流行的影视或娱乐元素纳入到课堂当中,提升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能让学生感知到,品德学习并非深不可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新闻当中的关爱老人问题、家庭和谐和邻里纠纷问题以及与人类发展进程相关的环保和工业建设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与德育内容的关联性,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切入教学主题,也可以将其作为巩固课堂中心思想的有效案例,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3.2让生活化情境走入课堂。让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走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来予以落实:

首先,让教师在课堂上创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模拟生活片段和社会场景,从而促使其在具体的活动和处事方法中,感受和体验到具体的情感道德的选择与发展;其次,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使其在真实的社会当中生成体验与感官。而为了能够让这两种方式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作用,教师还要在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和有所选择:

第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是能够提升学生直观道德情感感知的有效手法,但是其并不意味着适应于任何教学内容、任何课堂形式,盲目采用这一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不仅也会造成学生情感上的倦怠感,更会造成对课堂本质内容的削减和主题的弱化;第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也并非仅仅是师生二者之间的行为,必要时教师可以将社会上的其它个体或元素纳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让情境的创设更为稳定、也更有保障;充分发挥和落实教学公平的原则,不能让情境化教学成为个别学生的主舞台,教师要积极引导那些在学习上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激发其求知欲,实现班级内部的公平实现。

3.3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也是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当中的一种学习方法,而将其作用域品社学科,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会使学生在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和合作谨慎,更有利于升华学生的社会属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出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小组内成员实现零距离对话、交流甚至是答辩、理解与阐释,通过这样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彼此在相互论证、举例和补充交流的过程中,各自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也会接触到更多与自身观点有所不同的想法,使其在有所感悟和有所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合作与交流促成对多样化知识理解和吸收的进一步深化,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生存所需的必要的沟通能力和语言对话技巧。

4.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最为重要、也是其在未来发展历程当中必须要予以关注和重视的部分,就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传统"。对于小学校长而言,其要积极引导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回归本源,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当中,体味到生活与学习关联的乐趣,从而促使自身走向成熟,不断提升自身有关到的意识和思想品格的认知,满足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爱真.基于教材分析的教学方法选择——以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 2012(12):39-43.

[2]陈敬文.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与策略[J].教育评论, 2014(20):130-133.

[3]吴济慧.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8(6):160-162.

[4]伍才英.基于学生生活≠重复学生生活——谈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性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 2014(9):35.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