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汉代墓阙研究综述

2016-06-12 14:50李航
艺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审美分类

李航

摘 要:汉代墓阙是汉代画像石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地面现存最早仿木的建筑遗存,它分布广泛,对墓阙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汉代的历史和社会生活。此外,对现存汉代墓阙做一个全面、充分、系统的考察,对于推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揭示墓阙的艺术实质与内涵,促进各地风格史和考古学研究都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汉代墓阙 分类 审美

一、引言

中国建筑艺术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萌芽,商周逐渐发展,秦汉四百余年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然而,遗憾的是汉代建筑到今天已经荡然无存,唯独墓阙成为最早最完整的地面建筑遗存。关于墓阙,自西汉开始,各类文献史籍便开始对其进行记载和描述。宋代金石学兴起之后,众多的金石学者也开始对其阙铭进行捶拓考证和调查研究,这对于后人研究墓阙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1.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汉阙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此举吸引了一部分学者们的眼光,他们对各地的汉代墓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论文以及研究专著,使汉代墓阙研究提上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其中有专著如《礼仪中的美术》、《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等,也有图集如《四川汉代石阙》、《山东汉画像石选集》等等。除了专门的汉阙研究书目外,在许多中国建筑史方面的书目如《图像中国建筑史》也对汉代墓阙也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探究。由于现在全国并没有直接论述和分析汉代墓阙的详细的书籍和图集,而论文、期刊却较多,因此笔者着重对论文进行概括。主要学者的观点如下:

冯一下(1984)认为,四川汉代墓阙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保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汉代地面建筑的实物,其次四川汉代墓阙是古代艺术的精品,再者四川汉代墓阙也是汉代一般建筑的缩影。 邓代昆(1988)对成都汉代墓阙刻石铭文进行了考释,得出王君平阙和王文康阙不是原配阙,并经证实他们是两人而非一人,此外,作者还大胆猜测他们二人是王姓(四姓、八望)族人,王君平阙的铭文是他去世五十年后妻子与他合葬时所刻。 唐长寿(1991)认为学者们大多重点研究的是墓阙作为汉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很多人却忽略了墓阙所包含的社会等级、思想意识,因此他重点探讨了后一问题,以期对汉代墓阙做更加丰富的补充。

徐文彬、谭遥等人(1992)在《四川汉代石阙》一书中,全面记录了四川汉代墓阙的大型图录。徐文彬等学者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方法具体论述了全国和四川地区墓阙发展的历史,剖析了四川汉代墓阙产生的时代背景、建筑形制和艺术特色。在全面而深入的考证中,既纠正了历代文献的多处错误,又填补了汉代墓阙研究中的疏漏。无可讳言,此书在研究和编撰中尚有一些不足,从总体的编撰上讲,编著者尽管注意了以川西、川中和川东三代地域为四川汉代墓阙进行排列,但各阙具体顺序则未严格按照地域排列,没有更深入地剖析汉代墓阙在时代和地域上的分布规律。同时,在汉代墓阙的建筑形制、断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揭示等方面没有做出更深入和清晰的理论根据。对阙上雕刻内容的考释也有些失之粗略。

高文(1994)在《中国汉阙》一书中将中国汉代墓阙从阙的类型、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方面做了一个详细地介绍。高文认为,从中国汉代墓阙铭文可以看出汉代职官制度。同时,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把中国已毁的汉代墓阙也罗列其中,供后来的学者研究。 姜生(1997)在研究汉代墓阙时,认为阙是天上仙宫的象征符号和人神交通的媒介,是墓主人由俗入圣、由死入生、由地下升入天上仙界的桥梁。 侯忠明(2003)在研究渠县汉代墓阙时对沈府君阙阙主的官职名讳、碑亭记及书法艺术等进行了充分的考证与研究。 刘自兵、戴天柱(2004)等人认为,汉代墓阙建筑之所以在那个时代盛行,主要是它蕴含了深刻的符号学意义:一是表示等级观念,即立阙的墓主一般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二是天门的象征,是人升入天界的门户。 李同宗(2004)就渠县汉阙的建筑、雕塑、书法予以文化观照,同时评述了渠县汉阙的艺术价值、科考价值和文物价值。

罗佳(2005)在《关于汉代墓阙和南朝石柱的考释浅析》中对汉代墓阙和南北朝石柱的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和考证,对墓阙的文化传承性和典型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代璐(2007)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辨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四川现存汉代墓阙中的雕刻以及表达的形式和意义,并且将具体的雕刻形象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的墓群进行对比,有效的促进了对当时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状况的了解。孙华(2008)经过对梓潼县先锋村无铭阙的考释,得出阙主人为雍氏,其年代为东汉桓帝时期或稍早。张博(2008)认为天人合一是汉代墓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特性。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当时所呈现出的思想文化在建筑构造和形式上的体现为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

陈绪春(2009)对重庆忠县与四川渠县两处的汉代墓阙进行了历史成因、结构形式、装饰题材、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认为两地虽相隔不远,但建造者的审美意图却相差颇大。 吴小萱和黄洪波(2009)认为遗存的汉代石阙为研究当时的建筑形态特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于是对重庆所存的乌杨阙(全国目前发现汉阙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双子母石阙)和丁房阙(丁房阙又是全国最高的汉石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于福艳(2010)认为,汉代墓阙一般以石、砖、木建造,不仅采用木架结构,而且砖石结构也颇具规模。不仅表现出汉代建筑物的形式与特征,并且具有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底蕴。 龚廷万、龚玉(2011)认为,汉代墓阙研究还有很多尚待商榷的问题,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考证。据考证得出,平阳府君阙应改名为绵阳杨氏阙;边孝先阙仅仅只是一个耳阙,而非主阙,且该阙主人卒于河南,但阙却立在四川,此命名实为不妥,因此该改为梓潼无铭阙;王君平阙应改为王平君阙,李业阙由于没有体现出汉代墓阙的特征,因此很难断定此阙究竟是不是真的,以及北京是否存在墓阙等等。

高子期(2013)将秦汉阙从文献记载与时代背景、遗存、分类、审美探讨、艺术创造和审美标识六个方面进行了相对全面系统的分析,基本上囊括了秦汉阙的大部分内容,且该文对秦汉阙的遗存从性质、质地、外形、仿木、装饰、斗拱、筑路等方面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表格,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2)国外研究现状

墓阙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遗存,外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虽然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太多,但也为汉阙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法国人色伽蓝在20世纪初对一部分四川汉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和考量,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其他关于墓阙的研究论著还有《中国西部考古记》(谢阁兰(法))、《汉代画像的研究》(长广敏雄(日))、《刻在石头上的世界》(林巳奈夫(日))、《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巫鸿(美))、《重刻中国的过去:武氏祠的艺术、考古和建筑》(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等。上述国外学者研究汉代墓阙的文章笔者就不一一进行赘述了。

2.研究趋势

到目前为止,墓阙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至今仍是一个谜。墓阙作为古代建筑遗存,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雨打,现在破坏程度越来越大,若现在不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和探讨,恐怕以后就再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及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墓阙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注意。全国现在还尚没有一本完整的关于墓阙的图录,笔者认为应该对全国各地的墓阙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搜集和整理,这不单单包括实体墓阙的残件,更应该囊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明器、石棺等等不同载体上的墓阙形象,对搜集起来的墓阙进行横、纵向的比较,为后来学者提供奠基石。此外,根据现存的墓阙残件,再结合研究它周边的遗物遗迹,参考古物书籍和地方风俗史,对其进行历史的研究与分析;运用金石学的方法,将汉代墓阙从单一的建筑遗存转变为补史证史的资源和证据,使其为汉代历史的空缺添上珍贵且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横向比较来看,在现有的墓阙研究中,整合性的研究较少,基本偏向个案研究和地区性研究,这也与墓阙的分布有极大关系,对各个地区和墓阙的类比工作做的不是很多,仅有零星的几个,对墓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方面探讨的也不多;从纵向来看,进入20世纪以来,有的学者开始对汉代墓阙进行了科学和全面的考察,其中著名学者陈明达在抗日战争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调查了四川诸阙,积累了一些资料等等。研究的较多并且有一定成果的主要有三类:其一,对墓阙的历史起源、分类及真伪进行考察分析;其二,部分学者对墓阙阙身铭文进行捶拓考释,结合史籍考证墓阙的主人、阙名的合适度以及铭文所体现的书法艺术;其三,各种建筑构造、雕塑技巧和表现故事的题材内容等,这些是大部分学者长期研究的一些重点。然而,尽管现在对汉代墓阙的研究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且有价值不菲的成果,但相对而言,在汉代墓阙的考察分析中仍忽略了其他许多可以探究的方面,比如墓阙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始终是研究薄弱的环节,墓阙本身的文化内涵、其背后所代表的符号学含义和阙身装饰性雕刻的象征意义探讨的较少,墓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其他遗物的关系研究也不多,并且忽略了墓阙的文物价值、科考价值和美学成就,墓阙所反映出的汉代社会的面貌和历史研究也不够重视,另外,对现存墓阙所存在问题的研究也零星可数等等。这些都将是接下来的研究者们需要注意和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文彬,谭遥,龚廷万,王新南.四川汉代石阙[M].北京:中华书局,1992.10.

[2]【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上、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

[3]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3.

[4]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5]【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

[6]邢义田.画为心声[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7]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8]【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

[9]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

[11]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8.

[12]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

[13]彭卫,杨振江.中国风俗通史?汉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3.

[14]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5]【法】谢阁兰著,冯承钧译.中国西部考古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2.

[16]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

[17]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7 .

[18]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9]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5. 11.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分类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