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6-06-12 19:23李爱珍张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级新生生字识字

李爱珍+张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65-02

学生识字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家长、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在开学后总是把所有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从"一、二、三"开始教。这样做符合实际情况吗?是高效的吗?究竟什么该教,什么不用教?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调查。为了了解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量,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识字教学工作,笔者对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情况进行了调查。

1.基本情况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本校2014届一年级两个班的新生,共122人。调查时间为开学后的第二周(此时学生还未开始小学阶段识字学习)。调查内容采用国家语委会颁布的2500常用字。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新生共计122人,无一人不识字。识字量最大的为2108个字,识字量最少的为23个字。识字量在1~200字的有63名学生,占总人数51.6%;识字量在200~500字的有27名学生,占总人数22.1%;识字量在500~1000字的有14名学生,占总人数11.5%;识字量在1000~2000字的有17名学生,占总人数13.9%;识字量在2000字以上的有1名学生,占总人数的0.008%。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识字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新生识字率悬殊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2.具体的方法

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从而缩短学生间的差异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识字,没有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2.1.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1.2在游戏中识字。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2.2自主识字,激发识字情趣。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每个学生都盼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确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涌现这种情况,老师应当给予确定和激励。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孩子们会在生字教学时更主动的思考出自己的方式,从而让孩子们对于生字的识记已经由我们硬压变为自己主动,识记效果不言而喻。

2.3联系生活,拓展识字空间。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重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接洽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重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动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施展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讨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

2.4识读结合,巩固识字效果。识字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在阅读教学中把识字与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有机整合,让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和巩固。尤其是低年级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巩固识字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比尾巴》这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符号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义;再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用上本课的生字词练习说活;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随文识字,这时,每个学生都赋予了生字以感情色彩,使生字成为有意义的符号。通过师范读、生练读、分角色读、小组互读等形式,让学生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得正确、流利。此时的生字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熟字,从而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相得益彰。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自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江涛.张卫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11.10

[2]常娟《小学教学典型课例》。光明时报出版社 2012.3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4

作者简介:

李爱珍,女,生于1979年12月,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武山县城关镇城关中心小学。

张珍,女,出生于1960年11月,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武山县城关镇城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级新生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生字辨识大闯关
小学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沟通的策略
浅谈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