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技巧

2016-06-12 19:39张玉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课文语文

张玉英

摘要:语文教学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对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感兴趣,语文教师就必须有驾驭语文教学的技巧。

关键词:技巧;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82-01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样性的教学格局己逐渐形成,以下是我的一些点滴积累,谨供同仁们参考。

1.思想教育经常性

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行感情投资是班主任的事,教师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其实不然,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的天职,语文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工程师。除了平时相互交流时进行的思想教育之外,在课堂上也可以灌输。

2.教师备课充分性

学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该怎么办?备好课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与教学大纲,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不是一般读者在鉴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材、因势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设计性 ,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型的设计上,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要统观所教课本,把握所教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根据网络系统的整体性,从容不迫地驾驭每堂课,使每节课重难点突出、点面联系紧密,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创新的教学要从课本走向课外、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的范围既包括开放教材,也包括开放课堂,充分拓展学生视野,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务求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也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同时,教师还要努力使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学习外延,就是丰富知识内涵。

首先,课堂知识应向课外延伸。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教学内容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其次,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历史课开放,了解与语文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语文课也可向地理课开放,如让学生了解当地村名、地名的由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搜集民间传说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如广播、电视、录像、网络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资源,从而大大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听和说都是须臾不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质量和成绩。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却渐渐掉队了。这是为什么?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是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从听写词语、句子着手。听写词语、句子,不能只是听一个写一个,要逐渐增加难度,听两个写两个,听几个写几个,听一段话写出要点,培养专注地听的能力、记忆力及听后能抓住要点记下来的能力。

5.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训练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这就要求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要求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做到熟练地拼读,而非直呼音节。直呼音节大体上要把400多个音节背下来,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汉语拼音教学"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未提及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少量的重点词句,训练他们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到,读了课文能提取简单的信息,有自己的感受,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读音范读,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采取一听读、二试读、三评议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正确断句的能力。

6.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

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7.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我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中学语文,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今后我会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寻求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背课文的小偷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背课文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