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2016-06-12 12:51彭小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小学

彭小莉

摘要: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地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信息技术课程遍地开花的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同时,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具有课时少、课的间隔时间长的特点,这也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55-02

1.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备课从来都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一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程要备好课所要涉及的面更为广泛,教师除了要做好其他任何学科所要注意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合适的教学方法"等要素之外,还要做好机房、网络和软件等方面的准备。

信息技术课是离不开电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检查机房电脑的损坏情况,哪些电脑能用,哪些电脑不能用、网络是否顺畅、本课时所需要用到的软件是否都安装成功等一系列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为避免在课程中会遇到诸如此类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问题,在课前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

2.设置好教学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每节课都应注意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电脑绘画"这一课程时,就可以通过演示几幅由学生制作的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作为情境导入,在学生们争相赞叹时,教师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精美的图画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们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只要认真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能制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这样就会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授课制造了良好的条件,接下来的教学也会比较顺畅地进行,教学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相对的,如果教学情境导入不合理,不仅会为授课增加难度,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教学"初识逐帧动画"时,有的教师会播放流行动画片例如《熊出没》来进行导入,虽然这类益智亲子类动画片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个情境导入除了形式是动画作品之外,对学生理解"逐帧动画"这一知识点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帮助。同时动画片对学生来说吸引力太大,教师还要花费一部分的课堂时间把学生从对动画片的兴趣中拉回来,从而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3.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导入阶段采用虚拟化的主题模拟或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设置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生动的教学情境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情境导入教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教学《调整计划顺序》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创设"某某同学老是忘记做作业,希望通过制作一个学习计划帮助自己好好完成作业,请同学们帮忙找出他的学习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新课,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因为小学阶段很多的学生都有忘做作业的毛病,很多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被拉入到了课堂中来,接下来的教学进程自然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效率自然也会相应地得以提高。

当然,如果教学情境设置得不合理,不仅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教学《初识逐帧动画》一课时,有的教师采用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来导入,虽然动画片对学生有吸引力,但是除了播放的是动画片之外,似乎找不到这个情境对学生理解逐帧动画有什么帮助,相反教师还要花另外一部分时间把学生从动画片的情节中拉回来,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4.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纪律一直是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一个小小的纪律问题可能会让整个课堂氛围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失控。如其他学生都在练习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偷偷地玩游戏,如果此时教师大声呵斥他,并对该学生采取罚站等惩罚措施,一来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耽误练习的时间;二来会恶化师生关系,这对课堂教学非常不利。此时,教师可以悄悄地走到该学生的身后,拍拍他的肩膀,或是小声地告诫他,这样既不会干扰其他学生练习,同时玩游戏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内也会自觉遵守纪律,课后教师再和这位学生好好地谈一谈,并再次告诫他。这样的处理将有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当然,为了打造良好的课堂纪律,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抽调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建立学生监管队伍,一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二来还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因为掌握了学习内容而想玩游戏等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负担。

5.做好课堂小结

有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上的次数少,于是就把时间都用在了教授新知识和让学生自主练习上,从而忽略了课堂小结,有许多的老师只是在临下课前五分钟或三分钟用简单的几句话来结束课程。信息技术课一般都是一周一节,在下一周学生们再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这节课的知识就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上一节课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帮助同学们梳理和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强记忆。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掌握程度就会得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方面,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几种做法外,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春祥.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66.

[2]李洁.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2015,01:220,230.

[3]何海江.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01:19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小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