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2016-06-12 13:23王玉凤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调动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下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的生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默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及时评价,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体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98-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或协调的发展。下面,我根据自身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不仅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还应有渊博的专业历史知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这离不开我们历史老师的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史学理论,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2.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单调无趣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使学生愿意学习历史。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2.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习兴趣。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既有对学生感官的强烈刺激,又有对学生的强烈震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贞观之治》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历史课堂当中,在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有关《秦王李世民》《隋唐英雄传》等有关李世民的一些片段,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直观的展示中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讲述一些历史小故事,可以很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科举制度"时,向学生讲述"范进中举"的故事;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向学生讲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其一些生平趣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很大地激发出来,并且主动阅读历史书籍,对历史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

2.3积极开展历史学科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程内容的前后联系性很强,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可以在课余时间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孔子庙,感受孔夫子传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电影,在享受中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增长历史见识,增加历史知识。如此一来,历史课就不再是乏味无聊的阅读,而是一门集娱乐与学习于一体的新型课程。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默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学生的"配合"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在听课时经常看到教师在激情四射地讲,学生在下面麻木地应和,这样的课堂是不会有什么效率而言的。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默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教师要发扬民主,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这样,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采用的是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没有自由展示的时间、没有自我发展的空间,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堂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我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政策?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展如何?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解决,进而巩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5.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高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 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不仅有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度,也要有学生参与的广 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让学生真正成 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6.及时评价,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体现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根据自己以往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1)学生的平时作业。给学生的平时作业做检查评估,可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定期的考试。考试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所以学科考试是必不可少的。(3)提倡历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4)创造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对学生布置各种小论文或作业等。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高效教学更加体现了它的艺术。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离不开历史老师的多思考,敢创新,勤总结,乐学习。

作者简介:

王玉凤,本科学历,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新市镇中学 邮编:251403

猜你喜欢
调动历史课堂教学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