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探讨:毛毛的故事

2016-06-12 14:06戴卉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毛毛因材施教同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52-01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玩伴少,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尚未养成。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自信的心态、活跃的思维、独特的个性,就要遵循"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按需施教"的指导思想,用爱去滋润、用语言去感化、用微笑去陪伴,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困惑,战胜自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1.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毛毛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身体健壮,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爷爷奶奶对他百般溺爱,导致依赖性强,遇事易冲动,如果家长不帮着背书包扔了就跑。缺乏自制力,上课总是坐不住,有时蹲在板凳上,有时离开座位去骚扰同学,并不停地搞小动作,把铅笔、橡皮擦、尺子当玩具,玩个不停。如果找同学说话,同学不理他,他就用铅笔给同学打针,有时动手伤人,同学的手上、脸上时常挂着伤痕。老师布置的作业,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同学们都怕他、讨厌他,不与他玩,在班里十分孤独。但他渴望老师喜欢他、欣赏他、表扬他。

搞清了毛毛的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以母亲般的话语对他说:"毛毛,老师知道你有心事,所以上课不专心,搞小动作,对吧?你就把它说出来,老师愿意帮你,你相信老师想做你的朋友,你就说出来,我们共同承担,或许你就不那么烦闷了。知道吗?一个人的情绪不好,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同学的关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没好处,老师知道,你一定想长成帅小伙儿。"

听了我的话,毛毛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轻轻地擦去他脸上的泪水,接着说:"想哭你尽管哭,老师是你的朋友、好朋友。"过了一会儿,毛毛不哭了,感激地向我倾诉了心事:"我的表现不好,写不好字、背不到书,同学不跟我耍,爸爸骂妈妈,妈妈就打我,还说不要我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毛毛愿意把内心的苦闷告诉我,愿意让我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成功了一半。

2.关爱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灵需求,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管理专家谭小芳说过:"最有威力的武器是爱与关怀。"了解毛毛的情况后,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心和体谅。有一次上课,他趴在桌子上,脸色煞白,我关切地摸着他的头询问身体情况,立刻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还没有来得及喝,他呕吐了,书上、本子上、衣服上、地上,到处都是呕吐物,他无精打采,脸色煞白,不知所措,同学们有的捂着鼻子,有的尖叫,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我一边给他擦干净书本、衣服,一边打电话通知家长,送他去看病。医生说他消化不良,我借此告诉他不要随便吃小摊点上的零食,告诉他哪些才是有营养的、对身体有益的食品。

有一次,他完成了家庭作业,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的进步,并选他当组长。在课堂上,我抓住机会抽他回答问题,用眼神鼓励他,当他遇到困难时,总是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当他答对时,我让全班同学送他热烈的掌声,久违的笑容终于绽放在他脸上。我还经常为他提供尝试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激发他的上进心。热情的激励温暖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希望,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对学习、对友爱的希望。

课余时间,我主动接近他,与他聊家里的情况,经常拍拍他的肩、拉拉他的手,告诉他好孩子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课间活动,我从没离开过他,有时牵牵他的小手,有时摸摸他的额头,组织同学们和他一起跳绳、拍皮球、做游戏。有同学告他的状,说他意图伤人时,我注重区分有意和无意,对无意中造成的伤害,多一份宽容,对有意造成的伤害,多一份劝诫。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和他玩,奖励跟他交朋友的孩子,时间久了,孩子们都熟悉了,毛毛收敛了、合群了、自信了、阳光了,再不像以前那样讨厌。

3.服务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灵净化,是因材施教的保障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为了让毛毛能在集体感化中改正缺点,融入到集体的怀抱中,我总是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举办主题班会《我们是一家人》、跳绳比赛、拍篮球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做手工比赛、制贺卡、亲子阅读等等。一年级开展的《好习惯伴我行》、二年级开展的《学会合作体验成功》主题队会活动中,我特意训练他表演小品,他出色地完成表演任务,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重塑了在班集体中的形象,我及时抓住时机,鼓励他再接再厉,和缺点说"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毛逐渐养成了有礼貌、爱学习、爱劳动、与同学和睦相处的习惯。

同时,通过打电话、校讯通平台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跟她妈妈讲毛毛在校的种种表现,希望他们对孩子有耐心,对孩子的缺点能包容,帮助改正,对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管工作多忙,都重视对孩子的情感熏陶,关心孩子各个方面的成长,尤其是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将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变成了学校、家庭的总和交互性教育影响。

经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毛毛能主动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和伙伴学习、游戏中学会了与同伴相处。他不再孤独、任性,个性逐步得到完善,进步非常明显。我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会一天比一天更阳光,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

作者简介:

戴卉蓉,(1966-),女,四川南江人,四川南江县第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猜你喜欢
毛毛因材施教同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