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学能力在预设中的培养

2016-06-12 01:28李晓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预设兴趣

李晓梅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进入初中阶段后,数学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注意方式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知识结构由难而易,由简到繁。因此,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自学能力;预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46-01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进入初中阶段后,数学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注意方式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知识结构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在过了刚入初中时的那种期待与兴奋之后,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压力增加了,特别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显得有些吃力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在此时仿佛有点落伍了。敏感的学生会注意到这一点,并试图尝试改变,但大部分学生还处在困惑无措阶段。因此,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的培养。

一、引发兴趣,激发自学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养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前提。因为数学知识内容的描述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耐心。除非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地学生,无论他们是否喜欢数学,但为了升学,他们必学去学;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很随意的,面对枯燥的文字描述,面对渐繁的解题过程,他们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根据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可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手段,给他们提供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实例和一些有趣的数学典故,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明白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可望不可及的,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负数时,让学生提前搜索有关信息,带到班级和同学们汇报交流,大家各执己见,气氛浓烈,回到课本再来学习负数时 ,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行为

我们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学生也明白。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内容从第几页看到第几页,而具体怎样预习,却常被我们忽略了。这里我所讲的“自学”,是在校自学,有师自学。在培养初期,教师应选择一些容易理解或有趣味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并由教师布置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对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自学,避免走马观花。自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同时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做好个别学生与特殊问题的辅导工作,以免学生的思路在某个地方卡住而影响对后面内容的学习,使自学兴趣下降,信心减退。在培养过程中,对自学的效果要随时进行检查与反馈,可采用个别提问、书面测试、改错题等方式进行。这样,经过一学期的自学训练,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必定会慢慢增强,从而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拟提纲,完全自己学习。

三、能力培养,提高自学效果

1、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却需有创新性的想象力.”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由书本内容的描述,我们可以引申到以前的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些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通过多次这样的提问与反馈,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提高自己发散思维能力。

2、发挥例题与习题作用,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自学能力的精髓,这种能力接近于创造能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的东西,才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忘却;只有自己先思,才能激发大脑的潜能,让知识成为自己的大脑储存。而课本上的例题与习题的学习与解决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些例题与习题,不仅要求学生看懂会做,还要提高要求,使学生深入了解书本内容,融会贯通,逐渐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我们不是让学生记住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就行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它们的特性在实际的应用。科学教育最终给人留下的,不是记住的知识,而是学到的方法,获得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的情感、习惯、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判断、决策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四、持之以恒,养成自学习惯

俗话说:“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经过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点一滴地提高。因此,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起,教师就应严格要求学生,经常训练;同时,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自学训练,日久天长学生自学量就会日益扩大,自学能力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里坚持的精神和坚守的毅力是很重要的,这种内在的需要和需求是要靠同学们的持之以恒的。

五、复习反馈,深化自学能力

根据心理学描述记忆的特点,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做好课后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巩固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断点复习:也就是说每节课学习完后,学生要自己安排时间,可以放在午间在校时或是晚上在家时,对今天老师所讲的内容要做到先回忆、再看笔记,最后看课本。二是整章复习:在分节复习的基础上,一章学习完后,要整理本章所记的笔记,梳理本章的内容,弄清本章的知识结构,并与前面的章节建立起联系,对整个书本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加以认识,融会贯通,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通过自己思考的东西是利于长时记忆的,在我们需要提取时,便会得心应手。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实践证明:与其让学生“学会”,不如教会学生“会学”,学生一旦掌握了它,自学能力将是受用终生,受益终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预设兴趣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