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探究教学中“角色互换”的实践应用

2016-06-12 18:06蒋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共同发展探究教学

蒋瑛

摘 要:体现科学探究精神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探究教学中可通过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通过相互引导、合作、创新、评价等角色转换,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又同时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探究教学;角色互换;情境教学;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69-02

一、探究教学中师生的角色

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探究式教学的一部分,采用“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问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论,得出结果”的程序设计课堂。

1、教师的角色:

(1)引导:探究教学中,教师由主导作用转变成引导,而且这个角色贯穿整个课堂。首先,课堂引入可分为直接提问,激发情趣;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前者在教师的提问下,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后者需要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或矛盾体,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然后一起探究。然后,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研究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一起寻找探究的方法,如以个人、小组或集体的形式,通过讨论、实验、上网、 查阅、 调查、演示等方法来进行探究。在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探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加深探究。

(2)合作: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一起参与。共同探讨如何探究,怎样解决探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其中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一起分析解决,一起分享成功与失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3)评价:在探究完成一个阶段或全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得出的结果加以总结,评析,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改进方法,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的角色:

(1)主体:探究式教学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分析交流。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帮助引导,共同合作。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了解课本和生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寻找答案。从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和 交流。

(2)创新: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探究过程可能并不完整或完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探究提出质疑,或从中拓展,引出相关的新问题。在课后,可有老师指导或自己动手或组建小组,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寻找答案。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自我探究能力。

二、角色互换案例

案例一: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电磁铁的结构入手猜想:电磁铁由哪些东西组成?除铁芯外,通电螺线管本身的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磁性强弱?众多的影响因素,该如何研究?

合作:教师以有无铁芯的实验方案举例,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设计一个方案,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设计,预期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评价:对学生提出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加以评价。最后自己做出总结。对某些学生的奇思怪想,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并鼓励。以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

主导:学生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分析得出实验设计方案后,分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提高动手能力,学会分析其中的成败原因。

创新:在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后,有学生提出了新问题:“通电螺线管即电磁铁在平时生活中有何应用呢?”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自我探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二:探究《土壤中有什么》

八年级第二册这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几个实验演示,讲述其实验原理,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得出实验结论。整个教学,都由老师作为主导者,学生只负责听,看,记,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非常被动。探究教学改变了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方法。把课堂的主体交给了学生。通过在教学设计中稍微进行了改进,把实验验证改为探究实验。具体如下: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土壤中的生物”进行观察。

课堂引入: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引出上课主人公-----蚯蚓。它们请求学生帮忙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家”。这个家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符合它们居住呢?

于是,学生围绕“我为蚯蚓找个家”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们家的周围应该有邻居---动物植物微生物,家里应该有水和食物,才能生存,还要有空气才能呼吸。“那么,土壤中到底有没有这些物质呢?我们现在用实验来寻找答案。” 接着,教师提示学生:食物包括有机物和矿物质,前者可以燃烧,后者可以参考食盐。然后分四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参考桌上老师放的器材和提示,小组讨论出具体操作步骤,分别验证土壤中的空气、水、有机物和矿物质。

讨论结果出来后,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给全班听:土壤中如果有空气,那么可以在里面加水进去;如果有水,只要蒸发就可以看到水蒸气;有机物燃烧的话可以闻到烧焦的气味;矿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蒸发得到结晶。汇报期间,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也可以帮忙改进。

最后,在全班同学一致认同的情况下,小组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帮忙指导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很兴奋的把自己组的实验现象向全班汇报。终于验证了“土壤中有什么”,也帮助蚯蚓们找到了理想的“家”。

三、教学反思:

1、课前实践探究,“预热”课堂。在案例二中,通过对“我为蚯蚓找个家”的探究,布置实践预习作业: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不但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实践与实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接下来的课堂探究起到了很好的“预热”效果。

2、课堂实验探究,“引燃”课堂。《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从探究电磁铁的结构入手,建立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诱发其他因素的猜想,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奇思妙想无论是被探究所证实,还是被否定,均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借鉴这一探究,把《土壤中有什么》验证实验设计成探究实验,不但“引燃” 了课堂热情,课堂精彩纷呈,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理解,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技能。

3、课堂角色互换,“升华”课堂。两个案例中均能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通过讨论,实验,展示等方式,既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让学生学会了更好展示自己,不仅活跃课堂氛围,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这样探究课堂中,同时师生的能力和情感在课堂中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 2011年版《科学课程标准》

[2] 徐国峰·《谈有效的探究式教学》2011年20期《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共同发展探究教学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