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懒”教师

2016-06-12 13:10张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层析柱两节课大分子

张娟

摘 要:作者通过本人两节课的对比反思,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

关键词:反思;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84-01

在一次市级课题结题报告会上,听到一位专家说了一句话:教师要做“懒”教师。由此我联想到了我最近上的两节课,对我触动很大。

与我带同样班级的化学老师生病了,学校临时通知我:化学课改上生物课。由于临时增加课,《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这一节课我没有备充分,练习册上的习题还没有做。上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在讨论中学习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我们又一起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做完后一起讨论答案。其它习题我和学生们答案一致,但其中有第2题: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是( )A层析柱高 B层析柱直径 C缓冲液 D样品分布 我选的是B选项,而有的学生选的是D选项。D选项为什么不对,我一时还没有想好怎么解释。于是我让选D的学生韩群利讲她的理由,韩群利站起来说:“我认为选D正确,根据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在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样品分布无论呈什么形状,由于大小分子蛋白质的流动速度和路径不同,所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而层析柱直径越大,越有利于大分子运动,若直径过小,大分子下不来,堆积在上面,使小分子也被堵在了上面,就无法分离”。安育林同学立刻站起来反驳她:“层析柱直径不可能小到大分子蛋白质运动不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凝胶颗粒和缓冲液怎么能装进去呢?我认为应选B,因为增大层析柱直径可以导致同一时间通过的蛋白质分子增多,但大小分子都增多,对垂直速度并不影响,所以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而样品分布如果均匀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若样品分布不均匀,假设大多数小分子处于样品下层,则小分子先向下运动,而大分子后向下运动,虽然小分子运动的慢,大分子运动的快,但由于小分子先向下运动,所以二者到达层析柱底部的时间差会减小,也有可能同时到达,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王佳、梁楚轩同学也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在同学们的辩论中,其他同学也都逐渐明白了正确答案为B,D选项错误的原因,这时下课的时间到了,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天的课是本节内容的后半部分——实验操作,我认真地备好了知识点。本打算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可是多媒体教室被其他科老师提前预定,我只好改用自己讲解实验操作。上课时我一步一步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也有同学与我进行了互动交流,我讲得津津有味,并陶醉其中。当我讲完的时候,我发现有三个同学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有两个正在打瞌睡。我感到好遗憾,禁不住当着同学们的面说:“这节课我上的好失败啊!”。有几个学生马上说:“老师你上好着呢?”。我说:“我只顾自己讲的陶醉,而你们中有些人却睡的沉醉。我应该让你们来讲,或许更好”。

这两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为什么我没有备好课而那一节课却完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精心”备好了课,却上的并不理想。经过对比,我意识到了,这两节课刚好是新旧课程课堂教学的对比。第一节课虽然在备课时我把练习题没有提前做,但成功之处是,我调动了学生,在问题探讨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第二节课,我虽然在知识上准备很充分,但失误之处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的讲授法,教学中主要是我的思维在动,我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我调动起来,所以才会睡着。

由此我想“教师要做‘懒教师”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懒”并不是真正的懒,这里的“懒”指的是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不能一味地只顾自己讲,使学生处于被动。我想我们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备教学方法,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备如何调动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的勤奋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进行教学研究,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经常与同行交流探讨,用平时的勤获得课堂上的“懒”,用教师的“懒”来获取学生的勤。endprint

猜你喜欢
层析柱两节课大分子
层析介质Capto Core400 和Sephacryl S-1000纯化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效果的比较
最虎的事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层析柱反向安装的应用价值
饿的滋味
培训
半柔性大分子链穿越微孔行为的研究
睡眠,想说爱你不容易
微流控超快混合器及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红花注射液大分子物质定量检测研究
油脂高压水解副产物粗甘油的精制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