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

2016-06-17 07:11靳瑶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靳瑶

摘 要:文言文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古今语言相隔时间较远,中西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教学内容分散,教师的教授方法陈旧呆板,模式单一,许多外国留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尤其面对难度较大的虚词时更是采取逃避的态度,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论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界定了虚词的概念并分析了虚词的特点;第三部分从一般性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文言文虚词的教法和留学生的学法出发,分析了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15-02

1.绪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千年光辉文明的古老民族,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沉淀,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延续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和脉络,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都对中国传统文言文有极大的兴趣。然而,如今很多对外汉语老师在教授文言文虚词时仍以机械的灌输为主要方法。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缺乏科学性,导致后期外国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变低,课堂效率低下,脱离了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不利于的留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从汉代至清代中叶,对虚词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刘淇的《助字辨略》可以说是虚词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后,也有很多学者对文言文虚词有所研究,例如,王念孙撰写的《读书杂志》等,把文言文虚词的研究推向了第一个高峰,但是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对于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没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帮助,我们可以取其精华进行参考但不能沿用。

现代汉语教育界对文言文虚词也有所研究,很多论文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虚词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词性或者用法进行探讨,对于文言文虚词教学缺乏可操作性。本论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为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的教学方法的日臻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2.虚词概说

何乐士等人认为,“所谓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虚词究竟包括那些词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意见,通常讲语法的书,大致把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或叹词)等划为虚词。①”清代学者刘淇认为,文章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实词是文章的体骨,虚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文章的“性情”,可见,实词固然重要,但虚词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是值得我们反复研究和探讨的。

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一直想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然而收效甚微,文言虚词教学为什么遇到如此多的困难?这与虚词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兼类词多,用法灵活,这是虚词的特点之一。在文言文虚词中,例如“乃”可以做代词、副词、连词;“尔”可以做代词、助词、语气词;“已”可以做副词、语气词等。文言文虚词兼类现象的存在,使其用法更加复杂。文言文虚词有“虚而活”的特点,所谓“虚”,就是其意义不像实词那样具体、实在;所谓“活”,就是用法灵活多变,例如在对“而”字在句中作连词这一语法功能的研究中,张世禄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认为“连词‘而有并列、顺承、递进、转折等语法功能。②” 由杨尚贵、孙宏吉主编的《古汉语语法概要》中,“做连词的‘而有表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四种作用。并针对‘而在不同的句子中,进行了分类:在单句内部,连接的两项具有联合、偏正、连动、主谓四种关系;在复句内部,连接的两个分句有并列、连贯、递进、因果、转折、条件六种关系。③”

古今虚词差异大。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但是古代汉语的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差异还是相当大的。例如,在古代,“虽”和“然”常常连用,其中“然”是指示代词,可译为“如此,这样”,“虽”是真正的连词,“虽然”实际上应作“虽然如此”讲。而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用于上半句,常常有“可是”、“但是”来呼应,作连词,表示转折。再如“可以”,在古代,“可”译为“可以”、“能够”,是助动词;“以”译为“用”、“拿”、“凭”,是介词,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则是一个词,表示许可,能够或者可能,是助动词。古今汉语在虚词方面的不同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中虽然留学生学到的文言文虚词较少且较为简单,但由于文言文虚词的这些特点,这方面的教学一直是一个极大的难点。

3.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的沿袭

很多对外汉语文言文课堂沿袭了过去傳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仍以机械的“灌输式”的方法,“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刻板、低效、枯燥的教学模式还广泛地存在,在文言文词汇教学这方面,无论是文言文实词还是虚词,教师要么是逐字讲析,把知识点嚼烂了“喂”给外国留学生;要么是将字词幻灯片读一读,蜻蜓点水,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长期地存在于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中。文言文虚词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学起来也是枯燥乏味,如果老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不能有所改观的话,最后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外国留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词汇,会造成对句子翻译的偏差失误,对之后整篇文章的理解也是很难进行的。长此以往,留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文言文虚词的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工作艰难前行,教学缺乏开拓性、创造性,效率低下。

(2)练习设置单调无趣

外国留学生如果不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练习,无疑是纸上谈兵,仅仅停留在认识理解上,不能有深刻的印象,更不能灵活运用,而且对外汉语教学课本针对文言文虚词的练习不多,练习题也是单调无趣,而且在考试当中,没有创新性,评估形式简单,缺少多样化,仅仅关注了对课文注释所列虚词的考查,练习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外国留学生掌握了课文里的虚词,如果不通过阅读课外文言文来巩固并检查所学虚词的用法,在练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能培养活学活用的学习能力,也会导致学习文言文虚词的兴趣下降,所以不可否认的是,要达到文言文虚词教学的课程目标,文言文虚词的练习形式也是需要改革创新的。

4.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文言文虚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提高文言文虚词教学效率。

(1)培养语感,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诵读形式帮助外国留学生熟悉文章内容。例如,分角色读,男女生混读,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培养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帮助留学生熟悉文章内容,引导学生领会词汇的深刻内涵,分析文章生动的人物形象,读出语感,才能够理解语言规律,才不会觉得抽象空洞。也可以借助教学辅助手段,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给课文配上相应的图片、影像或背景音乐来读,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才会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留学生在课堂中是积极活跃,还是死气沉沉,在学习中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接受者,最后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需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文言文虚词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留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例如可以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将所有课文中所包含重点虚词的句子整理出来,并且让学生自己命题,选出几个留学生当主持人、评委,另一部分留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提问、抢答等环节,并设立相应的奖项,激发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留学生学习文言文虚词的兴趣,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活动过程中,留学生一方面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一方面夯实文言文虚词基础,这样就把班级活动组织成一堂文言虚词复习课。

(3)古今贯通,比较异同

在文言文中,有一部分虚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它的词义、词性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也有一部分虚词的词义和词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习文言文虚词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变化,不能犯以今释古的毛病,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所以”则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目的、处所、工具、手段方式、人物等(即该介词宾语所表示的内容)。当“所”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指代的是受某种行为支配性修饰的人、事、物,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例如讲到“所想”时,留学生可能不好理解,所以除了要向留学生解释“所想”包含的语法结构,还要举出“各尽所能”这样的词语,两者进行比较,这样留学生就能够很快的理解“所”字的用法了。

(4)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一直以来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言文虚词的学习也不例外。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分散在各个篇章中,不会全部出现在一篇文章中,有的篇章会集中一些,典型一些,所以学生要培养自己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要适时地温习旧知识,学会整理和归纳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将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对一个文言文虚词要有全面的理解,完善虚词的积累。如果留学生不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往往会学了新的忘了旧的,所以要时常复习,将新旧知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对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个过程可以教师带领完成,也可以培养留学生自主总结和复习的能力。

结语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生活的时代与文言文时代相隔较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留学生在文言文教学方面都有困惑性。我从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出发,分析了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文言文虚词教学应从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文言文虚词教学效率,希望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留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二者应该是互促互进的,教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授方法,采取先进适宜的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留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注意自己的学习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外汉语文言文虚词教学将不会再成为难点。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文言虚词浅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2]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重定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尚贵,孙宏吉.古汉语语法概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4.

[6]张继孝.文言作为外语教学刍议[J].语言教学研究,1987.

注解:

①何樂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文言虚词浅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②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重定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③杨尚贵,孙宏吉.古汉语语法概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