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绍伟教授在校长论坛上的主持词(摘登)

2016-06-21 08:16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校长运动



潘绍伟教授在校长论坛上的主持词(摘登)

扬州大学潘绍伟教授

各位校长、各位体育老师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加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选手和观摩比赛的体育教师对各位校长拨冗亲临比赛现场阐述、交流、探讨当下小学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各位校长的参与本身就是对我们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的最大支持和鼓励。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情境:

一方面,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的高度关注;强化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性措施不断出台;校长们对于学校体育的认识与理解更为深刻和理性;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整体得到明显改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明显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与学历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

另一方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仍然令人担忧;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存在明显的落差;12年乃至14年的学校体育,培养了很多不喜欢运动、不会运动、不主动参与运动享受运动、不能从运动获益的“体育毕业生”等。

我相信通过小学校长体育论坛举行,校长们从学校教育角度对学校体育的思考与实践,一定会给各位体育教师重新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师的价值与作用以很大的启示;一定能加深我们对于小学体育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更受小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小学生参与其中、获益其中的小学体育。

南开学校创始人张伯苓认为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他说:“教育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张伯荃认为,“德智体三育之中,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他说:“每个学生有坚强之体魄和健全之精神”,张伯苓在其办学实践中,坚持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体育运动并取得了卓著效果。

在倡导体育运动中,张伯苓认为“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指出对体育道德及运动精神应予以充分注意。

在他看来,体育使国民身体强健,可治“重文轻武,鄙弃劳动”的“弱”病;体育比赛尤其是球类活动,能够强化人们的集团意识和互助精神,可治“不善团结,不能组织”的“散”病;体育比赛讲求的法治、公平和竞争精神,可治“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的“私”病。他认为,体育最讲究竞争、智慧、团结、合作、公平,其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肥胖流行现状更让人担忧的是所有群体、几乎所有年龄段都出现的持续、迅猛的增长趋势。”季成叶以城市男生肥胖率为例说,“北京、上海1985年的肥胖率为1%,2005年上升到12.3%;北方沿海大城市的肥胖率从1990年开始上升,2005年已经达到11.8%,接近北京、上海的水平;沿海中小城市直线上升,短短10年间从2.4%增长到8.3%;内地、南方大城市从1995年开始上升,10年间从3.1%急剧上升到6.8%;内地南方中小城市的增势相对慢,但10年来也猛增了6.1%。”

“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危害很大。”季成叶说。从即时性生理危害来看,肥胖者怕热多汗,容易中暑和虚脱,而且由于肌力和耐力差,容易发生创伤、车祸、扭伤等意外事故;从学习能力来看,肥胖越严重,对学习能力的损害就越大,因为他们的耗氧量大,昏昏欲睡,影响学习,而且由于懒于活动,容易削弱感知、注意和观察能力,导致信息量减少;此外,肥胖还容易造成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加,甚至出现诸如高血压、脂肪肝等肥胖相关疾病。他表示,“从教育的角度说,我们很清楚,虽然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在执著地流行。”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过分重视升学率,把升学率看作是教育工作成绩的惟一指标,为了保证升学率,凡是与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就受到重视,未能纳入的学科则被忽视,甚至挤占。这就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锻炼时间,必然导致体能下降。

“从学校这方面看,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还未能很好扭转。”比如,有些学校的体育投入严重不足,场地、器材都很短缺,难以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这充分说明学校还没有把体育教育真正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对待。

“从体育自身看,大家仍然特别重视竞技体育,而对群众体育相对放松。”体育工作应首先侧重群众体育,保证国民体质,在此基础上再适当组织竞技比赛,这是世界流行的体育观。然而,不少地方的实际工作却背离了这种体育观,不仅经费投向偏重竞技体育,而且各方面都热衷于宣传体育竞赛名次,对群众体育状况却不够关心。

“从家长的情况看,很多也不重视孩子体质、体能的发展。”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孩子近视了就给他们配眼镜,但就是不舍得让孩子把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对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

夏丏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这样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只有那些是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给了孩子》唐其慈译选集3,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0页)“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今盖多不知之,故儿童缘读书而得疾病或至夭殇者有之矣。”在很多情况下,体育教师面对的是人数众多的班级、劣质的设施、短缺的资金、不充足的器械、有限的教育资源、欠缺的专业发展机会,以及得不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普遍支持。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说过,游戏“作为一种存在形式的玩耍,随时随地,超越时空。”他认为人类中每个成员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诗人泰戈尔晚年曾办了所学校,他的学生可以光着脚在草地上奔跑,骑在高高的树权上读书,有人感到吃惊和不理解。对此,泰戈尔说,“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惟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去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

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从社会来看,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能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大家出行靠汽车、上楼坐电梯、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都有了现代化的工具,体力活动大大减少,运动量大大降低,体能随之下降。

在许多国家,青少年暴露在各种社会痼疾之下,使他们处于高度危险之中。这不仅表现为运动水平下降、肥胖增加、久坐不动,也包括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自卑、营养不良、家庭矛盾、焦虑、高辍学率、暴力、吸烟、酗酒和吸毒。现在的儿童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过多的能量无处释放。孩子们急需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有的体育课内容过于狭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既无法体会体育课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也无法通过体育课获得社会性经验。强制性的跑、跳、投等运动让孩子们感到体育课“了无兴趣”,从而不愿参加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要想承担起促进积极生活方式的作用,就必须超越以成绩达标为基础的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更新后的体育课应该包括培养对自我和身体的认知、促进健康和道德教育三大内容,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提高生命质量和终身教育的推动力量。

小学体育主要讲的是小学体育对象和主体是正在成长中的、现实活灵活现生活存在着的人生阶段。我以为小学生本身就是天生的游戏家、哲学家。实际上游戏的奥秘和乐趣正在于,它表明了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游戏是不知所求、不知所往。“游戏的态度就是一种自由的态度。有了这一态度,人们就不必再拘泥于事务的物质特性,也无须关心一件事情是否真正‘意味着’他所比拟的东西了。”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蒙田主张通过游戏或运动“希望他们的外表、态度或礼节和他们的身体及他的心智一起形成起来。因为,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决不能把二者分开。”

裴斯泰洛齐:“他反对不能促进人的所有道德和精神能力的发展相一致”的体育教学。他认为这些活动不能认为是真正的体育,而只是舞蹈击剑或骑术的传授。这种传授仅仅能片面发展这些身体活动的技能,确实人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发展;认为“通过身体练习获得优于本能的意志品质”才是真正的体育教育。兴味之起,由于日日运动不辍。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心中无限快乐;性味者运动之初,快乐者运动之终;性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心力——不畏险阻一往无前的勇气;胆力——有自信力而发生者也;体力——体魄者,与精神有密切之关系者也。

部分校长主题发言后的点评语:

李伟平校长发言

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李伟平《让体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主题发言后的点评:

释放生命的能量,如何让孩子在很好的地方得到最正确地释放,是我们教育中都应该体现的一件事情,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丰富生命的体验,小孩子在生命中通过不断地活动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尊重生命的超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权利在此基础上超越自己,这就是教育本身的价值,让所有的人变得更善更能更美,李校长的交流给大家一个大的启示,我们体育来讲,从更高价值层面上去认识和理解我们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地方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对有追求、有胆量、有担当、善于创造的校长,由衷表示感谢。

张燕校长发言

在南京市银川小学张燕校长《悦动我们在一起》主题发言后的点评:

我们学校体育现在的很大问题,孩子在九年义务或者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里有没有喜欢上体育,有没有感受到体育带给他的快乐,给他带来的力量和情商。像张校长的介绍,有悦动的课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悦动的课堂,我们如何更好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事情。把这些扎扎实实做好,孩子可能会喜欢上体育。悦动的研修,很好的教学首先要有很好的教师,而很好的教师他不可能是天生的,他一定是通过教研活动不断地成长,如何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是一个要思考的启示。悦动的课外活动,学校体育不仅是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更富选择性的课外活动,让孩子都快乐其中参与其中享受其中,这样的体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我们的学生还会害怕体育甚至讨厌体育吗?一定不会!再忆张校长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悦动的话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让我们享受我们其中。追求无限的可能,让快乐体育给学生带来无限成长的可能性。

在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副校长金伟文发言后的点评:

如何让孩子们的生命得到应有的成长?跆拳道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技能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更多的礼仪、更多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活动,一个运动项目可以做无数的动作,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上下肢躯干等,从个人的气质方面,他的胆量、勇敢、合作、礼仪等都体现在运动中,所有体育教师要认识到的核心概念是任何一个运动项目一定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的可能性。要想有健康的学生首先要有健康的教师,要有健康的教师最好要有健康的校长,也就是说健康的校长可能就是我们健康的教师和学生的榜样,提倡学生参加,鼓励教师参加,只有让教师快乐其中、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给孩子们做出榜样,这样的学校一定会更好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教师关怀的学校一定是所好学校。

在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长张芯菁发言后的点评:

基于孩子成长规律的认识,对小学阶段教育追求的认识,我们关怀孩子的健康、孩子的生命成长,关怀了孩子的快乐,其实真的是关怀并对孩子一辈子的事情负责。我们在创设运动环境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设安全快乐的运动环境,也就是说既是安全的,同时也要是有利于孩子快乐的运动。对于孩子来讲,一定是快乐的运动,才可能是获益的运动,如果只是被强迫地运动,学生也很难真正享受其中、快乐其中。通过体育课,提高了三个“力”,不止是体力,还得到了心力和胆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只有给孩子选择性才有自主性,才可能有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校长沙龙”阶段部分校长发言后的点评:

体育课程,分层实施;阳光体育,全面铺开。参与运动的广度得到了扩展,体育素养得以提升,体育精神也得到生长。

特色课程观、大课程观、校本课程观、生活课程观,把最好的资源融入到学校来,不再是闭门办学,享受最好的体育。

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校本课程;明确课程目标,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体能与自主锻炼的能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与制度;平岗校区,借助社会力量。

特色课程观、大课程观、校本课程观、生活课程观、课程是充分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的课程。

有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运动场,有什么样的运动场与运动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中国的未来。

提高认识,认识体育的价值;身体是知识道德;加大投入安全快乐的环境创设;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学生心力、胆力、体力。拓展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用几句话来表达我参与、主持上午校长的专题经验交流和讨论的心得与感受:

坚守与担当——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待学校体育认识学校体育,提升学校体育的价值与追求。

思考与创造——基于校本、生本创造来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实效的,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体育。

成效与信心——通过今天的论坛看到了校长们一颗颗赤诚教育之心,看到了各个学校的创造,看到了各学校的成效,提升了我对搞好学校体育的信心。

感谢与期盼——感谢各位校长的热情参与和精彩发言;感谢热情参与的各位教师的认真准备;期盼有更多的校长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用教育智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让我们记住校长们与我们分享的他们对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思想与创造。

特别说明:此文根据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校长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不正经运动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