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春季大棚番茄促早栽培关键技术

2016-06-22 06:35韩永平汤振兴米国全程志芳高冠英牛屹立王晋华
中国瓜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番茄关键技术

韩永平 汤振兴 米国全 程志芳 高冠英 牛屹立 王晋华

摘要:番茄春季大棚促早生产经济效益高,但天气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很不利,生产管理难度大,因此,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各个生产环节要加强管理,关键是生长前期要采取措施增温保温、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的抗寒能力,生长中后期注重调节温度、保持植株健壮和预防病虫害发生。

关键词:番茄;春季大棚;促早生产;关键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河南省各地塑料大棚面积迅速增加。春季大棚番茄促早生产,能够提前供应春夏淡季市场,市场价格好,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反季节生产方式。早春大棚番茄生长前期处于严寒季节,采取措施增温保温、培育壮苗和提高秧苗的抗寒能力是关键;生长中后期,温度逐渐升高,采取措施调节温度、保持植株健壮和预防病虫害是关键。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现将大棚番茄春季促早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1品种选择

早春大棚番茄促早生产,应选择耐低温能力强,早熟性好,适应性强,生长稳健易坐果,优质丰产,果实粉红且大小均匀一致的品种。如‘西方佳丽‘金棚M6‘金棚1605‘金粉早冠等。

2育苗

2.1播种前准备

早春大棚番茄促早生产,多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方式,需要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温室作为育苗场所,提前在温室内建好苗床,提早准备好优质茄果类专用育苗基质和32孔穴盘,若用旧穴盘需要提前进行消毒处理。

2.2种子处理

选择晴天将种子充分晾晒2 d,之后用55℃的温水浸烫15 min杀菌消毒,或者采用药液消毒方法,将种子置于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处理20~3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待播。

2.3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便于提前定植,春季番茄促早生产适宜播种时间为12月10日左右。将基质用水混拌均匀,装进穴盘,然后播种,播后覆盖基质厚约1 cm,之后将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浇水洇透。

2.4苗期管理

2.4.1温度管理播种后在温室内加盖二膜,既可防止大膜滴水引发烂苗,又可提高苗床温度。严寒季节,为培育壮苗温度管理很重要,关键时间阶段要控制好温度。幼苗出土至第1片真叶出现时,为控制下胚轴生长,温度宜低,白天温度22℃,夜间温度8~10℃;3叶1心至定植前10 d,为花芽分化阶段,白天温度25~27℃,夜间温度12~15℃,不能长时间低于12℃,否则会增加畸形果率;定植前10 d要适度控温控水炼苗,提高干物质含量,提高耐寒力,白天温度24~25℃,夜间温度10~13℃。深冬连阴天气,可用白炽灯为苗床增温补光,冷床育苗,严寒季节需在苗床上增加拱棚覆盖保温。

2.4.2水分管理当秧苗缺水时,选择晴天上午向苗床反复喷淋温水,保持基质湿润,然后封闭温室提升温度。

2.4.3叶面喷肥提高抗寒性幼苗3叶1心时开始叶面喷施海藻酸、天达2116(耐寒型)等,补充营养,均衡生长,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2.4.4喷药防病番茄苗期容易感染猝倒病、晚疫病、溃疡病等,经常喷洒普力克、烯酰吗啉、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预防病害发生,培育健壮幼苗。

3定植前准备

3.1灌水造墒提前烤棚

少浇定植水,地温回升速度快,对快速缓苗十分有利,因此,一般在定植前1个月向棚内灌水造墒,定植前20 d加盖二膜闭棚升温,进行烤棚。

3.2施肥整地

早春番茄生产一般每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6~8 m3,三元复合肥75 kg,硫酸锌1.5 kg,硼砂0.4 kg。将一半肥料均匀撒在地面上,深耕土壤,耙细整平,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之后按70 cm间距做成宽度为60 cm的定植沟,并将另一半肥料施入沟底,与土混合均匀。

4适时定植

翌年2月上旬,地温稳定在8℃以上,选择晴天中午将番茄苗定植于沟底两侧,每667 m2定植3 500株左右,之后浇定植水,定植水不可浇多。浇水后在定植沟上覆盖拱膜提温保温。

5定植后管理

5.1缓苗期管理

缓苗期间拱膜内需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晴天中午温度可保持到35℃,若温度过高,适度放风。缓苗时间短则7~8 d,长则10~15 d,缓苗结束后拱膜每日上午揭开,晚上覆盖。

5.2中耕保墒

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中耕2~3次,既可保持疏松的土壤环境,又可以提温保墒,利于引根下扎,促发新根,形成庞大而健壮的根系,为以后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3温度管理

定植后前期以提温保温为主,大棚膜二膜基本不放风,若需放风,放风量要小,棚内温度可以保持到35℃,以提升地温,利于缓苗和植株生长发育。后期温度回升,注意调节温度方法,放风量要逐渐加大;正常天气,晚拉风口,防止因温度低而影响光合作用;连阴天气之后的第1个晴天,早拉风口,让温度缓慢上升。定植后25 d左右,地温接近18℃,撤去拱膜,进行吊蔓,植株进入迅速生长阶段。3月上旬进入结果期,采用高温管理,促进果实发育,白天上午保持温度32~35℃,下午23~25℃,夜间18~ 20℃;清明节前后撤去二膜,调整温度,白天上午保持温度25~27℃,下午20~22℃,夜间13~15℃,以防止旺长,利于植株保持健壮;“五一”后加大放风量,打开腰封口,昼夜通风。

5.4水肥管理

番茄浇水要及时,避免土壤忽干忽湿,但不宜大水浇灌。当第1穗果的第1个果实核桃大小时,正是生长和结果并重阶段,需要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0 kg、硫酸钾7.5 kg;第2穗果坐稳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 kg;10 d后(3~4穗果时)进行第3次追肥,每667 m2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 kg。第3穗花开花时需要喷洒螯合钙进行补钙,10 d喷1次,连喷3次,防止脐腐病的发生。

6植株调整

6.1提高坐果率

早春大棚番茄不易坐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坐果率,可用毛笔蘸取30~40 mg·kg-1浓度的防落素溶液涂抹果柄拐弯处1 cm长,以提高坐果率,或使用震荡式授粉器,于晴天上午10:00后花粉散开时,将震动棒贴于果柄处震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效果。

6.2疏花疏果

疏除弱花、晚花及每穗的第1朵开放花;疏除畸形果、病果、残果,每穗保留3~4个果。

6.3打杈、摘心、疏叶

前期打杈宜晚,当侧杈长15 cm时掰除,中后期打杈宜早,侧杈长5 cm时即去除。打杈要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坐果结束后,在顶部果实上面留2片叶摘心,以防止日灼病发生。及时打掉下部的病叶、老叶,疏叶不宜过早过重。

7主要病虫害防治

春季番茄虫害不多,病害主要是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等。日常生产要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同时要加强通风排湿工作,通过控制湿度来抑制病害发生。在番茄幼苗期、缓苗期及阴雨天气情况下,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铜制剂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病害预防,若发生病害及时喷洒治疗剂。晚疫病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早疫病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67%恶唑菌酮·氟硅唑乳油2 000~2 5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50%咯菌腈悬浮剂5 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 000~1 5 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溃疡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1 000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番茄关键技术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AI全科教师开发: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
番茄鳕鱼面
小番茄发电机
HOME家系列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