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创业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2016-06-23 01:52吕月珍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高新技术杭州市

□文/吕月珍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创业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文/吕月珍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一直把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2015年,杭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01.6亿元,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3万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8.2%。2015年,杭州市相继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迎来了政策创新的高峰,《进一步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黄金12条”)、《关于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工业和科技重大创新项目统筹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指导意见》、“杭州人才新政27条”等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从科技、产业、平台、人才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杭州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打造中国创新创业之都。

随着政策导向带来的创新资源优势,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了创新和集聚步伐,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97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535家。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针对全市企业创新政策环境进行调查分析。

杭州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1.企业创新产出及活动

知识产权拥有情况。2011-2013年,932家被调查的企业获得专利授权总量以年均27%的增长率逐年增长,到2013年达到7547项。其中,发明专利增长最快,以29.18%的年均增长率稳步增长,2013年达到1138项,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915项)的23.15%。

企业拥有新产品数量和参与标准制定情况。2011-2013年,被调查企业新产品总量以年均增长6.45%的增长率缓慢增长,2013年新产品总数为8068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数量都出现负增长。

⒉企业投融资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高风险、周期长、高收益”的特殊性质,投融资一直是高企的难题。在调查中,有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0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51%,投资项目共125项,投资金额达31.15亿元。被投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为5829.88万元,风险投资强度为2492.33万元/项,平均持股比例为21.58%。在被调查的932家企业中,有360家企业在近4年内有融资发生,其中银行贷款融资金额最高,2013年企业银行贷款总额达725.44亿元;其次是财政直接扶持,2013年融资金额为233.79亿元。2010-2013年,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贷款、担保贷款、引入风投融资金额都逐年增长。其中,银行贷款增长最快,年均增长72.57个百分点,这与2013年杭州市对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实行信用贷款担保政策有密切关系;其次是民间借款,年均增长28.47个百分点。

3.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员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人员的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22.74万人,其中科技人员有8.62万人,占总员工数的37.90%。受调查企业平均从业员工总数248人,平均科技人员数94人。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分别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7%和15.7%;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人员分别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1%和11.1%。

表1 2011-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情况 单位:项

表2 高新技术企业近4年主要融资情况 单位:亿元

创新政策环境调查分析

1.政策环境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企业对杭州市当前创新政策环境的整体表示满意,其中有66%的企业表示比较满意,12%的企业表示很满意。

在促进企业创新的财政政策中,企业认为最受益的政策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其次,是对新产品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而对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和政府采购中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制度对企业受益效果不太明显。

在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中,企业认为最受益的税收政策是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其次是,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而软件产业有关税收政策受益效果不明显。

在金融政策方面,企业认为最受益的金融政策是引导创投企业投资初创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其次是,政策性担保政策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贴息贷款政策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人员享受杭州市出台的有关促进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情况,调查发现:有50%的企业享受了杭州市市高层次人才资助政策,在所列人才政策中,这是企业享受到最多的政策;其次是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政策(约30%企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享受到的企业只占10%,这与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最能有效地激励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住房、加薪等物质奖励(约占72%);成果和产业化奖励(约占64%);提供晋升或培训机会(约占62%)。科研条件扶持和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效果较弱,仅有35%左右的企业认为其能有效激励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能最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主要有政府和单位的科研项目资助(约76%);政府和单位的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约68%)。经常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和交流(约占47%)以及单位支持攻读学位(约占26%)这两项政策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就相对弱一些。

⒉企业政策需求分析

据调查,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创新服务,63%的企业认为是人才培训,61%的企业认为是合作研发,52%的企业认为是技术指导。

企业认为政府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财政税收贷款优惠政策(92%的企业认为),搭建科技合作平台(59%的企业认为),提供科技信息(51%的企业认为)。

引进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调查结果显示,有约88%的企业认为引进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其次是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约71%);再就是创新用人机制(约54%),完善和落实政府人才工作制度(4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约39%);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只占11%。

3.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政策利用不充分,创新体制机制待完善。在调查中发现,超过35%的被调查企业对科技政策不了解,这类企业不能及时获取科技政策信息,对政策变化和重点内容把握不准确,使企业失去了科技政策的助推之力。还有超过48%的企业认为各项科技政策手续繁杂,企业不仅难以全面了解各项现行政策的重点内容和优惠程度,在申报政策资助的过程中,申报程序和步骤繁杂令企业很困惑。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政策没有吸引力。

企业融资渠道窄,投融资政策待加强引导。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融资难”问题制约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风险投资市场尚待成熟,风险投资机构还不多,技术和风险资本结合还存在一些困难。调查显示,企业创新资金主要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辅之以银行贷款和政府资金的支持,而通过风险投资的比重明显偏低,在调查中仅有7.51%的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资金传导机制尚未形成,多层次投融资市场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获取风险投资和政府科技资金或项目支持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给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带来较大压力。

科技人员流动性偏大,人才建设政策待完善。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根本,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是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2011年以来,被调查的企业中,企业留住的人才占引进人才总数的43.66%,说明企业人才流动性还是较大。调查显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级(包括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科技人员)科技人员所占比例还较小。从对企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查统计中发现,“十二五”以来,932家企业仅引进3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说明杭州市企业中高层次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的。在调查中,有70%的企业认为人才引进渠道的欠缺是人才引进中最大的障碍,67%的企业认为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库是企业最希望政府在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所采取的措施。这反映出,杭州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图1 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创新服务

图2 政府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上的作用

图3 引进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

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的建议

完善创新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破除市场准入障碍,营造诚信纳税氛围。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校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激发企业改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潜力,营造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政策环境。

完善融资机制,拓宽企业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创新成本高、风险大、资金不足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融资渠道,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应企业创新的融资需要。进一步推动银行低息贷款和信用担保贷款项目,为具备一定资质和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创新贷款。面向中小企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创新项目,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加强企业上市、新三板以及资产证券化的培训指导,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企业创新资金。

加大技术创新引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成长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议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对新入库培育企业,根据其研发、转发及经营情况给予奖励补贴,鼓励企业开展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水平。

推进创新人才计划,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头,用好用活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全面贯彻我市“人才新政27条”,深入推进我市创新人才计划,加强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强国内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市产业急需和企业短缺人才的现状,加大对特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落实股权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激发人才活力。■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高新技术杭州市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