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上海就业问题一瞥

2016-06-23 03:12徐迟
工会理论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市劳工失业



1945年上海就业问题一瞥

编者按: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保存了若干工人运动的史料,这些资料来源于原上海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自即日起,本刊将从现存史料中择取与本期主题相关的内容,以期回眸历史,指导实践。本期关于就业问题的讨论,主要参考了1945年度的《新闻报》。

就目前法律的总体规定来看,现在讨论的就业多围绕国家对于就业的促进政策,“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在历史的语境下,仅仅考虑国家的政策鼓励与支持尚不足够,笔者认为在厘清历史时期政府主体性的前提下,“就业”问题应被扩展至“改善生活待遇”及“解决失业”“救济”等问题的讨论上。

1945年元旦刊登于《新闻报》的《福利局招募劳工》的启事即政府当局为促进就业而采取的政策,就业与失业息息相关。

本市社会福利局,鉴于战后工厂停闭,百业凋零,致失业工人与时俱增,而另一方面,因生产停顿,物资缺乏,欲谋增加生产,又需大批劳力,倘移失业工人用于增加生产,实为一举两得,爰特招募各种失业工人,予以适当工作,报名地点:(一)北苏州路四七○号、(二)永康路二○○号、(三)蓬莱路二六七号。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并非政府不愿促进就业,而是非常态的战争局面使得工厂的生产设施遭到破坏,即便促进就业的政策颁布后也收效甚微。故在战争的特殊历史阶段下,报纸或期刊一般多关注于工业的萧条、工人生活的困境,至抗战胜利之初,上海市总工会基本担负起对本市职工的救济责任。6月初,市总代理主席周学湘就市总工会的工作目标进行了布置:沪市被敌伪盘踞,为时八年有余,各业工会之细胞组织虽呈健全,而处于黑暗势力压迫之下,其机构不免散漫。致全市工友之生活条件不能获得合法保障,故本会当前正在进行着,计有两大目标:(一)工会整理,(二)工人救济。在此两大目标之下期以迅速顺利完成。本会对失业工友之生活痛苦极为关切,除设法安插介绍外,并当请求最高党政机关筹播款项,或遣送回籍,或酌予资助,俾免流离失所云。

1945年12月14日,上海市总工会又对于目前失业现状给予关注:日本投降后,本市失业工人达卅万,每天到会请求工作者在万人以上,国军及市长尚未到沪,由总工会负责解决之劳资纠纷、有三百五十起,现在不少工厂虽已复工,但工人失业者,当有十余万人,希政府愿念工人生计,尽力使各厂开工。

12月下旬,在社会部京沪区特派员办事处的召集下,召开了劳工问题座谈会后,对工厂复工、工人复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全市十万失业工人,现能重新获得工作者仅两万弱,因原料电力煤炭等不足,各民营工厂复工实非易事,而能复工之厂家,工人技术又未能配合工厂需要!怎样解决失业、怎样加强工人组织并推行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怎样对目前工潮做合理之处置,为此会部洪次长友兰昨日在责年会召集劳工问题座谈之主题,出席之社会、经济、部门官商当局,所报告者为一片困难声,各工商业巨头及大学教授提出之主张,约为:(一)甲厂收容乙厂熟练工人;(二)移转于外埠重工业;(三)由政府补助中小工厂;(四)劳资双方密切联系。

[作者: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徐迟]

猜你喜欢
本市劳工失业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目击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