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鱼随想之“孝行载道”

2016-06-29 05:38吉林宋鹏
垂钓 2016年6期
关键词:钓台豆饼腰身

文/图 吉林·宋鹏



无鱼随想之“孝行载道”

文/图 吉林·宋鹏

温馨“渔”悦的光景美好且短暂,不觉已是夕阳西下,犹如我那暮年老父,威严犹在,但更多的是温暖慈祥。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来于钓台鱼护之间,仅让我做些收线纳标工作。望着他踉跄的步伐,我忽然感到他的背影格外高大,如同儿时坐在凤凰自行车后座的我搂着的宽大腰身,让我感到安全和满足。

出钓途中留影,风景美不胜收

父亲,五短身材,乃一介平头百姓。遥想儿时,父亲每逢得空闲便骑乘一凤凰自行车驮我同赴钓场。父亲每每问我:“他日小儿长大成人,可否带父同往?”我便欣然答复:“定遂父愿!”话音刚落,凤凰车速必飙升至25千米/时以上,我既紧张又兴奋地搂住父亲自认为宽大的腰身,安静、幸福地颠簸在鸟语花香之间。

岁月更迭,转眼父亲已年逾六旬,平日里除了种花接送孩子,仅存的爱好便是纵情山水间,享受渔人之乐。我亦年近不惑,儿时的记忆渐渐被时光抹去,不敢相忘的唯有父亲那句:“可否带父同往?”平日里事务繁忙,时间琐碎,难得成行,于是只要得空我便带父同往水边;父亲每次闻听此讯,必定喜出望外——鱼饵备足、窝料爆桶、鱼竿擦亮,东奔西走与一众老哥儿们打听鱼情、饵料偏好、钓技钓法等事宜,忙得不亦乐乎。母亲一语中的:“越老越顽童。”直至我俩上车,老母仍立于车侧千叮万嘱:吃的带没?伞拿没?蚊香呢?沏好的茶叶带没?车启动前那一刻,母亲一拍脑门:“等会儿,还有仨糖饼在锅里呢!”父亲心急如长草,向我大喝道:“等啥呢,快走哇,等你妈把糖饼拿来,这拨鱼就没了。”我遂一脚油门绝尘而去,后视镜中,只留下母亲指着远去的车子的身影:“糟老头子,也不是给你烙的!”此时,一股暖流涌上我心,眼眶也不觉泪光闪烁。

与父同往之地,路程都不算近,均为大中型水库。儿时受父熏染,我对水库夕阳西沉、红霞漫天的景色情有独钟,想到此景,我着实陶醉了。驱车穿行在林荫小路,音响放出高亢的《打虎上山》唱段,父亲兴致大发……穿林海,气冲霄汉,真有如入洋捉鳖、上山打虎般的气势。

一路欢歌笑语,不觉来到水库,望眼欲穿的水面、三三两两的渔人、不惊自起的鸭儿,让人心旷神怡。选定山尖、搭台打窝,拴线开饵的活计自然不能累了他,尚未准备完毕,父亲便如孩童般抢先坐到钓台之上,生怕错过那一顿之机。收拾妥当之后,虽说我已忙得七荤八素,但还是从兜里掏出两支香烟点燃,一支递给父亲,一支自己紧嘬几口。父亲接过烟放入口中,冒出一句:“你小子点烟能不能别咬烟屁?”我笑而不语。

他目光如炬般盯着浮标,自如自信,只是前倾握竿的腰身已不如从前那般挺拔。

父亲以钓鲫见长,我则以死守大物为本,我俩相得益彰,各有千秋。至酉时,我台子上的长枪短炮皆无动作,他那边的鲫鱼却风声水起,连连出水。我见鱼不开口,也懒得换饵,便取长竿挂上小指般大小的豆饼块抛入钓点,试想着小鱼就饵会否噎住?然后拿着短竿抽钓白鲦、麦穗,又开了一罐蓝带。几罐啤酒下肚,不觉子时将至,醉意上头,见父亲与小鲫激战正酣,并无半点倦意,加之夜里风寒露重,我便想取件衣物替老父御寒,不想这一念成了“千古恨”——我小心翼翼下钓台刚走两步,余光瞥见长竿大标锃光瓦亮、忽忽悠悠地向上顶,我一步飞身准备上台,哪成想台子离岸边过远,一脚踏空,险些跌落水中;再来,上台提竿,眼见浮标缓缓入水,线的那头却空无一物,钩上的两块豆饼连渣都没留下,仅剩两个橡皮圈,怎么看都像两个零蛋。惶恐失落的我持竿立于台上,心情难以平复,来回不过十五秒的工夫却痛失大鱼,怎不懊悔。这一切父亲看在眼中,沉默片刻后抛给我一句:“完蛋玩意,瞎跑啥呀,这鱼得老大了。”待年关将至,众渔友相聚之时提及此事,皆感可惜,唯一张姓神级人物笑曰:“你守此鱼累了半宿,却不知此鱼等你离去,也是苦守了半宿,它也累坏啦,吃你块豆饼容易嘛!”神回复令众人捧腹。可在我心中,此恨绵绵无绝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到达钓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准备作战装备

钓场全景图

次日天刚蒙蒙亮,父亲因无大鱼入护,显得意犹未尽。寅时已到,我们收竿向另座水库进发,途经乡下早市时买了1斤河虾作饵。卯时到达时,我本想快些支竿子早些施钓,不想库区晨雾茫茫,难见竿标,只得先让父亲入车休息,不想他睡醒已是日上三竿,真是岁月无声催人老。

我始终搓饵施钓,雾气消散后,三四两重的鲫鱼不时就饵,忽见长竿浮标上下点动,心知有鱼索饵,不敢怠慢,手不自觉地掐到竿柄,不出5秒,浮标稳稳上行,稳住、提竿!手间顿感力道不同以往。野鱼性情生猛,左冲右突,8米长竿反复牵遛5个来回方才拿下,一条斤鲫应声入网。其间父亲恰巧刚刚睡醒,坐于车内观战,见我弯弓中鱼,开车门便从坝上大步流星赶至水边,我心想:“这老头儿能有三十五六岁?”没等摘鱼入护,父亲便不停追问:“多大?得1斤多吧,真过瘾,快点起开,放开那大鲫鱼,让我来!”他是来牵驴的,我只是路过拔橛子的主儿……古语无错——上阵父子兵,我们战术得当,至收竿之时已获斤鲫十余条、1斤半左右的4尾,最小的也有3两重,共三十多斤鱼获。其间一尾5斤左右重的撅嘴胖头不知深浅,下底就饵,被父亲一举钓获,顺带回家做个剁椒鱼头。

温馨“渔”悦的光景美好且短暂,不觉已是夕阳西下,犹如我那暮年老父,威严犹在,但更多的是温暖慈祥。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来于钓台鱼护之间,仅让我做些收线纳标工作。望着他踉跄的步伐,我忽然感到他的背影格外高大,如同儿时坐在凤凰自行车后座的我搂着的宽大腰身,让我感到安全和满足。我冲上去,一把抢过钓箱钓台,径直走向车尾,他站在那里欲言又止,却笑了。

归途之中,父亲坐在副驾驶位,用满是鱼饵的手接过我递去的香烟,猛嘬一口,深深吸入,又缓缓吐出,若有所思地坐了一会儿,口中轻轻地吐一句几乎听不清却又沉甸甸的:“知足了。”此时的我,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前路和时间在车轮之下飞逝,父亲两鬓如霜,但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一路有他相伴,我此生甚幸。

钓友前来助战,钓得风声水起

兼职摄影师

中鱼

远景看起来别具风情

让我看看你是什么货色

鞋底般大小的斤鲫,让老爹飞奔而至的就是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当益壮的他,仅在钓鱼时才会有此精神头

大鲫下肚,小鲫择日再下酒

钓友再至,弯弓射鲫

小鲫继续

回到家中,我躺在干净带有香气的床单上,听着隔壁父亲细细的鼾声和母亲轻手洗鱼的声音,忽然想起儿时研习的一段古文:“予尝步自横溪,有父子分石而钓,其父得鱼至多,且易取。子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父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父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子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孝道与渔道甚同,并非大鲫大鲤大富大贵刻意而成,唯先有孝行,而后成也。

孝而无行,去之;孝而重行,立之。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双亲二老,愿天下父母皆得孝子,愿天下孝子皆得善果。

爷俩同钓,鲫鱼双飞

小鲫不时来扰,老爹也自得其乐

父亲也玩一把自拍

往次与家父同往的鱼获

猜你喜欢
钓台豆饼腰身
盘点使用并继竿时与“坐”相关的装备
祖传秘方(短篇小说)
自况
退化
退化
一块豆饼的给予方式
峰巅枯树(外二首)
一块豆饼的给予方式
桑榆唱晚钓台村:记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钓台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子安
“严陵钓台集”的兴盛与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