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鲜红 一半是漆黑

2016-06-29 12:27马晓斌
雪莲 2016年8期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火候

马晓斌

雪,纷扬,丝丝絮絮,不成瓣亦不成朵,像揉碎的霰,在眼里飘飞,在枝头停驻,花白了年轻人的青丝,覆盖着老人的皓首,在一只狗的睫毛上,我看到它闪烁的忧伤。

山峦低垂着失眠的眼帘,海市一样远近徘徊,楼宇的轮廓蒙着纱一般的灰白,以各自凝固的形体,树立成彼此对峙的思想。粘稠的心绪软软落下,在无人踩踏的石径上,雪的粉末被风吹起复又消散,仿佛有一丝被惊扰过的心悸。

未见荼靡已隔三秋,彼此都有些刮目。经过岁月的专业删改,她的气质明显有些独立成章。花的姿容在五官之间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又不得不去,似有隐衷,如同这个不愿晴朗的雪日午后。

我看到一半鲜红的红,一半漆黑的黑。在桌上,在椅上,在随意摆放的器皿上,在荼靡内衣外穿的混搭里,包括那枚胸麦状的黑色胸花,以及那丛奶状的玲珑的花蕊。

我们恍若进入了司汤达的异度空间。司汤达已然作古而且遥远。我怀疑他曾是位美食家——司汤的达人。眼前就会出现一位在唐宁街的皇家午餐桌旁伫立的白发贵仆,谦卑而傲慢。带点儿小资的食不厌精,又带点儿宅女的食甘无味,像那位叫殳俏的时尚煮妇,在味蕾中咀嚼着心灵的咸淡,细细煲着心头那一份暖暖的温度,和某个午后的时光。

虾与羊烩于一锅,加上土豆的从中作梗,让我看到了海洋、草原和田野之间的无限可能性。汤依然鲜红,牛血一样奔放炽烈,和着微蓝的炉焰,我们的话题在淡定的恒温中娓娓道来,像窗外不经意的雪,也如同我们这个年龄的风致。

和荼靡相识在何时何地?已有些恍惚。似乎因为一首歌,或者因为另一首歌。依稀浮动着一些尚未流转的农田的影子,宽敞的校园,硬化的村道,还有许多年轻人干净的面容和一个握着方向盘的男人沉郁的目光……呵呵,为什么残缺不全的往事反倒让人记忆犹新?

后来便有了一首歌,关于莲在夜里的顾影自怜,虽然它最终还是沦为了主旋律式的不着四六;后来也便有了一些饭局,用火锅的余温煨出一些余温尚存的记忆。荼靡每每出手飞快,用弹过钢琴的手法买单,回回令我措手不及,汗颜无地,之前那些默念于心的各类掩饰桥段也形同虚设,总是吃了软虾又吃绵羊,弄得虚火攻心。柔软的火锅的热气开始蒸腾弥漫,让彼此看不到笑靥的能见度愈发虚无缥缈。浪子的欲望刻意装点出君子的温润有节,席间的味觉、色相、氛围乃至语速跟语气的拿捏,都显得相得益彰,不着痕迹。其间总会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官员敬陪末座,我怀疑他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就像火锅对于火候的依赖。

吃火锅难道不就是在吃一种火候?

未到的火候,如同红与黑的截然,相融的色彩究竟是紫还是褐?那也是烟霞的紫,红尘的褐。荼靡的花瓣在时光的渐变中,不再把持一种塑花式的永恒和矫情。她曾是一个母亲的女儿,如今已是一个女儿的母亲;她一度是一个朝五晚九的夜店跑场歌手,眼下已变身为一位朝九晚五的中学坐班教师。命运把她编织成一款几易其稿的女红,就如同旋律把歌词祸害为一片青黄不接的麦田,反之亦然。我开始严重怀念那位青年藏族作曲家,他有着与其身段匹配的骄人吃手,以及收藏家一般雪藏歌词的极端癖好。在文字还没有成为旋律的时候,一首歌的成型和一盘菜的下锅,其间的火候并无二致。

说到词,我们都让自己端出一种易安和东坡转世的范儿。用肉欲就着风月,拿婉约蘸着豪放,嘴头的辛辣和心头的腻味相为抵消,王老吉的清甜又不动声色中和着两者的拧巴。于是说到了《红》,还有《花雨夜》——又是红与黑的比肩!哪怕窗外有雪的白,桌前有焰的蓝,而不可予夺的主色,却将一段午后的散乱时光,连缀成两种心情的补丁。命运的游离与交错,最终皈依到最初的原点和起始。

我窥视到一个女人的心灵意象:红的像焰,黑的像夜,燃烧的是炭火,飘散的是灰烬。我在捕捉中一度放手,在放手中又不忍挽回。一些关于生命的色彩在眼前横亘如虹,应当弃红保黑还是计黑当红?我的拿捏始终游移不定,不知所措。长久以来,我对人事的观感来源于经验的底色和时间的透视,最终塑造成一种三维或多维的粗糙毛坯,可惜眉眼之间依然面目不清。就像哈利·波特一般肆意挥舞手中的魔棍,把玩着时空幻境中诸多色彩和形体,一再成型,又一再倾圮,最终让构思击溃了构思,让心情否定了心情。

为什么是红与黑?我踟蹰于色彩的间隙和边缘,以一袭白衣胜雪的文青姿态左顾右盼,不染半点尘世的俗艳,试图用苍白失血的审美去稀释所有浓墨重彩的现实。我不知道,所有的纠缠和拥抱究竟算不算得到?我也不知道,所有的开局和收官最终有没有因果?或许,人生原本就是一半,一半就是全部。我猜到了司汤达的狡黠,我品味到王朔的煎熬,也明白了万玛才旦何以凭一部素面朝天的《塔洛》抱得彼岸的金马?于是,我洞穿了夜与昼的伎俩,读懂了八卦从来是一部黑白的名著,色弱的伏羲眼里只有白色的日月和黑色的山水。残障的哲学啊,用五千年的悠悠岁月,轮转出一个默片时代的生命太极!

(作者为西宁广播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垄上直通车》节目编导)

猜你喜欢
司汤达红与黑火候
四枚硬币识人品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二 “吕祖破气法”“抽添火候”导引法
灵感不是等来的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从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
自动控制火候的LED火焰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