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某区老年糖尿病患者2年跟踪随访研究

2016-07-04 05:37朱慈华郭燕吕红艳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控制率老年人

朱慈华, 郭燕, 吕红艳

武汉市某区老年糖尿病患者2年跟踪随访研究

朱慈华1,郭燕2,吕红艳1

【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某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方法以2012年免费体检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并愿意接受随访者为研究对象,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既往病史和生活方式进行管理并跟踪随访2年。随访数据应用SAS 9.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空腹血糖均值为6.64±2.25 mmol/L,显著低于2012年的12.79±2.20 mmol/L(t=-80.01,P<0.000 1),64.26%的老年人空腹血糖值降低,糖尿病控制率显著提高。与2012年相比,调查对象平均腰围从86.29±8.56 cm缩小到83.80±12.06 cm(t=6.89,P<0.000 1),16.70%的老年人腰围恢复正常;超重比例降低,而肥胖比例增加;体育锻炼率和体育锻炼达标率均显著增高。结论该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活动在不断增强,血糖控制率有所提高,但肥胖和合并高血压比例仍增加,需持续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空腹血糖;控制率;体质指数

老年人健康是政府、社会及整个医疗体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是老年人面临的重大健康、社会以及经济问题[1]。武汉市2012年开始实施老年人免费体检,并对体检后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进行定期监测和随访。为了解体检后某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本研究将该区内1 676例参与2012年免费体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列入档案管理,跟踪随访2年后再次进行血糖检测,结合既往患病史进行分析,总结该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参与武汉市某区老年人免费体检者中检出的糖尿病者。根据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原则,从2012年5月—12月底,该区共体检24 435位老年人,检出糖尿病患者3 716人。随机抽取2 000人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和2014年第2次体检,因搬迁等原因,324位老年人陆续退出,1 676人完成了随访和第2次体检,失访率16.2%。经一致性检验,随访老年人性别、年龄分布与检出的3 716例糖尿病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2012年和2014年体检工作均由武汉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制定统一方案和技术方案,全市培训、督导和质量控制;区疾控中心负责对辖区内体检机构的质控和培训;各体检、检测机构负责体检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数据录入和机构内质控,并接受上级部门定期抽查和督导。体检老年人由体检机构在民政部门协助下,以自愿原则在全辖区范围募集,2年体检覆盖辖区范围相同。

1.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问卷、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个人问卷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和个人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既往病史、饮食、身体活动、吸烟、饮酒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老年人自己填写,或者在社区调查员辅助下完成;身体测量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测为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4 h内送达具备相关资质专业医学检测实验室,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值,根据诊断标准,检测机构当天完成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体检测量和血液采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所有调查的老年人都纳入健康档案管理,根据健康状况定期随访,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指标,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给予体育锻炼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1.4诊断标准和指标定义

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定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在3.9~6.0 mmol/L之间为正常[2]。结合既往病史确定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控制率为糖尿病患者中,体检时检测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所占的比例。

体育锻炼指每周有2次及以上主动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达标指平均每周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合计≥150 min[3]。

吸烟指既往吸烟,最近6个月内仍在吸烟,平均每天吸烟1支以上[4]。

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我国体质指数BMI<18.5为消瘦,18.5≤BMI<24为正常,24≤BMI<28.0为超重,BMI≥28为肥胖;男性≥85 cm,女性≥80 cm界定为腰围异常[5]。

1.4质量控制和统计方法

收集数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具有专业资质,市区两级统一培训,按照统一的流程、规范的操作标准与要求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询问和检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经审核无误后由检测单位安排专人录入统一信息平台。区级疾控中心审核并下载汇总数据。应用SAS 9.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参加随访的1 6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性715例,占42.7%,女性961例,占57.3%;年龄最小为66岁,最大者为93岁,平均年龄73.2±5.1岁,65~70岁所占比例较高,占42.9%;丧偶比例由2012年的20.3%上升到2014年的23.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37.3%,初中占32.3%。

2.2空腹血糖和控制率比较

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14年空腹血糖均值为6.64±2.25 mmol/L,显著低于2012年的12.79±2.2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00 1)。男性和女性2014年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降低,女性降低更明显;2012年65~70岁年龄组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014年该年龄组老年人空腹血糖值降低幅度最明显,各年龄组老年人空腹血糖值均有降低。2014年血糖控制率,无论男性、女性还是各年龄组均显著高于2012年。经检验,不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老年人血糖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表1中未列出)。见表1。

表1  2012年和2014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和血糖控制率比较 ±s,n(%)

注:*为与2012年相比,2014年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与2012年相比,2014年血糖控制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合并其他慢性病对血糖变化的影响

2012—2014年2年来,调查对象中35.44%的老年人空腹血糖值升高,而64.26%的老年人空腹血糖值降低,降低比例男性为62.29%,女性为65.73%;血糖降低者中,79.68%(856/1 077)降到7.0 mmol/L或以下。见表2。

调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2012年651(38.84%)人合并患高血压、81(4.83%)人合并患高脂血症、276(16.47%)人合并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无论男女,合并患高脂血症者血糖降低比例较高,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者血糖降低比例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与2012年相比,合并高血压患病者增加305例,患病率增加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5,P<0.000 1);高脂血症患病人数减少118例,患病率减少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P<0.000 1)。

表2 合并其他慢性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 n(%)

2.5相关因素的变化

与2012年相比,2年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腰围从86.29±8.56 cm缩小到83.80±12.06 cm(t=6.89),男女改变均显著(男性t=7.46,女性t=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腰围超出正常范围者,男性占52.51%,女性占49.06%,均低于2012年比例(χ2=36.21,P<0.001;χ2=56.85,P<0.001),女性更为显著;与两年前相比,超重的老年人比例降低,而肥胖比例增加,男女均增加2倍以上;体育锻炼率和体育锻炼达标率均显著高于2年前。男性吸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012—2014年老年糖尿病相关因素改变情况 n(%)

注:*为与2012年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与2012年相比显著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定期体检有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上老年人病死率最高的3大疾病之一[6]。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加、人群寿命的延长及生活模式改变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76%。2012年武汉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2.51%[7]。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年龄大、病程长、治疗延误等原因,常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40%[8]。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某区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2年随访,总结分析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该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在随访的过程中,因搬迁、患其他病住院、不愿意继续随访、在其他地方体检等原因,尽管多方努力,仍有部分老年人陆续失访,为检验随访数据的代表性,对随访老年人和辖区糖尿病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代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辖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降低和糖尿病控制率提高,提示定期体检并在体检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定期随访、监测血糖和健康咨询、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均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合理和持续用药的意识增强,依从性提高;相信继续加强健康管理,控制率还会继续上升。

3.2肥胖比例仍有增加,需要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变

尽管经过了2年的健康管理,该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超重比例降低,但肥胖比例仍有增加。肥胖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10]。有研究显示,超过1/3的中国成人糖尿病及其前期发病可归因于中心性肥胖及其相关的代谢紊乱[11]。BMI是判别肥胖程度的标准,腰围是中心性肥胖的主要测量指标。而运动锻炼、饮食改变及这两种运动方式结合是减少体质量、缩减腰围的重要方式,也均能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糖水平[12]。与两年前相比,辖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尤其是达标率显著增高,平均腰围显著缩减,说明随访和管理督促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初见成效。尽管两年来肥胖比例仍有增加,但糖尿病患者BMI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总体上超重比例已经在下降,相信经过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比例将会缓慢下降。同时,肥胖与高脂血症呈正相关[13],高脂血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14],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例的降低,也体现出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成效。

3.3应更加重视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危害,坚持血压监测与降压治疗

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常合并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中,有15%的人患有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有75%左右患者合并高血压[15]。该本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50%以上合并患有高血压,20%以上合并患有高脂血症,更有超过15%的老年人合并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会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而高血糖则会促使血液和组织中的某些成分糖基化,加快和加重动脉的硬化[16]。因此,一旦糖尿病与高血压共存,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即显著增加,更易于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其死亡风险将增加7.2倍[17]。而本次研究发现,与一般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甚至同时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比例并不高,并且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还在增加,说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尚需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因此,对该地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应更加重视其危害,更应坚持血压监测与降压治疗,并制定合适的血压管理策略,使其有效降压达标,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对风险。

综上所述,武汉市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免费体检、管理和随访,体育锻炼达标率提高,空腹血糖水平降低显著,合并高脂血症比例下降,但合并高血压者、肥胖者仍较多,仍需进行持续的健康管理,进一步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其进一步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尤其应同时有效控制血压,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人群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郁海东.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4):293-294.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3]金水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2002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何权瀛,高莹慧.关于吸烟问题若干名词定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1):26-27.

[5]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6]Wild S,Roglic G,Geen A,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1047-1053.

[7]郭燕,李芳,王亮,等.武汉市≥65岁城乡老年人糖尿病患病及控制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29-731.

[8]刘幼硕.老年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临床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9):718-719.

[9]Eckel RH,Kahn SE,Ferrannini E,et a1.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what can be unified and what needs to be individualized[J].Diabetes Care,2011,34(6):1424-1430.

[10]武晶晶,陈燕,汤琪春.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干预的认知现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676-1677.

[11]侯旭宏.肥胖患病率变迁及其对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负担的影响[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1-4.

[12]龚清海,应焱燕,李辉,等.生活方式干预对成年糖耐量受损患者血糖影响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7):576-581.

[13]王琨,李淑元,金力,等.4种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脂血症关系的比较研究及适宜切点的选择[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3):332-337,378.

[14]郭卫红,郭淑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高脂血症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346-348.

[15]Escobar C,Barrios V.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which is the best approach[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09(7):269-271.

[16]潘长玉.从循证医学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策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1):1-5.

[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A Two Years Follow-up Survey of Senile Diabetes Mellitus in a District of Wuhan City

ZHU Cihua,GUO Yan,LV Hongyan.

Jiang’anDistrict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Wuhan,430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describe the control status of senile diabetic mellitus(DM)in a district of Wuhan.MethodsThe subjects were from those participated in the free medical of residents in 2012.They accepted the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on a voluntary basis.The diagnosis of DM and IFG was made according to fasting blood-glucose.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SAS 9.12.ResultsThe mean value was 6.64±2.25 mmol/L in 201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2012(12.79±2.20 mmol/L,t=-80.01,P<0.000 1).The percent of fasting blood sugar levels reducing was 64.26% in these respondents.The control rate was rising significantly.Compared with 2012,the average waistline decreased from 86.29±8.56 to 83.80±12.06 cm(t=6.89,P<0.000 1).16.70% waistlines were back to normal of the old people.Overweight rate was reduced,and obesity rate was rising.Physical exercise rate and sports success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ConclusionsPhysical exercise rate of elderly DM patients enhanced and the control rate was rising.However,the obesity rate and hypertension rate were rising.So it is still important to manage the patients,especially effective control the hypertension.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Older;Fasting blood-glucose;Control Rate;Body Mass Index

【作者单位】1武汉市江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10

【通讯作者】吕红艳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3.027

(收稿日期2015-10-12)(本文编辑周铌)

·卫生服务评价·

2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15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控制率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糖尿病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