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的运行机理研究

2016-07-04 13:52陈志铭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

陈志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头等任务。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规范分析,研究了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的运行机理,并对此提出了关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采纳、管理创新持续实施和绩效结果的三个命题,最后在本文的理论研究上给出了企业管理创新应关注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采纳;管理创新持续实施

一、引言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发展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如今,企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过程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如何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以及如何让管理创新发挥作用等实质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管理创新的研究综述

谈创新,不谈熊彼特,就像一场没有阿喀琉斯的特洛伊战争,必定索然无味。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借助“企业家”概念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根据熊彼特的观点,经济发展被定义为能够执行“新的组合”,具体包括五种情况: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征服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某种新的供给来源、执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

国内学者较早对管理创新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芮明杰、常修泽等人。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的一种有效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常修泽把管理创新定义为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其本质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陈通和马浩从知识经济背景出发,将管理创新定义为:以知识的充分学习和运用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内外客观环境条件,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达到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管理创新的界定突出其整合资源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大体上遵循了国外研究的主要观点,只是表述上更加具有本土色彩而已。

三、管理创新采纳与持续实施的运行机理研究命题

(一)管理创新采纳过程中的外部促进因素

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并非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在于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加上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企业引进、调整并实施已有管理创新实践的情况非常普遍,属于“引进型管理创新”范畴。此时,外部异质知识源的作用就变得相当重要,它是企业获取管理创新实践方案的重要途径。关于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进行探讨,其中“网络”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管理创新是公司内部环境与外部知识获取的综合结果,具体而言,从网络视角出发探讨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多从结构视角或关系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规模、密度、集中度、中心性、关系强度等对企业创新采纳的影响。

然而,网络研究范式忽视了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外部知识主体所提供知识和信息对企业影响的区别。已有研究指出,企业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企业和竞争对手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其所内嵌的非正式学习机制、适应难度、竞合强度等方面均有着本质区别。企业与不同知识主体进行知识交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不同类型知识。但是,不同知识主体开展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那的表现形式也可能各具特点、大相径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1:异质知识源是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主要外部促进因素,不同知识源对企业管理创新采纳的影响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环境动荡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调节效应。

(二)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内部调节效应

与技术创新不同,管理创新的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做出管理创新决策的一般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但其实施过程有赖于公司所有员工的理解、配合和参与。

管理创新持续实施有赖于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从这一层面出发,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自上而下的创新能否渗透到企业内部,既取决于管理者对创新的承诺,也取决于员工对创新的认知。因此本文认为,管理创新作为一种广义上的“技术”,考察员工对管理创新方案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认知,对于理解管理创新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还缺乏相应探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2:采纳过程中决定实施管理创新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持续实施,取决于员工对创新方案的认知评价以及组织惯性的程度。

(三)管理创新持续实施的绩效结果

管理创新与绩效间的实证关系,现有研究得出的论断比较多元,一些研究认为管理创新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还有一些研究对管理创新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组织采用管理创新只是为了加强对员工的控制。以结构、流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其持续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如引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可以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效率,加快知识与信息的内部流动;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进行外部知识的获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 3:管理创新只有得到持续实施才能对绩效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需要通过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四、实践启示

(一)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既要重视其采纳过程,更要重视其实施过程

实践领域,管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向管理要效益”也逐渐成为企业经理人员的共识。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一波波的管理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如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平衡记分卡、流程再造、目标管理、事业部制等先进的管理创新理念或方法,得到了许多企业的争相采纳,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在开展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创新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要注重方案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与落实,避免陷入高采纳率、高失败率的怪圈。

(二)管理创新方案应该简单易行,便于理解

这是一条很简单的关于简单的原则,实践中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说适当地运用。其实,中国道家哲学自古强调“大道至简”,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很简单,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却非常复杂,这对领导者的思想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讨论创作时认为:“应当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单纯、准确、鲜明到那种程度,以致使每个读了它的人都能够说:‘就这样吗?这是多么简单啊!要做到这一点可得付出大量的紧张劳动。”无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操作便捷性的角度,决策方案都是越简洁明了越好。

参考文献:

[1] Birkinshaw J,Hamel G,Mol M J.Management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4):825-845.

[2] Daft R L.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8,21(2):193-210.

[3] [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信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

[4]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