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影响分析

2016-07-04 08:31张丰铄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影响

张丰铄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销售为核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开始的向农村市场渗透。本文探讨分析互联网金融快速深入农村对河南农信社影响,并对如何保持传统金融机构运营活力,提高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信社;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一)以客户为中心,实施个性化服务

以互联网“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为载体,以客户需求为宗旨,实施扁平化服务是互联网企业的特征。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服务模式的多样化。结合自身超强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可实现用户大规模覆盖,便捷金融服务方式,及时信息的传递,方便用户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进行支付、借贷、理财等业务的办理,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依靠平台开发,降低营业成本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行业最显著区别就是不设实体网点,只需要负责平台的运营和开发,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运营成本,人员分工安排较为紧密分工明确,用户在选择自己需要的金融产品时,也无需业务人员介绍,自己就可以筛选,甄别,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在存贷款业务方面没有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存贷比等监管方面的要求。由于互联网金融透明程度高,不存在垄断成本,随着交易量的不断扩大还可降低边界成本。

(三)依靠大数据,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农户日常互联网消费、借贷等行为统计,利用后台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设置好的风险评估标准化流程,可以对农户资质进行快速评定。降低借贷门槛,在用户特别是农民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资时,依靠农民网购习惯迅速判定农户等级,风险资质。

(四)农村网络普及,融入速度加快

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1亿,占网民总数的28.5%,年均增速稳定在25%到30%之间。

互联网金融依托各种平台庞大的社交群体,通过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传统金融服务盲区为切入点,迅速抓住农民的视线。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和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设计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迅速赢得客户。

二、互联网金融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河南农村信用是服务服务河南农民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网点分布河南省各个县乡,在农村金融中发挥主要作用。我省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渠道40%是通过农村信用社获得的,在农村传统金融机构中占比最多。但目前,农信社的中介职能己经受到了网络贷款平台、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公司的挤压。通过互联网购买金融产品则分流了传统金融机构存款业务。

(一)传统业务被“挖墙脚”,抬高农信社融资成本

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迅速,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其产品不断将触角深入农信社贷款、结算、理财能基本业务。如阿里公司旗下的蚂蚁金服贷款总额超过1400亿元,导致农信社利润率下跌,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统计,河南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从2014年一季度的1.60%下降至2015年三季度的1.26%,并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而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问世,对农信社负债业务造成了更为巨大的冲击甚至会造成挤兑风险。据统计,河南农信社过去十年的存款和贷款增速基本相符,但在最近几年中出现了分离的态势,贷款业务增幅虽然依旧保持13%-15%,但活期存款业务增速萎缩,而活期的存款减少,必然加剧运营成本的上升。

(二)农信社盈利模式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农信社在农村的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不断受到削弱。首先,互联网金融是符合利率市场化逻辑,也在不断顺应利率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受到广大农户的喜爱和追捧的同时也会受到国家金融管理层的关注。其次,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面向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产品也是针对对这些经营主体所开发的,可以缓解他们所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符合国家倡导的普惠金融,这些影响都会导致产品结构单一,融资门槛高的农信社功能的边缘化,尽管农信社在网上支付,手机银行等业务上有所进展,但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体验程度,服务专业度,还是价值回报率上都难以匹敌,与金融互联网的竞争在未来也会变得更加激烈。

(三)支付中介角色被弱化,加剧“金融脱媒”

由于受到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挤压,必然将出现“金融脱媒”效应。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挤压下,农信社的支付地位角色受到挑战和弱化,传统金融机构的职能很可能在互联网浪潮中分化消失。与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显得更为便捷,借贷双方不需要再通过银行或者其他中介机构,而可以迅速地通过金融平台准确地甄别,筛选和交易。同时,互联网金融支付也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来完成,不仅交易快捷方便,而且还能实现跨行转账免手续费,水电、话费快速缴费的功能,去中介作用明显。

(四)风险隐患较大,容易加大农村金融市场风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过“跑马圈地”式发展,大部分企业合规经营意识较差、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加上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无序竞争。而农村居民金融风险意识相对较弱,在互联网金融高收益的诱导下,容易丧失金融风险辨别能力,从而增加农村金融市场潜在风险。

三、农村信用社采取的应对策巧和建议

(一)提高用户体现,创新产品设计

农信社应根据客户群体需要及自身业务流程,从而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管理层级,对于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加大精简力度,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调研,制定出一套适宜自身客户的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平台。实施精确的客户定位,发现机会、精准营销、嵌入服务,实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改变以往的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理念,紧紧围绕消费者制定符合消费者金融需求,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针对不同用户特点制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拉近农信社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二)创新信贷模式,实现普惠金融

首先要对农户多供给小额贷款,如果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过高,可适当上浮贷款利率,并实行农户联保贷款的形式,降低小额贷款的违约风险。其次在制定用于农业生产项目贷款的还款期限时,着重考虑贷款项目的季节性特点,生产周期,结合贷款项目经营特点适当放宽还款期限。再次,适当降低农户担保和抵押门槛,在新型土地政策的范围内,尝试允许农户将自身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抵押担保,创新新型担保方式,让农户更加便捷的获得贷款变为可能。

(三)明确市场定位,优化客户结构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把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组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为己任,建设成为“小而众,小而美”的社区银行。把金融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生良好化学反应,实现双赢发展。

根据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对有潜力和有良好前景的新型农业产业链企业进行重点挖掘和扶持。引导支持正在转型中的从事传统农业的客户,利用互联网将传统经营模式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转变,不断优化客户结构。

(四)转变经营方式,转向收入多元化

互联网金融加剧了银行业竞争,未来的竞争态势迫使银行业加快转型。农村信用社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调整经营思路,通过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培育竞争优势。加快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理财、外汇等业务,并积极主动寻求合作单位学习和借鉴商业银行的经验,开展债券承销、资金托管、财富管理等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强盈利能力,将多余资金运用到开展其他业务方面,积极拓展同业拆借、买入返售等资金市场业务。

猜你喜欢
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影响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浅析农信社优化存款结构的必要性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