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于源头治理
——访浠水县教育局局长任曙光

2016-07-06 07:25曾宪波周小益
湖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浠水县曙光教育局

●本刊记者 曾宪波 周小益



着力于源头治理
——访浠水县教育局局长任曙光

●本刊记者曾宪波周小益

浠水是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也是陈潭秋、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2015年12月,作为黄冈市最后一批唯一的一个县,浠水接受了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于履新浠水县教育局局长不久的任曙光来说,全县教育系统今年要面对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督导评估。“浠水虽然是教育大县,但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紧迫。”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调研,任曙光决定从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抓起,在全县进行一项釜底抽薪式的改革,着力于源头治理,为浠水教育“强身健骨”。今年3月,浠水县教育局正式启动“三化三改(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绩效工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通过“三化”,夯实区域教育发展根基;通过“三改”,激发区域教育发展活力

在2016年黄冈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尽管只是如实通报了各县市区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但任曙光犹如“芒刺在背”,感觉在兄弟县市局长面前“抬不起头”。

今年初,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全县中小学校调研,召开各个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组织开展“教育改革何处去”大讨论,查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浠水教育“把脉问诊”。

基于问题导向,新一届教育局领导班子把浠水教育现状总结梳理为“三后五不”。任曙光扳着指头说,一是县域教育发展综合排名靠后,在2015年黄冈市教育发展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浠水处于全市倒数第四的落后位置;二是中小学办学条件整体落后于周边地区,浠水近四成学校功能教室紧缺,近一半学校没有标准规范的运动场;三是学校管理滞后,中小学校的很多制度和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安全靠“赌”、检查靠“凑”、管理靠“扭”等现象。

而当前浠水教育的“五不”短板,则是指“不够”“不平衡”“不齐”“不到位”“不活”,即中小学校教学用房面积不够、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中小学校课程开设不齐;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全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不活。

针对浠水教育的“三后五不”问题,任曙光认为,就教育行政管理而言,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教育工作缺乏或者未树立标准、规范和目标意识,“随波逐流者”众多,“形式主义”泛滥。

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浠水将推动教育发展的突破口锁定为“三化三改”。2016年3月,浠水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推进“三化三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育人为本、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和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育信息化,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什么要选择“三化三改”这一工作路径?任曙光坦言,基于问题和目标导向,我们希望通过“三化”,夯实区域教育发展根基;通过“三改”,激发区域教育发展活力,逐步实现浠水教育“提质进位”的发展目标。

研制符合浠水教育发展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让教育系统的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而履职尽责

长期抓经济工作,在多个重要岗位担任过一把手的任曙光,深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重要性,他将工业经济理念与教育理念巧妙结合,明确提出并组织教育局相关股室人员研制浠水教育的各种“标准”——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校长、教师的专业标准,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管理标准等。

一是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标准。它涵盖了义务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方法、办学规程以及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等不同对象的要求等方方面面,相当于办好义务教育学校的“宪法”。二是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园)的基本条件标准。从办学规模、教学用房、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等硬件设施的各个方面,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刚性要求。三是几个层级的校长(园长)和不同学段教师的专业标准。其中包括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等相关标准内容。

“无论是办学,还是教师教学,没有标准就没有方向,我们的教育管理也会缺乏科学明确的依据。”在任曙光看来,教育是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活”,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所以根据国家标准和要求,结合浠水教育实际,研制颁发各个教育工作岗位的专业标准和学校管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教育局“三化三改”工作的顶层设计,“标准化”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各个岗位,教育工作者只需要对照标准,履职尽责,奋发必定有为,有为一定“有位”。

不过,在任曙光看来,“三化三改”的意义不仅仅如此,着眼浠水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学生的未来,他希望通过一步步推进改革,逐步实现浠水教育的“三个转变”——工作重心向教学教研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

任曙光说,目前“三化”工作已全面启动,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三改”,一是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二是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激发全县干部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解决制约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只要把“规范办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翻开厚厚的一本《浠水县教育系统“三化三改”工作文件汇编》,记者发现,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办学行为规范》《学校财务管理规范》《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等10项制度性规范,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科学、严谨而细致的准则性要求。比如,《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办学行为规范》涉及招生行为规范、办班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活动规范等若干项目,对中小学作息时间、作业量控制、实验教学、体育艺术活动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浠水教育之所以出现“五不”问题,除开办学条件、师资配套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办学缺乏规范或有规范不落实。“规范办学必须牢牢实现‘三抓’”,任曙光说,一是“抓全面”,包括对教师、财务、后勤、安全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二是“抓到位”,规范管理不能留死角,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要一抓到底;三是“抓落实”,要求中小学校遵循教育规律,依规办学,依法治教。

在浠水县启动“三化三改”工作动员大会上,任曙光明确表态,教育局的主体责任是依法治教,统筹解决全县办学条件和师资配置的标准化问题,校长的主体责任是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今年3月底,浠水县教育局成立了“三化三改”工作督导组和暗访组,对规范办学实行“零容忍”和一票否决。

记者了解到,2016年浠水县将投入9000多万元,完成46所学校的73个项目建设,其中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项目投入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走进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浠水县麻桥中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干净的“星月大道”,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一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一目了然。全县启动“三化三改”工作以来,麻桥中学的校园面貌、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工作学习状态焕然一新。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启动“三化三改”工作以来,任曙光最大的感受是“忙”和“累”,感觉事情总做不完,但他高兴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浠水教育的生态正逐步向好,他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发展绝不可能吹糠见米,需三到五年才能见成效。我的责任是着力于解决教育发展的一些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衷心希望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二三十年后,浠水能出几位全国知名的各行各业的大家。”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浠水县曙光教育局
江都市教育局
曙光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浠水县杂技团开展惠民演出致敬建党百年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博神罗宾魔术秀在浠水杂技馆举办
杨曙光作品
曙光
充电桩行业扭亏曙光初现?
浠水县78所受灾中小学校全部如期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