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2016-07-09 03:37周玉仙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周玉仙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诊抢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急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指的是病人因情绪过于激动和身体疲劳过度等而造成的冠脉急性和持续性缺氧,进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也是较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病急、病情严重、复发率及死亡率都是极高的。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挽救了缺血的心肌,同时对改善预后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为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诊抢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均有家属陪同入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30~85间,平均年龄( 63 .5 ±11.4) 岁,梗死部位:心肌前壁16例,心肌前间壁20,心肌广泛前壁22例,心肌下壁22例。将8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发病时间均在发生持续性疼痛的10~24h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并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灌注治疗,并给予吸氧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及生活和心理方面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如下急诊护理路径:

1.2.1设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

医院方面可以成立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的专业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包含所有相关医生和护理人员,并由科主任为主要领导负责人,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可以包含护理路径实施的具体内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专业知识及急救技能培训、模拟场景实训,力求让组内每个医护人员都对急诊护理路径的内容及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1.2.2设计合理的护理表格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及护理特点,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带领下,急诊护理小组设计制定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路径措施表格。此表格以住院天数有横轴,以患者的一些具体诊断、检查、治疗及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和出院健康教育等护理内容为纵轴,并要求值班护士每日在表中采取打钩形式落实,同时制定一部份变动性表格,用于记录一些不符合实际要求而被剔除的指标,并进一步进行总结改进。

1.2.3 急诊护理路径的具体实施

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在30s内完成病情评估、分析及记录,并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进入急诊抢救室,通知专科医生等待抢救,责任到人,所有患者采取先紧急抢救再实行挂号、缴费等相关住院流程。在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护,吸氧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并协助医生对病情再次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方便急救的进一步进行。此外,护理人员应该迅速按照急诊护理路径为患者或者家属讲解医院环境、救治过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出院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导和预后康复指导。

1.3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率,记录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给予t检验,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发状,一旦有这些症状的出现,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免导致心肌梗死[2]。蒋慧娟[3]等研究认为,急诊护理路径的开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效果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提高,提高护理满意度。这与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设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配置合适的急诊护理人员,患者一旦突发情况,护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实施抢救。以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横轴,以具体的”护理内容“为纵坐标,根据这些内容而制定的一个急诊护理路径表,使后期的护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进行。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后,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便是第一责任人,分工明确,操作规范化,从最大程度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计划性的高效的无形的护理治疗模式,经过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从时间上预测患者下一步的救治措施,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的时间,为心肌梗死患者赢得有效的治疗时机,提高了抢救效率。

【参考文献】

[1]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 :17-18.

[2]孟晓杰,郝君华.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5): 557-

559.

[3]蒋慧娟,马影,刘艳侠等.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112-113.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