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6-07-09 04:54郭勇陈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7期
关键词:竞赛学科教师

郭勇 陈强

[摘 要] 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为例,首先分析了在组织开展的“节能减排”大赛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然后从管理制度、竞赛宣传、师资培训、学生协会、培训机制、竞赛总结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构建“节能减排”竞赛组织和管理架构,最后总结适合实际情况的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和管理架构,对行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学科竞赛;“节能减排”;组织和管理架构;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10-02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目的是促进教改,激发学生青春活力、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其创新和实践能力,也对其择业、就业和创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更好地组织实施好学科竞赛和探索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促进高等教育和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学科竞赛在组织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竞赛是一种以课堂为基础、竞赛为方法,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信心、提升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为主的活动。各高校都在不断创新改革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但在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本文将以“节能减排”竞赛为例,对该学科竞赛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剖析。

(一)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实施机制体系不够完善

学校学科竞赛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缺乏有力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和激励机制,难以统筹协调学校各相关单位,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宣传不及时到位、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参赛选手培训不充分、激励措施不完善等现象。例如,学生奖励能够较为明确说明,但对于指导教师的奖励,文件制度显得匮乏或是滞后,直接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学科竞赛理论研究还没有成型,虽有文献涉及,但也仅从实践角度进行论述,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得学科竞赛理论体系不完善,不能更好地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指导教师队伍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校“节能减排”竞赛没有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指导教师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保障参赛学生顺利完成竞赛。赛前,临时组建一支教师指导队伍,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教师了解赛事发展有限,指导思想和方式无法适从赛事前沿发展;部分指导教师存在功利心理,不注重学生的平时培训辅导,无法将课程教学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一些指导教师学科背景存在差异,无法满足指导提升学生学科竞赛水平的能力。

(三)学生参加竞赛热度不高,心态不成熟

学生既是学科竞赛的参与者,也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但在“节能减排”竞赛组织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缺乏对赛事的了解和认识,且对自身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跟风”看着别人参赛而参赛,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将参赛作为提升自身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四)学科竞赛的品牌引领宣传氛围没有形成

学校学科竞赛的宣传形式相对传统滞后,没有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学校全面营造学科竞赛的创新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不够浓郁,学术讲坛、学术沙龙等较少,学生与名师名家的接触不多、了解前沿不够,课外科技活动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不够;学校以学科竞赛与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理念重视不足,一院一品示范、导向、辐射作用没有蔚然成风。

三、构建“节能减排”竞赛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针对我校在“节能减排”竞赛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校“节能减排”竞赛实施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完善学校学科竞赛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晰工作职责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实施体制和机制是重中之重,是学科竞赛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重视学科竞赛的顶层设计,建立校、院、基地三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院、基地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为统筹协调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其次,理顺部门工作职责,以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二级学院具体管理为主,基地协同参与,完善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以相关专业为依托,以基地为建设的竞赛管理、实施、激励、保障政策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运行体制。

(二)构建“节能减排”竞赛指导教师团队

组建一支专兼职指导教师团队对于参赛学生的竞赛水平大有益处。学校各层面应在教师层面做足“节能减排”竞赛在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中的意义,不断深化拓展教师思想认识,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加入该竞赛的指导团队中。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全国“节能减排”竞赛培训,“走出去”不断拓宽指导教师视野和学习先进经验,实施“专兼结合、校企互动”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兼职指导教师以从其丰富理论知识到训练逻辑思维,一步步将选手带到新技术的应用和科研开发的殿堂,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竞赛的品牌引领氛围

在全校努力构建全面的创新文化体系,形成适合学生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举办学术讲坛、名家论坛、科技文化节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与时代发展相顺应的竞赛宣传路径,营造开放、乐学、善践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校园文化相协同的文化氛围;学院进一步探索建立富自身特色的“一院一品”文化格局,营造激励创新、和谐共进的创新品牌校园科技人文氛围,不断延伸品牌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拓展科技竞赛的宽度和广度,引领和催生学生对学习、竞赛的认同感。

在加强以上几个方面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竞赛培训建设,探索将学科竞赛的培训辅导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列为选修课程、增加课外实践学分、指导教师激励有偿服务等措施,提升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筹建“节能减排”竞赛协会,以学校能源管理中心为依托,通过成员间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协同创新精神,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能力。赛后的总结机制也至关重要,通过实施赛后竞赛总结机制,进一步总结竞赛实施中存在的优劣,使参赛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失,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训练,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赛事组织者通过全面系统了解“节能减排”竞赛的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明晰下次竞赛组织实施的改进流程和努力方向,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指导理论,提高竞赛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四、结束语

学科竞赛既是一项竞赛,也是一项复杂的项目,关系到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实用型人才。在今后我校“节能减排”竞赛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校、滨海新区、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情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更加重视和加强学科竞赛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构建符合我校轻工特色“宜校宜生”的学科竞赛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学科竞赛项目的组织实施策略,竭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农健.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培养策略研究:以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为例[J].赤子高教论坛版,2015(6):47-48.

[2]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3]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浙江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竞赛学科教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创新思维竞赛(6)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